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2018-05-30 03:57陈家田梁慧婷
关键词:经营绩效家族企业

陈家田 梁慧婷

摘要:以我国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董事会结构衡量指标,探究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董事会规模与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对企业经营绩效并无显著的关系。将所有企业样本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后,对于家族企业来说,独立董事比例与经营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他指标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不显著。而对于非家族企业,各衡量指标与企业经营绩效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董事会结构;家族企业;非家族企业;经营绩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司制企业大量涌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公司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企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科克伦(Phlip L.Cochran)和沃特克(Steven L.Wartick)在1988年发表的《公司治理一文献回顾》一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包括高级管理阶层、股东、董事会和公司其他利害相关者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从委托代理角度来看,在股东与董事的关系中,股东层是委托人,董事层是代理人;在董事与经理层之间,董事则变为委托人,经理层为代理人。由此董事会作为公司的“中枢”,连接着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在两者之间充当杠杆支点的作用,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企业家和学者们都在不断探索是否存在一个最优化合理的董事会结构可以提高公司的发展水平,保证绩效增长。相比于企业数量的迅猛增长,我国在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并未形成适合我国企业实际发展状况的理论体系。

随着民营经济的稳健发展,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独特的组织形式也逐渐在经济舞台上大放异彩。家族企业往往崇尚“家”文化,企业的所有者会在家族中选取部分成员担任企业的管理人员,从而巩固家族地位。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人才选拔模式存在着弊端,相对封闭的治理模式让家族企业难以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如较大的管理层权利以及不尽合理的董事会结构,都对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本文以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关注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由于家族企业自身的特点,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因此将样本进行划分,分别考虑董事会结构对两种不同类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希望得出有效的结论,从而为企业董事会结构治理剔除有效建议,加快董事会结构变革。

二、理论回顾与假设提出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因此董事会组织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董事会是否能够有效运作成为公司治理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衡量董事会结构的变量选择上,国内外学者意见趋于统一,多把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以及董事会成员持股情况等作为主要衡量变量进行分析,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和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等作为自变量,探究其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董事会成员的数量是衡量董事会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的公司中董事会的规模差别很大,董事会的规模会对其有效性产生重大影响。董事会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群策群力,人数过少可能会因为专业知识和才能的不足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选择,而人数过多则会因为沟通和协调困难导致成本增加,降低其有效性。董事会的规模取决于公司规模、所处的行业以及财务状况等诸多因素。国内外学者对于董事会规模大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很多,但尚无统一定论。资源依赖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组织可以脱离外界,所有组织多会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交换。Pearce(1992)在研究中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企业能够从外界获取的资源越多,而资源的获取能力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Changanti等于1985年在对董事会规模和公司破产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董事会规模的增加会降低公司破产的可能性,即更多的董事会成员带来了更全面的知识,有助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而Singh&Davidson(2003)却认为董事会规模较小的企業成员之间相互沟通更为快捷灵活,而过多的人数则会导致成员间沟通不畅、协调困难,从而降低了决策的效率而使企业的绩效下降。国内的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王晓慧(2014)同样认为董事会成员人数增加会造成董事会结构臃肿,不利于提高决策的能力,对公司的盈利情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于家族企业来说,董事会中极可能出现家族成员,而家族成员之间天然的亲缘连带关系会极大的降低沟通成本,提升沟通效率,更有利于提高且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1: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假设1.2:董事会规模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假设1.3:董事会规模与非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二)独立董事占比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独立董事制度则是保证董事会决策科学与独立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委托代理问题就是大股东及其经理人控制董事会和公司的经营管理,导致公司治理结构失衡,中小股东利益受到损害。独立董事制度由此被引入,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石,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可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防止内部执行董事与高级管理人员相互勾结形成“内部人控制”,从而降低代理成本以提高企业绩效。袁萍(2006)在对A股1999年至2003年5年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的业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Anderson&Reeb在以美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能有效的遏制家族成员追求自身利益而获取超额报酬、损害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从而提高家族企业经营绩效。因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2.1: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假设2.2:独立董事占比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假设2.3:独立董事占比与非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三)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兼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

