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科学家首次在脑神经机制层面找到了抑郁症与睡眠问题的共病病理机制,这一成果为改善大众的睡眠质量带来了新希望。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睡眠问题不仅是抑郁症的孪生兄弟,还与各种压力和疾病相伴相生。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包含了90多种睡眠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近2.6万人的调查发现,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美国的失眠率为32%至50%,日本20%,我国在30%以上。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威胁世界各国公众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
睡眠不足不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由于睡眠问题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患有失眠症的劳动者平均每年大约浪费掉7.8个劳动日。由于睡眠质量差引发的各种疾病所带来的社会负担更是难以统计。睡眠问题是一种现代病,但要用现代医疗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假以时日。
改善睡眠质量的新曙光
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与英国华威大学、牛津大学等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首次在脑神经机制层面找到了抑郁症与睡眠问题的共病病理机制。这一成果为改善大众尤其是抑郁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带来了新希望。
临床上,70%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问题,而有睡眠问题的群体罹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风险亦显著高于睡眠正常的群体。这种紧密的关系早在100多年前就被发现了,但对两者关系背后的脑机制并不清楚。为解开这一谜团,中英合作团队利用当下流行的技术——脑功能影像数据,通过对大量的脑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了调治睡眠质量与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脑神经环路。
中英合作团队整合了美国人脑连接组计划(HCP)及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这两大国际脑影像数据库,对近万名被测试者的影像行为大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睡眠质量较差人群的外侧眶额皮层(负面情绪相关的脑功能区)、楔叶(自我相关的脑功能区)以及背侧前额叶皮层(短时记忆相关的脑功能区)等脑区间的信号同步性显著升高。同时,这些神经环路在具有较高抑郁症倾向打分的人群中,也呈显著升高模式。科学家由此推断,这些信号的同步性增强,调治着抑郁与睡眠间的关系,这些脑区间的连接增强,使得特定人群长期处于某些负面情绪中,进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抑郁症患者,近10年来增速达到18%,抑郁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残的首要因素之一。在这种现实情况下,该项研究之于公共健康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找到抑郁和睡眠问题相关联的脑神经环路,意味着未来有可能在临床层面,为针对这两种心理问题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脑区。而通过对这些脑区进行特定的刺激,或将同时改善抑郁症状和睡眠问题,继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睡眠调控奥秘被发现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973项目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教授、杨素荣副教授科研团队带领研究生胡珍真和罗艳佳等,运用高度自动化睡眠觉醒解析系统,终发现睡眠调控奥秘。该研究对临床治疗神经功能异常的失眠癥和改善情感性疾病睡眠障碍提供了新思路和潜在治疗靶点。《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杂志在线发表了该重要成果。
据黄志力教授介绍,抑郁、药物成瘾、帕金森病等神经精神疾患常伴有严重的睡眠紊乱,究其原因与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而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与人的情欲、感觉、兴奋、上瘾行为等有关。因此寻找脑内多巴胺活性调控机制,发现睡眠调控奥秘,一直是世界医学界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研究发现新鉴定的由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组成的脑干结构“吻内侧被盖核”(RMTg),向中脑多巴能神经元有广泛的纤维投射,该处神经元具有生理性睡眠促进作用,并参与了睡眠内稳态的调控,即与睡眠密切相关。研究团队运用高度自动化睡眠觉醒解析系统,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激活大鼠“吻内侧被盖核”神经元后发现,动物睡眠总量明显增加,睡眠深度提高,反之,如毁损“吻内侧被盖核”神经元或抑制其活性,动物睡眠量及睡眠深度会降低;而“吻内侧被盖核”被毁损的动物,在强制觉醒后的睡眠反弹期,其睡眠深度会变浅。此证实“吻内侧被盖核”是睡眠内稳态调控的重要基础。进一步神经环路研究显示,如“吻内侧被盖核”活性增高,会释放乎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抑制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从而促进睡眠;如“吻内侧被盖核”活性降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会失去抑制,其活性就会增加,从而诱发觉醒。
