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与灵感齐飞,“演读”生出新境界

2018-05-29 09:14龚远琼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本剧综合性语文课堂

【摘 要】运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小小的“情景模拟剧场”,让学生融入其中,本色表演,以综合性体验模式代替提问回答模式,最终达到演读结合,以演促读的效果。

【关键词】综合性;课本剧;语文课堂

一、背景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然而,作为农村中心小学,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课改十多年,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重单一学科教学轻综合性学习的现象,由此,笔者思考,我们是否可以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植入综合性体验的概念,构建起一个小小的“情景模拟剧场”,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中体会到综合性体验的乐趣呢?笔者在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有所启示。

二、案例描述

今年9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最适宜出门踏秋。我准备执教四年级第一单的一篇精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当讲到那个小小的孔隙时,课文是这样描述的: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于是,我在预学单中特别加入了“请想象作者仰卧在小船里进入孔隙的时候是感受”这个问题。

课堂上,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此时如果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在进入孔隙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一看问到了预学单上的问题,纷纷回答:“这个洞很小!”“这个洞很黑!”这简单的话语。显然未能令我一展笑颜。我正寻思着如何调动他们的想象,我们班的“顽皮鬼”徐东阳竟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没去过,所以根本想象不到那样的地方!”

农村的孩子,生活经历非常有限,有的甚至一年到头都没有一次外出游览参观的机会。要他们去想象一个风景奇特的孔隙,确实难为了他们。

“把这篇课文变成一出课本剧,就这一段,让孩子们演一演吧!”

好极了,这灵感来得太是时候!于是,我故作严肃道:“既然徐东阳同学想象不到,那么就让他亲身来体验一下吧!”此话一出,教室里雀跃一片。孩子们马上来了兴趣。

乘热打铁,我请了两个孩子把两块小黑板搭成“人字形”充当孔隙。为了营造和课文一样的效果,我让徐东阳平躺在地上,地面就是船面。我对其他学生说:“我们这出课本剧,还差一个导演。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对徐东阳同学做一番动作指导?”底下立刻有孩子像模像样地读起了课文中的句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正当孩子们读得意犹未尽之时,徐东阳竟也很标准地按照课文躺好了。随之,我大喊一声:“贴紧了吗?要进孔隙了!”两位同学推着人字形的“孔隙”慢慢地从他身上紧紧地穿过。我无意中瞄到他的表情:双目紧闭,身体不由地紧贴“船底”,显得很紧张。

好不容易等到課本剧演出结束,他显然关不住话匣子了,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许多:“感觉那黑板快蹭到我的脸了,心里挺慌的!里面一片漆黑,而且地方很小……”我又迅速观察了其他孩子的反应,他们的脸上似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奇感,纷纷抢着发言:“我觉得孔隙内部是凹凸不平的,这块黑板做出来的不够真实……”“我觉得如果是我,我就再贴紧一点”我笑而不语,不去打断,等他们说尽了,说累了,顺势引导说:“其实课文中的我,进入孔隙里就是这种感觉。既然徐东阳同学已经体验过了,想必他一定会读出作者的感觉。”在一个“请”的动作之下,他马上起身,津津有味地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在他的带动之下,全班的朗读也融入了孩子们那种“新奇感”。

三、案例反思

一节课,在预设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由此,笔者反思出几点: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应求“活水”。

所谓“活水”,就是教师对文本的不断深入解读,从而基于学情进行大胆创新,让学生牢记于心。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而是一种深情的给予: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去进行自我体验,她珍视他们的独特感受与理解,她会应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因此,教案和预学单的设计要根据学情。最初的预学单就没有考虑到农村孩子的生活实际,导致孩子们根本无法体会文中的情感。如何更合适,更贴切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体验,仍是笔者要思考的方向。

(二)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课本剧是语文课堂好帮手。

课本剧,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种形式,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她创设出具体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排演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加深文本的朗读和理解,是课堂教学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在这堂课上,笔者只是稍加引入“课本剧”的概念,临时创设了一个小小的“情景模拟剧场”,仅仅以两块小黑板作为道具,就激发了学生乐此不疲地读课文,找答案,由此可见,课本剧的魅力所在。

(三)跬步至千里,小流成江河:教师的灵感源于不断地学习。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的“充电”,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这不正是先生的终身教育观吗?先生说:“我们要虚心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

多方的累积和学习,正是课堂灵感的源泉。苦难是一所大学,经历是一种财富。作为教师,应该一步一步脚印地漫步教学路,同时也别忘了边走边拾起路边那一朵朵饱含智慧的花朵。语文书中每一单元有一个栏目叫“日积月累”,不仅针对学生,也在提醒着教师: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作者简介:龚远琼(1987-),女,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浙江省绍兴市,当前职务:小学教师,当前职称:二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课本剧综合性语文课堂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模糊PID在离合器综合性能实验台中的应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综合性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