董事长作为董事会的核心人物,在公司的重大决策上有重要的发言权,而总经理作为经营层,承担着执行决策、落实行动的角色。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作为委托人的所有者和作为代理人的经理层之间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代理人会利用自身信息优势来谋取更大的利益,而委托人却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当董事长、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时可以大幅减轻代理成本。但更多的学者研究发现,当两职兼任时,权利过大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更容易谋取一己私利,很大程度上会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而董事会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监督能力,从而会降低企业的经营绩效(Jensenn,19933)。王小娥和赵守国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所反映出的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我国的家族企业来说,由于起步较晚,如今多为创始人一代,企业创始人在担任董事长的同时担任总经理会更加熟悉公司整体的运营情况,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灵敏的作出决策,并且会由于对企业的浓厚情感自觉抵制兼任可能带来的自利和短视行为。由此,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3.1:两职兼任与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假设3.2:两职兼任与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

假设3.3:两职兼任与非家族企业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深市2009至2011年中小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选择中小板上市企业的原因有如下两点:(1)和主板市场不同,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多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规模小但增长潜力巨大,同质性较高;(2)中小板企业都是通过IPO上市的公司。为确保样本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收集到的样本中剔除如下数据:(1)剔除ST类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3)剔除资料缺失和数据极端值类上市公司。共得到有效样本1414个。为了进一步区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样本,本文参考了谷祺、王明琳和许静静等对家族企业的界定,将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视为家族企业:(1)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可以追溯到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家族,且实际控制权达10%以上;(2)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必须是被投资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按照此分来方法共得到1000个家族企业样本和414个非家族企业样本。本文所有数据均通过收集和整理深市中小板企业年报而获得,所有年报均来自巨潮网站。

(二)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1.因变量选取

关于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如常见的衡量财务绩效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EPS)以及衡量企业市场绩效的托宾Q值。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处于不健全阶段,基于市场价值的托宾Q值并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我国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的情况。每股收益(EPS)是净利润与总股本的比值,由于公司在不同时期都会存在一定的股本变动,每股收益值并不能客观的反映公司利润的变化。因此本文选择代表性较强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

2.自变量选取

在解释变量选取方面,本文参照国内外学者常用的衡量董事会结构的变量,选取董事会规模(BS)、独立董事占比(IDR)、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DUAL)作为自变量。

3.控制变量选取

控制变量选择董事会会议次数(BM)、固定资产比例(FAP)、公司规模(LNSIZE)、资产负债率(LEV)、所在地区(REG)以及高管薪酬,为了更全面的反映高管薪酬的组成情况,本文从现金薪酬(LNPAY)和是否持股(CEO-OWN)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各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为验证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后,本文建立如下模型:

模型中Controls为各控制变量,ε为残差。首先利用全样本进行回归分析,探究董事会结构对整体企业而言有何影响。然后分别对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回归,研究董事会结构对不同类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有何异同之处。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首先对全部1414个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得出如下結论:从净资产收益率上来看,各企业的平均值在12.6%左右,但极差较大,业绩好的企业高达87%,而业绩不理想的企业则低至负数。对于三个解释变量,董事会人数范围在5至17人之间,平均值在9人左右,符合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规模应保持5至19人的规定。独立董事比例均值35.68%,总体符合证监会提出的在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的占比不得低于三分之一的要求。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的平均值为0.38,表明多数企业倾向于两职分离。控制变量董事会会议次数均值在9次左右,但最大值31次与最小值2次之间相差巨大,整体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的规定。固定资产比例的波动也非常大,偏制造业类型的企业固定资产比例相对较大,最多可达87.9%,而轻固定资产的企业比例低至0.11%。对于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高管薪酬等指标,各公司差异较大,高管是否持股变量均值为0.6,表明大多数公司在给与高管现金薪酬的同时也进行了股权激励。而从地域分布角度来看,是否处于发达地区变量的均值为0.74,表明多数上市公司分布在较为发达的地区。

