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在认知图形中积累思维活动经验

2018-05-29 09:22陆景忠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思维活动

陆景忠

[摘 要]“新课标”只提到基本活动经验,却未明确论及“思维活动经验”。理论界对“思维活动经验”的价值与功用在近年来有了进一步认识,但也存在误区。一是将“思维活动经验”和“实践活动经验”混为一谈;二是脱离数学活动经验来谈思维经验。

[关键词]认知图形;思维活动;经验积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85-01

数学思维的对象有两类,一类是空间形式,一类是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把空间线条与数量关系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思维经验的形成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勾画图形中提取思维活动元件

认知图形时,思维活动的载体就是点、线、面、体,教师可以通过描摹灌输渗透这些基本元素。例如:

1.出示数学课本,请学生指出四个角分别在哪里。

2.课件显示课本图。消隐原图,抽象出一个点,如图1,请学生判断是不是角。学生一致认为只有点,不是角。

3.思考:怎样抽离才算一个角?学生觉得需要保留两条棱线(动态演示,图2)。

4.用铅笔描画下图(图3)中出现的角。

5.简要描述什么是数学中的角。

从上述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尽管几何线条非常抽象,却可以通过对实物轮廓边线的描绘勾画得到。在消隐背景凸显棱角演示中,学生认识到“尖而突出”只是一个点,而非“角”,充其量也只是角的一个部分。要准确呈现一个“角”,需要依赖整体框架,在“点”上延伸两条边线。这样的认识直观而且深刻。

二、在图形的抽象中实现思维的聚焦

要深入了解几何图形属性,还需进一步概括归纳特征。所谓归纳,就是提取共性,舍弃非本质特性。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的教学为例,过程如下:

1.显出多个四边形(图4),从中挑出长方形。

学生一眼看出①、③、⑦为长方形,对图④有分歧,主流意见认为其只是正方形。

2.讨论:①、③、⑦颜色、大小、摆放位置大相径庭,为何都是长方形?判断依据是什么?讨论后意见统一,即两条标准: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3.实验操作图①、图③和图⑦。

4.进一步讨论:图④为一个正方形,按照长方形的标准,它合格吗?经过探究辨析,图④也是一个长方形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同。

5.思考: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特殊在哪里?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矩形特征,难点在于让学生服从并接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从属关系。上述教学过程的设计主旨在于丰富体验过程,延长归纳路线,即通过简易的条件筛选训练来激活学生的分辨能力,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到决定图形特征的两个要素上:边和角。

三、在图形的分类中梳理思维的脉络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分类的前提条件是比较,对图形分类的过程就是对比图形特征属性的思维过程,在对比过程中对各种图形的特征进行再现和确认。如三角形的分类:

1.给图5中的三角形分类。

方案一:④、⑦一类;①、②、③、⑤、⑥为一类(准则:含直角的三角形为一类,不含直角的三角形为一类);方案二:④、⑦划为一类;③、⑥划为一类;①、②、⑤划为一类(准则:含直角的三角形划为一类;含钝角的三角形划为一类;含三个锐角的三角形划为一类);方案三:②、⑥、⑦划归一类;①、③、④划归一类;⑤列为一类(准则:两边等长分一类;三边等长分一类)。

2.比较三类不同的准则,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小结:前两种围绕“角”来讨论,方案三则是依据“边”。

3.揭示:如果按“角”分類,可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大类。想一想,一个三角形会否同时属于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分类时首要的是标准制定,这是思维发端。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分类准则,交流共享,这是帮助学生体验思维的条理性:标准不同,结论不一。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有意识细化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过程,引导思维活动的有序化科学化,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得到极大发展,最终形成敏锐的数学直观。

(责编 麦雪莉)

猜你喜欢
思维活动
数学教学的思维特征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度备课略论
数学课堂:学生自主思维的广阔“空间”
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作用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