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探索—发现—归纳”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29 10:23程萍
学周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程萍

摘 要:高中地理课程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直观地展现地理知识点,通常依靠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探索。教师可以对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并结合地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际,应用“引导-探索-发现-归纳”的“四步走”实验教学法,帮助学生实现对地理知识点的自我探索和自我证明。

关键词:教师教学法;高中地理实验;自主学习;探究动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3-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3.069

在目前的教育理念中,教育专家对于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十分推崇。许多教育专家认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当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使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和探究知识的环境当中,从而使学生形成探究的动力,通过自我学习获取重要知识。这一理念对于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启发极高,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引导启发的教学规律,打造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手段。

一、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引导”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综合性,同时又十分庞大复杂,其中既有诸如宇宙、星系的相关知识,也有世界地理环境、气候形成的理论内容,还有关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学习与探究[1],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对高中地理知识点进行掌握,教师一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验的设计。

以高中地理一年级的时区计算教学为例,作为高中地理教学当中的难点,学生学习和解题过程中主要的困难集中在对已知条件之间存在关系的推论不明确,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对地球自转的直观认知,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自转规律的实验。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选择在一块黑幕之前,运用地球仪和日光灯作为地球和太阳之间关系进行模拟,并通过旋转地球仪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为引领和引导,使学生迅速进入到情境之中。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

教师通过实验设计的方法使学生进入到设定的情境中后,则需要开始组织学生对实验当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探索。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赤道和黄道两个概念的由来,其中赤道是地球外围最大的纬线圈,学生了解概念后,在地球仪上进行标注;而黄道则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平面,学生通过思索后,将地球的球心与“太阳”的球心相连,获得了“黄道”,并通过计算得到了23°23′这一黄赤交角[2]。通过对教师进行的地球公转运动观察,学生还会发现地轴的特点,由于地轴的作用,南北半球在不同的时刻与太阳的远近不同,同时还会在公转的某一个位置在南北两极的极圈内出现没有光亮的现象。

三、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发现”

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继续引导,并组织学生对身边的自然变化进行观察,利用“昼弧”和“夜弧”的长短概念,使学生发现一年内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学生对以往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每年最长的白昼和最长的黑夜所在的时间为一年的“夏至”和“冬至”,而昼夜平分则为“春分”和“秋分”。得到了这一信息后,学生则可以运用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关系,了解到四个特殊节气与南北极极圈内出现“极昼”和“极夜”的关系。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利用动作,向学生展现地球自转的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自转,来了解昼夜形成这一现象。并对昼夜相交位置的时间进行了解。以昼夜等分的春分、秋分为例,其中位于西侧昼夜相交的时间为早晨6时,而东侧的昼夜相交则为晚间的18时。学生通过这一结论,发现昼夜变化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四、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归纳”

在这一阶段,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对已经获得的“发现”的总结。在地球的公转方面,地球上出现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表明时间为每年的夏至;与之对应的,南极圈极夜,北极圈极昼,则表明为冬至日;而昼夜等分,则表明时间在春分或秋分。

在地球自转方面,教师需要将180°经线在地球仪上进行标注,并对日期的特点进行讲解,再通过转动地球仪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天然日界线和180°经线所划分出的地球区域的日期变化规律。同時,还要帮助学生总结以格林威治天文台进行划分的时区概念,帮助学生形成日期、时间、时区之间关系的直观印象。

五、教学结果分析

本文在对高中一年级地理的时区计算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采用了“引导-探索-发现-总结”四步法,在授课的过程中,着重将各个概念所具有的特点和彼此之间存在的关联进行引导。学生在引导之下,能够根据所学和所掌握的知识点、知识内容,将课堂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总结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规律。例如,在给出的地球地图当中,已经注明了黑夜的范围和昼夜弧与南北极圈的关系,学生能够瞬间完成对当时的节气判断和对地球上各个维度的昼夜长短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从图示当中实现已知条件的扩充。我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目的测验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地球的自转方向、时间长短来判断所给图示标注的地球区域,对于时间计算的解答也更加准确。部分学生表示,通过直观的教学内容使其能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在脑内自然而然地形成地球和太阳之间关系的形象,利用这个形象进行相关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总结,能够轻松地对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进行十分合理的分析,使得解题速度和准确率都得到了提高。

六、结语

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综合性较强,内容中的概念、知识点之间十分连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考点内容的解析,教师应当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以“引导者”的身份对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进行培养,并从旁协助,与学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究,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扎实稳固地掌握知识点。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课堂观察”研究——以人教版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节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2):41.

[2] 陈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与地理实验技能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5):3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