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怎么了?

2018-05-29 09:14冉丽梅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父母亲阳阳家长

本书针对16岁至20岁孩子家长

不知从何时起,你的孩子开始疏远你,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开始变得沉默,甚至开始把父母的关心当作唠叨。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问东问西,再也不像小时那样和父母嬉戏打闹……这时的你感到很困惑,无助,一阵阵的凉气向自己袭来,怎么办?当你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一定充满了渴望,那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只要你是认真在看,在听,在思考, 在做。孩子就会向你打开心扉,你做好准备了吗?不要质疑,不要问为什么。这是经过全世界多个国家广为传播的一个新的亲子沟通理念,只要你认真的体会,认真去做,慢慢地会发现,孩子也渴望和父母关系融洽。只是我们从没关注而已……

1962年美国人托马斯.戈登,经过多年时间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他打破了以往人们单纯用一切办法想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式的沟通理念。全新推广,一切以和谐的家庭理论为前提,让整个家庭成员都融入到融洽的氛围中,亲子关系大大改善,拯救了无数的家庭,帮助了无数的父母。2005年传至我国,经南京南博研究院郭瑞立教授研发并立项,成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的认证项目。本人有志成为亲子沟通的传播者,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系统学习并取得认证资格,结合自己多年经验总结编写此书,结合一对一亲子沟通技巧的传授。献给热衷于为了追求良好的亲子关系的父母们!

第一篇 把孩子当作朋友………

第二篇 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

第三篇 做一个有理想的家长…

第四篇 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家长

第五篇 做一个接受现实的家长

第一篇 把孩子当作朋友

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在中国,我们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的附属品,这就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想要改变目前的亲子关系,就要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立场,孩子虽是父母生养大的,但孩子是有着独立人格的社会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把这点给忽视了,总是一味的强调,现在社会大复杂了,我怕孩子吃亏,我怕孩子上当,我怕孩子受委屈……

殊不知,当我们像一只老母鸡似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时,让本来有着自己思想的孩子,开始害怕我们的保护,因为我们的保护让孩子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想想平时怎么对待孩子的?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永远不变的用着同样的教养方式,让孩子感到乏味,窒息,甚至叛逆。当我们总是抱怨孩子变了的时候,其实根本就没有正式的看看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造成孩子把自己关进门里不想积极沟通的元凶。醒醒吧,各位!想想看,如果我们身边的朋友也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后果会怎么样?

不要说,“孩子是我生的,我有权管他“。请记住,这样的想法赶紧打住吧!孩子不是我们养的宠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想改变和孩子的关系,从这一刻起,从内心深处把孩子当作是朋友,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朋友。

想想看,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朋友,我们怎么处理这种关系的?小心谨慎地说话,多听朋友的意见,对不对?甚至可以和这样的朋友断绝来往。但是要记得,孩子,这个朋友是永远不能抛弃的朋友,无论优秀还是颓废,都是我们毕生的朋友,那么我们面对这样充满敌意的,不领情的朋友,该怎么办呢?

很多家长对待朋友很有耐心,是的,从现在开始,想想怎么对待这个特殊的朋友。他喜欢什么爱好,喜欢读什么书,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喜欢怎么打扮自己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去认真观察总结的,千万别去问孩子,切记!假如你想不出来结果,那就说明你平时根本就没有认真的关注过孩子,所以孩子已经感受到了,他们觉得你关心的问题是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比如;孩子发现你把他的书包给翻了一遍,把电脑加了锁,把喜欢的小说给藏起来,还偷看孩子的手机短信……孩子还喜欢和你沟通吗?给孩子空间,不要太小看我们的孩子,他们比我们想象的坚强,比我们想象的勇敢。不要总是担心孩子会学坏,越是这样,孩子就越是反叛。

从称呼上也不要总是把孩子当作小孩子,有的家长吧19岁的儿子整天“宝宝,宝宝”的叫着。其实孩子很不喜欢这样子的称呼,不妨就把孩子叫成“某某兄”这样更加亲切,也拉近了关系,孩子感觉你已经把他当作朋友,这样他会很开心。