该研究结果最终证实,“吻内侧被盖核”是睡眠启动和维持不可或缺的核团,也是脑内多巴胺系统的重要“刹车”。
尝试优化城市睡眠模式
据大众科学网报道,德国一群时间生物学家正尝试优化整个社区的睡眠模式。在德国中南部地区小城巴特基辛根(Bad Kissingen),以托马斯·坎特曼(Thomas Kantermann)为首的睡眠科学家正在进行公民实验,目的是促进“最佳睡眠和日常生活中的恢复”。
这座小城中的居民需要配备可穿戴设备,上面安装有复杂的应用程序,可以追踪与无数睡眠变量相关的睡眠状态:工作、锻炼、饮食、心情、屏幕使用、社交活动等等。目的是通过与时间生物学及社会多元结构之间互动获得重要洞见,以便设计创新和能被直接应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解决集体睡眠障碍。
这样的信息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高峰警觉期制定上学和放学时间表,将医院患者的治疗时间与患者最佳治愈和最大警觉期进行同步,模仿从黄昏到黎明的过程逐渐改变公共照明强度,将智能闹钟的定时关闭时间与个人睡眠最轻的阶段相对应。此外,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还可为个别居民提供反馈,以帮助他们基于其他遇到类似问题的人的经历调节自己的睡眠模式。
这个计划被称为世界上首个“生物钟城市”项目。研究人员的目标很大,希望通过技术、城市规划以及科学知识纠正现代世界遇到的基本问题。正如项目宣传材料上所说的那样,因为“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照明方式并非出于最佳状态,为此对昼夜同步和睡眠时间造成干扰,进而引发人们昼夜失调”。
“生物钟城市”项目带来的好处不仅能增加个人睡眠时间,也对整个城市及其环境有益。新的照明技术不仅节省能源,还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帮助大自然恢复生机。在城市边缘开发“星光公园”,将打造“黑暗天空旅游”,因为人口密集区的灯光无法照射到这里。企业将变得更加高效,利润率更高。研究团队的存在甚至可能帮助吸引新的企业投资,开发出与时间生物学相关的新技术。
随着科学和社会实验的继续,这个项目拥有更远大的目标。正如坎特曼在电子邮件中援引其同事迈克尔·威登(Michael Wieden)的话说,他们最大的目标是让工作围绕着人类转,而非人类围着工作转。这个项目才刚刚起步,为此现在就预测其结果还为时过早:企业能否变得更高效、孩子更聪明、患者更健康、鸟儿更欢快、居民更幸福等,都需要等待时间验证。
对于我而言,“生物钟城市”项目只是尝试改变睡眠及其环境,而非推翻整个现有秩序。在某种程度上,“生物钟城市”项目不禁让人联想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即利用技术解决方案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比如捕捉到的碳存入地下,而非要打破人们对碳的依赖。与之相似,参与这个项目的时间生物学家们正尝试利用新的技术,抵消那些打破睡眠模式的技术的影响,比如闹钟、屏幕、如山的数据与建议、担心工作效率、新的规则以及肥胖原因等。
有氧運动可改善失眠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程蜀琳等人通过对慢性失眠的超重和肥胖男性进行有氧运动干预,发现有氧运动能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睡眠医学》。
该团队募集了45例30~65岁伴有慢性(至少3个月)失眠症的超重或肥胖男性,将其随机分为有氧运动干预组与对照组,前者每周进行1~5次为期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后者保持以往的日常行为。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干预6个月后,有氧运动干预组患者入睡所需时间更短,更少出现入睡困难、夜间觉醒的情况,睡眠更高效。
该项研究得到了同行的广泛热议。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的Serge Brand评论指出,规律的有氧运动可减少久坐不动的时间,增加食欲,改善心血管功能、睡眠及情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Christopher E. Kline评论也认为,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自我控制及约束力,有助于人们培养和坚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失眠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认知心理行为疗法。从短期来看,认知心理行为疗法的效果与催眠药相当;从长期来看,该疗法的效果更佳,且无药物的不良反应。但就失眠的运动治疗而言,长期有氧运动疗法兼具生理和认知心理的双重干预机制,可能比认知心理行为疗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