进一步将样本划分为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如表3和表4所示,可以发现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上,家族企业无论是均值还是极值方面表现均好于非家族企业。在董事会规模、会议次数、独立董事占比、企业规模多个变量中,两种类型企业的设置趋于一致。对于两职兼任变量,家族企业的均值明显高于非家族企业,表明家族企业更倾向于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符合家族企业希望对企业拥有更多控制权的特征。家族企业固定资产比例低于非家族企业,资产流动性相对较大,而家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低于非家族企业,说明相对于非家族企业来说,家族企业更少的通过举债运用外部资金进行融资。对于高管薪酬指标,家族企业高管现金薪酬低于非家族企业,但高管持股比例高于非家族企业。由于家族企业高管多为家族成员,相对于短期现金报酬来说,家族成员高管更注重长期收益。从企业地理位置分布来看,家族企业相对非家族企业来说更多的分布在较发达地区。

(四)变量的相关性检验

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之前,表5对各变量做了Perason相关性检验,結果显示各变量间相关性系数均小于0.7,即可视为变量间不存多重共线性问题,通过检验。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表6为对三类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第一列是对全体1414个样本回归,董事会规模对企业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董事会规模在促进企业绩效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董事会成员人数的增加虽然会带来更多的资源但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因此假设1.1没有得到验证。独立董事占比与企业经营绩效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2.1得到验证。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企业实践中表现出良好的作用,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越能够充分发挥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减缓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对企业经营绩效起负向作用,同样不显著,假设3.1未得到验证。在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配置情况是多变的,复杂的实际情况导致两职兼任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控制变量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与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可能是频繁的为董事会的召开做出大量的准备,付出人力物力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固定资产比例在1%的水平上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固定资产比例过多从侧面反映出企业流动资产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企业的发展。高管现金薪酬与高管持股都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当高管人员在企业获得更高的现金报酬时,自然有动力和激情去为企业的更好成长做出贡献,而当高管成员持有公司的股份时,会减少短视行为,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是否为发达地区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表6中第2列和第3列分别为以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为样本时所做的回归分析。董事会规模对两种类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假设1.2和1.3均未得到证实。但董事会规模与家族企业绩效负相关,与非家族企业绩效为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家族企业绩效在1%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与非家族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假设2.2得到验证,假设2.3未得到证实。两职兼任对两种类型企业均为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假设3.2和3.3未得到证实。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固定资产比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而资产负债率对家族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却与非家族企业绩效呈显著地负相关关系。非家族企业相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会更多的利用外部融资,当企业债务过高时,会对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对于薪酬变量,高管的现金薪酬与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对于高管持股这一变量,对于两种类型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高管持股对于家族企业绩效无显著关系,却与非家族企业绩效在5%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家族企业高管大多由家族成员担任,这些家族成员往往对企业存在长期归属感,即使不提供股权激励,家族成员也会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尽心尽责。而对于非家族企业高管,股权激励无疑是规范高管行为的有效方法,将高管的福利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绑定在一起,促使高管们更努力的工作,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同样的,企业规模与地区企业绩效未呈现显著的关系。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分析其董事会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会结规模和两任兼职并未对企业绩效表现出显著地影响关系。因此企业盲目的增加或减少董事会成员人数是不科学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兼任也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自身的情况来抉择。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能有效提高企业绩效,因此企业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增加独立董事的比例,以此保证董事会的有效性。将总体样本进行分类之后,可以发现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在结果上存在不同。对于家族企业来说,独立董事占比对绩效有正向的影响,其他则与绩效的影响关系不显著,而对于非家族企业,三个解释变量均未与绩效表现出显著的关系。由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可根据各自企业特征和类型选择设置适合的董事会结构。

本文的局限在于只收集了2009至2011年度的数据,无最新的数据支持,故结果可能不够全面,无法真实展现出近年来的实际情况;二是只选用了三个解释变量,对董事会结构的衡量不全面;三是支队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大致的分析,却未深入剖析造成此类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猜你喜欢
经营绩效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探讨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家族企业价值传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传·承
物流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评析
资本结构对经营绩效作用关系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于PTR模型的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风险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