不要总是把自己武装成铜墙铁壁,朋友面前会怎么样?作为父母,可以把一些不愉快的心情直接告诉孩子,诚恳地争求孩子的意见。你会发现,孩子的意見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在孩子提供意见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聆听,千万不要打断孩子的话,给予肯定“哦,这样啊,我咋没想到呢?哦,谢谢!”这些语言,看似简单,内涵丰富。当你真的按照这个方法把孩子当作朋友的那天开始。不再唠唠叨叨,不再挑剔,会发现,孩子会主动和你说话了。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要能够打开孩子和你沟通的第一步,不要太急于求成,要持之以恒。认真想想,真的把孩子当朋友了吗?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式?孩子需要你做什么?不要去问孩子,那很愚蠢,也不会有结果的。观察,认真观察,比如孩子今天考试回来,不要第一时间就问“考得怎么样?难不难啊?”不要太在意这类事情,对你来说,这很重要,没错,但是想想,你问了会怎么样?又会重复以前的场景。做个朋友似的问候“辛苦了,快喝点水,我准备了你喜欢吃的饭菜!”这样的方式,孩子感觉很轻松,感觉你真的把他当作朋友了。也许就会主动说考试的事了。记住,这时千万别做任何评价。只是仔细聆听,“哦,这样啊,”仅此而已,无论孩子怎么讲考试的事,都不要评论。这是很多家长的共同要面对的问题,总是把孩子逼到无话可说。没有哪个孩子不想把成绩提高的,积极向上是人的本性。不要压制孩子的天性,假如孩子不喜欢提考试的事,就不要主动提。没啥大不了的,不是吗?不说自有不说的道理,等你真的把孩子当作朋友了,慢慢地,孩子就会把愉快和不愉快的事都告诉你了。但是记住一点,只是听,就可以了。不要评价,不要给任何建议。不然会把刚刚建立起来的沟通再次推向死角。

因为孩子和你讲话,不是想征求你的意见,只是想找个人,可靠的人,倾诉一下心中的想法而已。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已经有处理自己问题的能力。所以放开手吧!让孩子自己处理。慢慢地,孩子也会征求你的意见,这时,先把孩子的想法了解透彻,搞清楚,是否孩子真的没办法了,需要父母帮助处理。比如;一天孩子放学回来说,“今天的语文老师很变态,讲了一个小时自己的私生活,老婆,孩子之类的。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作为家长,你此时该怎么办?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也不要做。但是有的家长一听到这样的事情简直要气疯了。马上跑到学校去投诉这个老师,想想看,这是孩子希望的吗?这样做,无形中给孩子的心里插了一把刀子,孩子回来说说,无非是想找人倾诉,而家长真的到学校投诉,孩子就成了真正的受害者,孩子心里觉得自己害了老师,其实老师平时很不错的,只是最近家里事多,和我们唠叨一下。这下好了,同学们都抱怨这个多事的家长。从此孩子回家再也不说学校里的事了,问都问不出来。这就是家长把小事扩大化造成的结果,导致很多孩子都不讲学校的事,他们就怕下面一个去学校投诉的是自己的家长,太可怕啦!我们的家长根本就没这么想,他们觉得是在帮助孩子。殊不知,这时孩子最讨厌家长做的事,动不动就到学校去投诉,就连孩子和父母关系不好的事也去学校投诉,结果是也来越糟糕。

第二篇 做一个爱学习的家长

想想看,我们已经多久没有学习了,多久没有看书了?哪怕是美食一类的书。不要找理由为自己开脱,忙工作,忙生活,哪里还有时间学习看书啊!想想,是真的没时间?还是根本不想学习,不想看书。却有时间打麻将,有时间逛大街,有时间和朋友喝酒,有时间和朋友一起品头论足,家长里短……不要觉得这没问题,这就是孩子看到的父母,不求上进,不思进取,玩物尚志,无聊透顶的父母亲。

你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对你的态度和看法,从现在开始,振作起来,给自己定个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吧!哪怕是学会打乒乓球,下围棋。看一些有内涵的书,看一些有品位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对自我素质的一种提升,也可以要求孩子给你推荐学习的东西,适合你学习的东西。只要你是真心的想学习,孩子会在你身上发现闪光点,会为你而自豪的。可以让孩子帮助自己下载一些学习软件,比如,英语口语一类的。慢慢会发现,孩子会留意你学习的情况,不要應付差事,要认真的学习。哪怕一个星期才学习了一句口语,对你来说,都是进步。这些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还会主动和你沟通,还会鼓励你,慢慢学。试试吧!从现在开始,让你的家庭里充满学习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状况。父母就是孩子的镜子,不要说那些没营养的话“我这辈子没赶上好时机,没文化,就看你的了,给爸妈争口气,也做个有文化的人。爸妈将来就全指望你了!“

