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豪男
摘 要: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就是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物理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探索物理问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操作;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2-00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2.050
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基础的学科,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要想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首先教师应该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境,还可以适当地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物理教师也应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为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基本的条件,积极开展课外的实验,提升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升初中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在进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想办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物理动手操作的热情,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课本中的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程度,这样的教学氛围无法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知识,从而影响了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活跃课堂气氛,积极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更加深入地掌握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物理成绩。
由于初中生具有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对于物理这种具有很多神奇物理现象的学科来说,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心对于物理知识的探索。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想要亲自动手操作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例如,在教学“分子运动”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课之前为学生展示这样的物理现象,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在集气瓶中装入二氧化氮,然后和另一个空的集氣瓶扣住,然后在瓶子口的位置放置一块玻璃,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此时将玻璃板抽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的结果,当玻璃瓶子打开的时候,大家是否看到红棕色在慢慢布满整个瓶内空间,这是因为集气瓶中的二氧化氮分子可空气中的分子发生了运动的结果。教师通过结合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来,通过观察神奇的实验现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想要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还可以激起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在课上为学生展示物理实验,让学生来观察实验的现象,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一些物理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讲,他们无法理解这样的实验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而教师对于这种接受力较差的学生也很头疼。那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的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更多自己动手参与的机会,为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条件。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覆杯实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来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则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一实验的演示,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和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现象,对于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者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及时地给予专业的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学习是一项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在教材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小实验。这些实验教师会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演示,或者是在进行物理实验课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是短暂的,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物理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验,让学生把所学物理知识熟练运用到生活中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课下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物理实验任务,让学生在课外自由结组进行实验,如“小孔成像”这一实验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制定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动手操作物理实验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拓展思维能力,并提高物理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总之,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来锻炼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营造一种促进学生动手实践的教学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想要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积极性。此外,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时,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为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供条件。因此,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注重从各方面着手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梁肇征.动手操作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7).
[2] 牛明.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学周刊,2017(22).
[3] 肖利民.浅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人生十六七,2017(5).
[4] 李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