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班级管理中该融入哪些“爱”

2018-05-29 10:23贠宁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浅谈信任班级

贠宁

摘 要:在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在外地打工,有的学生就是自己的监护人,有的虽然有爷爷奶奶的陪伴,但是爷爷奶奶在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和父母的监护作用还是有天壤之别的。所以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扮演老师,更要承担学生父母一半的角色。那么在班级管理中该融入哪些爱?总体来说有以下“爱”:理解之爱、尊重之爱、信任之爱、宽容之爱、赏识之爱、严格之爱。

关键词:农村;班级管理;爱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106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从十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现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浅谈一下农村班级管理中的“爱”。

一、融入理解的爱

班级管理中首先从理解学生开始。时刻要从留守儿童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提倡“以人为本”,多人性化,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解决问题,多了解学生。如果有了误解,多一些询问,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激励,少一些责备。有人说:试着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换一种心态去发现。

我班曾有一位后进生,在每次考试时成绩很不理想。稍微一批评他的眼泪就会哗哗地流个不停,眼中还满是受了冤枉的目光,百思不得其解,在我对这位学生进行了家访才得知这位学生的妈妈患有腿部疾病,长期吃药,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爸爸长期在外务工,他回家之后还要照顾妈妈,学习因此受到影响。得知这一情况,我与他进行沟通,结合他的实际情况为他申请了资助项目。在学校时多交流,时刻掌握他的情况,慢慢地他的成绩进步了。这样的“理解之爱”不仅有利于解决问题,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理解之爱”。

班主任工作历来都是一项极复杂细致的工作。只要我们“爱”学生,就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塑造其良好的人格,树立其积极的人生观。

二、融入尊重的爱

作为班主任,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在我们的尊重、赏识和接纳中快乐生活,快乐学习。虽然我们的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快乐,但是学生难免还是会犯错误,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的自尊放在首位,这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必要的智慧的体现。而避免伤及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尊重学生。有时班主任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会让他们心潮澎湃,燃起自信之火;也有可能因此埋下阴影,让他们彻底失望。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只有对学生保持尊重的姿态,伴随充满人情味的关怀,不但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促进学生的转变,更能让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融入信任的爱

在班级管理中,信任的爱是不可缺少的,相信学生,鼓励他们相信自己,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励班级整体的上进心。信任之爱是一种特殊的鼓励,它能起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有次班里老丢东西,有学生反映是某某同学拿的,據我了解,该同学家里经济困难,以前有拿过其他同学的东西的小事情,但经过我的教育再也没有犯过。事后经过调查,是其他班级的学生所拿,有一次该同学找到了我,问我为什么不怀疑是他所拿,我回了一句老师相信你。这位同学热泪盈眶,从此以后学习也是突飞猛进,毕业几年后,还时常打电话问候我!他说是班主任信任之爱激励了他,才成就了如今的他。这件事不仅激励了该同学,也让我更新了自己的班级管理观念。

爱学生,就信任他们。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有人说,信任一个人需要很长时间。此话虽没错,但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是基于一种“爱”的情感培养,而这种爱出自于主观意识。

四、融入宽容的爱

作为一名班主任,必须拥有一个宽广的胸襟,包容学生,接纳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我了解到那些平时爱犯错误、调皮捣蛋的学生都是自控力较差,缺乏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多数原因是身边的监护人监护不到位,缺少关爱,缺少及时的教育。如果他们犯错之后我直接严厉地进行批评的话,在他们脑海中形成“只要犯错误,就会挨批评”的思维定势,从而感情受挫,容易养成破罐子破摔的恶习。此时,作为班主任,在了解了学生的这些习性之后,请坚持用爱去容纳学生的一切,因为容纳是世界上最美的爱!

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宽容的爱,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深挖出学生的病根。及时教育管理,方才能让学生彻底改变。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宽容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宽容别人,学生良好的人格得以塑造。

五、融入赏识的爱

赏识之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班主任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滴的进步,用赏识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并大加赞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使他们每天都在进步中成长。

六、融入严格的爱

班级里学生终归还是孩子,是需要引导教育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必须制定一系列的班规班约,严而不厉。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的、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就是对工作不负责任,就是渎职。但严格要求不等于严厉管束。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依赖性、神经质、故意对抗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那时班级管理就会混乱。如果说爱是右手,那么严就是左手,你在“打”学生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抚摸。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严而有度。所谓度就是指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严的要求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要讲究,严而有爱,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

参考文献:

[1] 乔芝芳.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2] 王安平.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J].新一代月刊,2012(5).

猜你喜欢
浅谈信任班级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班级“四小怪”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不称心的新班级
信任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