不用想,这样的话很多家长都说过。但结果怎么样?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用权力遏制孩子的思想,无济于事。用实际行动,让孩子觉得,一个人,无论是处于什么年龄阶段,都是需要学习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会转移到孩子身上。这个方式,比你说教一千遍,一万遍都管用。希望你能做到,也会做好,无论学习什么,哪怕是学习电脑知识,学习网络上的东西,如网上购物,这都是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当然不包括打麻将之类的。这些娱乐的活动,很多孩子都觉得很无聊。久而久之,孩子会沉溺于网络游戏。当你把自己的嗜好改变的时候,孩子也会发生改变。空虚的人会找发泄的方法,孩子就去打游戏,大人会去打麻将,结果是一样的。

有个单身母亲把儿子带大,等到中考时,孩子考了全校倒数第一名。没有考上高中,走后门进了职高,也是天天打架,惹是生非。了解得知,这个母亲很热衷打麻将,平日里有事没事的就会召集很多人到家里打麻将,根本无心管理孩子的生活。吃饭叫外卖,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学习。能够有好的发展吗?责任在哪里?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可以塑造好的。可是为什么我们的家长总是意识不到呢?总是当问题出来了才一味的指责,辱骂自己的孩子呢?

不要爱面子,学习的时候,比如看书,有不会的字,不懂的词,可以问孩子。没关系的,不要担心孩子会笑话你。如果孩子真的笑话你,那是学你平时笑话人的样子对待你。不要生气,要理解。明白自己平时的做法是错的,这样你就会改变。慢慢的学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我的一个多年前的老邻居,在他女儿上高一时,他已经是46岁了,自己是一个摄影师,开一家照相馆。就在那年,他竟然自费学习了“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学“,自考大专,当时大家很不理解,一个摄影师和这个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却说”我当年没有上大学,现在想多学习一点中国文化,也好圆自己一个大学梦“。就这样,他坚持三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此时她的女儿已经考取了名牌大学,正是他的这种精神,激励着她的女儿,女儿在大学毕业时又考取了美国的公派研究生,后来还取得了博士学位,现在定居美国。

一个有学习品质的家长,孩子所受到的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要记住一点,认为学习知识最终就是为了将来有好的生活,这样的理念强加给孩子,是不对的。现在的社会,想拥有好的生活,方法很多,不只是有学习一条路。但是一个拥有好的修养和好的学习能力的人才是基础。让孩子感到学习原来是件快乐的事,是能够让人提高修养的,增长知识的。

第三篇 做一个有理想的家长

理想,对每个人来说,范畴不同,无论职业,还是岗位。其实都不是最重要的,说得狭义一点,理想就是自己的愿望。没有具体的规范,总的一句话,就是要活的精彩!

不要觉得这很不现实,理想是孩子的事,这年纪了,理想早就成了泡影。想想我们曾经也年轻过,作为父母亲,自己为理想奋斗过吗?努力过吗?如果只是想而不做,那只能是空想,同样结论,真正的付出辛苦和劳动,各位应该早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者正在通往理想的路上。家长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吃穿无忧。大家想想看,这样做,到现在的结果是什么?并没有得到真正地想要的结果。原因在哪里?在父母亲这里。

当父母亲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一味地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时候,作为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压力,无形的压力,父母亲未完的心愿和理想一下子压倒了孩子的身上。我们的孩子真正想要的幸福根本就没被尊重,孩子想要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开心和睦地在一起。有多少父母亲真正的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了孩子,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即使孩子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不计代价,和孩子死扛到底。最后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

看看我们身边的列子就再清楚不过了,有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甚至已经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别忘了,孩子这么多年来的成长,一直到现在,点点滴滴的表现,都是父母的镜子。每当结果已经很严重的时候,往往一下子把苗头指向我们的孩子,开始嫌弃孩子不成器,厌恶孩子不孝顺。等等这些行为,其实在父母的教育引导中就已经把孩子带到了这样必然的结果中。讲个身边的案例。

