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霞
雨水的由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为每年2月18日前后,今年为2月19日,太阳到达黄经330°之时。雨水时节虽寒冷消退,天气回暖,但雨水增多,湿度升高,冷空气仍活动频繁,因此,养生保健主要以“春夏养阳”为原则,注意防寒保暖,同时顾护宝宝的脾胃。
雨水都有哪些讲究?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农谚有“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春雨贵如油”之说,可见,雨水之后的适宜降水对作物生长特别重要,有利于越冬作物返青和生长,此时农民抓住雨水时节,既要做好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又要忙着选种、春耕、施肥等农事。
《礼记·月令》提到仲春“始雨水,桃始华”,由于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已经可见桃李含苞、樱桃花开了。
拉保保,撞拜寄
川西民间在雨水节气有“拉保保”即找干爹的习俗,取“雨露滋润易生长”之意。雨水这一天,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想为孩子找干爹的父母都带着酒菜、香蜡等,带着孩子在人群中穿来穿去找干爹。孩子身体弱的,找身体强壮的人当干爹;希望孩子考取功名的,就找文人做干爹。找到后,奉上酒菜,并让孩子跪拜,请干爹起名,旨在借助干爹的福气让孩子顺利、健康地成长。
除了“拉保保”,还有一个类似的风俗叫“撞拜寄”,就是雨水节这天,早晨天刚亮,在大路边,一些年轻妇女牵着幼小的孩子,等待第一个经过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拦住对方,让孩子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种风俗称为“撞拜寄”,也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现在一些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而城里一般是通过朋友、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雨水怎么吃?
省酸增甘养脾气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酸味入肝,过食酸味食物不仅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影响脾胃对食物的正常消化与吸收,因此,雨水节气在饮食方面应如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言:“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氣。”
这个时节可以适当多吃甘味食物补脾,如山药、大枣、小米、糯米、薏苡仁、豇豆、扁豆、黄豆、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栗子等,少吃酸味食物,如乌梅、酸梅、山楂等,同时要少吃生冷、油腻之物,以顾护宝宝的脾胃阳气。
祛湿养胃多食粥
《千金月令》云:“正月宜食粥。”孙思邈也强调“春时宜食粥”。 雨水时节,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导致孩子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此时以粥为养,便于消化吸收。粥多以米为主,熬粥时可在粥中配合一些特殊食材如薏苡仁、芡实、茯苓、冬瓜、蚕豆、扁豆、鲫鱼等,不仅能补养脾胃,还能渗湿、去浊升清。另外,也可给孩子吃胡萝卜南瓜粥以养脾胃中气,吃山药红枣粥以健脾、养血、解春乏。
节气保健有讲究
春天是流脑、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这些疾病的发生虽与细菌、病毒感染有关,但感染后发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和起居调养,因此,照顾好宝宝的穿衣、睡眠、运动等尤为重要。
调养脾胃最关键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明代医家张景岳也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因此,在雨水时节,调养脾胃仍是关键。
春捂严防倒春寒
《摄生消息论》曰:“春季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膜里,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熏,不可暴去。”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冷空气仍活动频繁,不可快速脱减衣物,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以防“倒春寒”。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指出此时适当捂一捂,不仅可顺应阳气需要,又可抵御时邪,防御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捂要有度,要有侧重,如《老老恒言》中讲:“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即下厚上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所以,家长切不可因担心宝宝着凉生病而给他“捂过头”,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晴日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适当减衣服。
夜卧早起动适宜
俗语有云:“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规律的睡眠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对于睡眠欠佳的宝宝,家长可以采用摩腹、捏脊的方法来调整,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旋转按摩200次左右,捏脊6遍,既有助于脾胃运化,又具有安神定志、调节睡眠的功效。
雨水时节,气候仍较寒冷,家长不宜带宝宝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可选散步等和缓的运动,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不宜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否则会损伤阳气,导致宝宝感冒。同时,由于气候干燥,运动时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