两个同学阳阳和文文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非常要好,文文的父母亲很友善的对待孩子,把孩子当作朋友。而阳阳的妈妈在家里除了打麻将就是炒股,还经常指责孩子,大事小事唠唠叨叨。初中三年级的一天,两人在阳阳家一起玩,阳阳妈妈问文文“听说你的外公生病了,还做了心脏手术,一定花了很多钱吧。”文文说“是的,外公病的很重,抢救了几次了,听妈妈说花了快四十万了。”这时阳阳的妈妈一下激动起来,很大声的说“天啊!都是快要死的老人家了,花这么多的钱,值不值得啊……”一旁的阳阳立刻阻止了妈妈的话“你咋能这样说话啊?”阳阳感到很恼火,大声对妈妈说。这时的文文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外公是自己的家人,爸爸妈妈竭尽全力救外公是对的。文文没有说一句话,眼泪从眼眶里打着转。从那以后文文再也没有去过阳阳的家里,只是经常把阳阳约出来一起玩。阳阳打心里不喜欢这样的妈妈,自私,没教养。所以基本上就不和妈妈说话,每当问话时,总是用一个字回答“嗯”这个母亲常常跑到我这里抱怨和儿子没法沟通,简直要被气死了。通过这件事大家懂得了什么,看到了什么?12岁到20岁,是一个人的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时期。父母对待亲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在孩子眼里,父母自私自利,对自己的一切照顾,都是为了将来老的时候没有生活保障了,好让自己来照顾他们。所以无论父母多么的辛苦,劳累。在孩子眼里都变得不以为然,他们认为那是父母应该做的。每當这时,我们的父母有没有想过,平时对待家人,朋友,是否真的是真诚相待,亲力亲为?答案就在每个人的心里。

第四篇 做善解人意的家长

善解人意,这样看上去很没有深度,但是,在孩子的沟通技巧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孩子被理解,被尊重时,家长的正确引导才是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头疼的事。为什么每当大人说的话,孩子都不喜欢听,就算孩子明白父母是为自己好,也不愿接受父母的意见,有的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说东,他偏向西。你说这件事这样做比较好,他却和你对立起来,向另外的方向思考。总之就是要和家长划分界限,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感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自我。每当这时,你作为家长,该怎么做?最好收起想要改变孩子行为的想法。啥也不要做,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听起来很不负责任,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就不得而知了。

孩子处于这个阶段,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慢慢建立的关键阶段。如果把亲子关系搞得一团糟,孩子会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冲动地做一些事。那么作为家长该做什么事?首先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被孩子一时的行为搞得大乱方寸,要找到根本的原因在哪里?这时的孩子自尊心极强,家长要把孩子当做是重点尊重的对象。比如在公司,在企业,和最敏感,最难以接近的上司是怎么沟通的?办法就有了,和自己的孩子目前出现的就是这样的难题,不要自己感觉孩子是我生的,我养的,我教育的没错。这样的思想如果不删除,亲子关系等于如履刨冰。周围的,身边的各种亲子关系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如果能够洞察到孩子内心想什么,理解孩子,在一旁看着,就可以了,不要太多的评论,指责,甚至挖苦。比如:孩子回来讲:“很恼火,今天的数学比赛自己连试卷都没做完,题量太变态了!”这时家长怎么办?安慰?指责?还是积极聆听!很负责的告诉你,啥也别讲,就在一旁认真听孩子讲话就可以了,积极聆听,用“哦!这样啊!”一些字眼来表达就可以了。但很多家长是怎么做的?“还是你平时练习不够,你就是喜欢找借口,人家一定有比你答得好的同学吧?平时那么懒惰,考试怎么能够考好呢!”诸如此类的话一大堆……想想看,孩子把心里的话说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是想找个倾诉的对象而已,方法自己知道怎么处理,如果家长这时参加意见,说些评价之类的话。好一点的结局,就是孩子今后啥也不回家说了。差一些的结局就是和你对着吵,那家里的气氛搞得像个炸药库,狼烟四起。想想这些问题到底是谁的过错?不是我们的孩子!绝对不是!

家长们最大的误区就是不能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问题,把问题的苗头对着孩子,一味地迁怒孩子。再次强调,孩子就是父母的镜子,镜子有啥错呢?如果不能够认识这点的家长,请你要面对自己的样子,做出改变。如果你仍然一意孤行,那么请你不要再看下面的文字,关上书,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我只能为你的孩子感到悲哀。仅此而已!

第五篇 做个接受现实的家长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很多家庭,父母一生中没有实现的理想和愿望总是会强加到孩子的身上。长此以往,家长没感觉到的压力就像大山一样地压到了孩子的身上。想想看,有哪些是真正孩子自己选择的道路?每天的功课已经很多了,从小学到高中,很多家长精力钱财大量地投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参加各种的兴趣班,让孩子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甚至有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位要求孩子参加各类比赛。为了取得名次而大费苦心。把孩子引导成一个为了达到父母满意的成绩而失去了做人的快乐!当到了高中阶段,有了自我意识的出现,越来越矛盾的亲子关系就会日益严重,甚至剑拔弩张!有句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孩子的人格被忽视,自尊被践踏,思想被埋没。想想看,纵然家长从物质上给予大量的满足,已无法改变孩子已经厌恶家庭的心态!这时的家长该做什么?

接受现实,这就是解决的方法,但和放任自流有本质区别。接受目前孩子的状态,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到了这个年龄段,在很多父母的干涉下,大部分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怎么发展,很迷茫!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错,都是父母亲长期压迫管制的结果。让本该有自己理想的孩子失去方向。甚至将来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都是一个未知数,父母说了算,让上啥就上啥吧!反正将来没工作也不是我自己选的。我们的父母亲很尽职尽责,但是到头来却发现,孩子离自己的理想很遥远,越来越远。于是更加多的抱怨一起涌上心头“真没用,花了这么多的钱,就靠这么垃圾的大学,将来当乞丐要饭吃啊!太让我失望了,你就是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巴,白耗费我那么多精力钱财培养你,还指望你光宗耀祖呢!这下竹篮打水……”有的家长甚至看到孩子高考落榜,家长竟然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看看这些,我们的家长想到了什么?到底是谁的过错?孩子永远都是无辜的!要明白,是家长的行为引导把孩子搞成这样子的,不是孩子的错。那么我们这时的家长该做什么呢?

冷静,放下怨气,放下姿态,和孩子交心,听听孩子到底怎么想的。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哪怕是错的,也不要一棒子打死。让孩子在错误的结论上得到经验教训。不是有个哲学家讲过这样的话“错误就是留给年轻人犯的!”如果没有犯错误的经历,假如一个人活到五十岁,他的思维和处事能力还是个几岁的小孩子阶段。这种人是什么人呢?只有无数次的经历挫折,这样孩子才能成长,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不一定比成年人差,甚至超越成年人。看看一些报道就不得而知,某项发明创造机构调查,发明创造,80%来自于未成年人。这说明什么?当家长学会放下心态,接受孩子的一些想法和行为的时候,就是你的孩子真正地改变和成长的时候。人不怕犯错,就怕不改过。一个人成长的经历越是复杂坎坷,将来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大。孩子的自信在哪里?在父母亲的信赖里,放手吧!孩子会懂得父母的心意,也会加倍珍惜这份爱!不用天天挂在嘴边,他们会放进心里,把父母博大的爱装进心里,无论走到天涯海角!

放任自流,是针对孩子听之任之,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不会影响到家长,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没有了爱,在亲子沟通中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此。长期的亲子关系紧张,导致家长和孩子都失去了信心,对彼此都已经不再是亲人的关系,形同陌路。这在现实家庭中也是存在的一种现象,这种关系的不正常,会让父母和孩子两败俱伤。归根結底,孩子不是矛盾和问题的源头,父母亲才是问题的所在。但是,往往这类家庭中的父母亲不会认同自己的错误,这是问题的关键,这类父母想改变亲子关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进一步配合培训师进行,当然这种家庭是极个别的。

当父母把以上内容认真总结思考和亲身经历之后,会发现,一个崭新的和谐的家庭氛围就此出现了!本书内容很短,但是所涉及的内容需要各位家长真正的用心体会,这是前提。如果想要真正的达到好的效果,这些是必须要做的,也是孩子们所期盼的,每个家庭都有着各自的不同,但是归根结底,想要寻找好的亲子关系的愿望都是相同的。本人在亲子关系沟通领域研究并实践多年,如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单独预约时间,一对一的根据问题做出解答。本人愿意为了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而做出努力!这也是我的心愿和理想!

亲子沟通常用经典语句和感受:

(正面的)

满足 开心 健康 舒畅 陶醉

欣慰 自豪 幸福 享受 温馨

骄傲 快乐 高兴 甜蜜 惊喜

愉快 爽快 有趣 得意 被尊重

过瘾 安慰 温暖 兴奋 痛快

(负面的)

懊恼 沮丧 失望 灰心 难过

伤心 沉重 无聊 幼稚 后悔

失落 羞愧 内疚 烦躁 没面子

压抑 空虚 自卑 害怕 失落

焦虑 着急 担心 慌张 紧张

气愤 无助 孤单 寂寞 别扭

痛苦 疑惑 矛盾 郁闷 生气

以上感受和词语经常反复多次出现,自己对照一下,看看正面的和负面的各自占的比例。正面的词语用的多,感受多,代表亲子关系融洽的程度高。反之,负面的词语和感受表现的多,就说明亲子关系很紧张。

本文存属个人经验编写,有撰写错误之处,还请各位家长予以谅解!

作者简介:冉丽梅,国家认证亲子沟通培训师。

猜你喜欢
父母亲阳阳家长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交换秘密
家长请吃药Ⅱ
偶尔
清明祭
做父母不当家长
水上乐园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