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应注意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合理利用,具体的实施策略有:让学生通过阅读名家故事,领悟与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通过解答名题,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与解题方法;运用“你知道吗”的内容将课本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举一反三;数学教材内容与生活联系,学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你知道吗” 名家故事 名题解答 例题串联 生活解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55-02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与完善,数学的文化价值日渐彰显,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不仅在知识体系的编写中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文化,还专门开辟了数学阅读栏目“你知道吗”,其内容涵盖数学名家故事、数学名著与名题史料、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等,力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笔者结合教材,以名家、名题、例题、生活现象等内容为主题,论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关联性拓展阅读的策略。
一、以名家故事为素材,让学生知“故事”、悟“精神”
在成人的思想观念中,数学知识的特质与数学经验的获得更多是理性的、间接的。我们在面对墨子、祖冲之、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一连串的名字时,似曾了解而实则陌生。然而,这些数学名家,无论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多远,他们的故事却时时在学生的身边,这些名家的故事,是真实可感的,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10册《因数与倍数》后设有“你知道吗”栏目,内容是“哥德巴赫猜想”。资料中介绍的主要人物是陈景润,笔者就以名人为核心,搜索整理“陈景润的故事”,并以此为主题,开展系列拓展阅读活动,具体有三个方面:其一,名人生活剪影,如“理发”“在图书馆”“撞树”“几麻袋的草稿纸”等,都是陈景润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勤奋钻研的生动故事,这些故事,既激发了学生对名人的爱戴,又让学生从名人的故事中汲取了“没有艰苦的努力,就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的优秀品质;其二,名人成就介绍,如“陈景润星”“1+2”“哥德巴赫猜想”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知欲望;其三,名人著作推荐,给学生推荐陈景润撰写的课外阅读书目《数学趣味谈》《哥德巴赫猜想》等,让学生在课外有可以拓展提升自己的图书可读。
又如,三年级学生在初步接触小数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刘徽的故事”为主题的拓展阅读活动。通过拓展,学生既了解了“小数”的由来,又为以后接触“负数”进行了认知铺垫,更让学生对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产生了热切的阅读期盼。所以,以“名家故事”为主题开展阅读活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二、名题追踪,知“内容”、悟“方法”
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经典的数学名题,这些名题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不断探究与成长过程,我们既可以从有关名题中看出人类追求真理的长期努力,这些名题又折射出科学文明的源远流长。为此,笔者尝试以“名题追踪”为主题,进行拓展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效迁移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解题策略,把学生逐步引向智慧的数学殿堂。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12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结束后,“你知道吗”栏目推荐了《孙子算经》中的数学名题“鸡兔同笼”: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有几何?学生在理解题意后,对该题的解题策略进行了多次探讨和分析,找到了多种解题方法。
有的学生用枚举法进行画图、列表,如图1、表1所示:
有的學生用假设法,假设全是兔子或全是鸡,如图2、图3所示:
有的学生用方程法:设有x只鸡,则兔有(35-x)只
则:2x+4(35-x)=94
140-2x=94
2x=46
x=23
兔有35-23=12(只)
有的学生用“化归法”,从多途径计算中归结得到“总脚数÷2-总头数=兔子数”的算式,还有的学生尝试用“倍数关系法”等。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时时绽放,在对各种策略的比较和分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三、例题链接,知“其一”、悟“其二”
新课标在关于数学知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小学数学苏教版第12册《正比例和反比例》,课本在反比例的例题后穿插了关于反比例图象的“你知道吗”内容。像这样由例题内容链接的知识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式阅读,以便更好地践行教材的编排意图。课本如此编排的意图一是链接“正比例”与“反比例”之间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教材在正比例内容的编排上,有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关系式和正比例图象,但在反比例的例题中却没有编排反比例图象,为此,教师紧密结合正反比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对比分析,很自然地引出反比例图象,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清晰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各自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区别。其意图二是链接现学知识与将学知识,并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正反比例图象是在第一象限的,为了让学生对该知识体系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知,同时又考虑到小学知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笔者适时穿插了正反比例各个象限内的表现图,让学生在欣赏中初步感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在苏教版第10册《因数与倍数》中,教材例题对分解质因数的教学仅提供了“列举法”,其实这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对例题内容的链接,引出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相关内容供学生阅读,使学生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和方法,并使得方法之间能互通有无。以例题内容为主题,链接拓展出相关的阅读内容,能有效避免例题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具体、系统。
四、生活解密,知“现象”、悟“本质”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活动空间也逐步扩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展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学生逐渐关注自然、社会中的现象和问题,如成语中的“半斤八两”原意是什么,生活中人们习惯用来说明鞋子大小的“码数”是怎样换算的,为什么说将“黄金比”运用于造型艺术可以给人最美的感觉等,对这些问题,学生充满好奇。
苏教版第10册《折线统计图》中,“你知道吗”栏目有“上海和悉尼的气温变化趋势为什么大不同呢”这样的生活问题。为了解开这个迷,学生搜集相关信息,了解中国上海位于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位于南半球,因太阳直射区域的时间交错,导致上海的夏季与悉尼的夏季正好相反。在学生意犹未尽之际,教师可以以中国上海和美国旧金山的地域差异为题,抛出与“两地时差”和“往返乘飞机的时间差异”等现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查找并搜集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寻找,学生了解到上海位于东半球、旧金山位于西半球,所以两地的白天和黑夜正好相反,学生逐渐对“时差”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往返乘飞机的时间差异”更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在同路程同速度的情况下,乘飞机从上海到旧金山需12小时,从旧金山返回上海需14小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在探求答案的过程中,了解了“对飞”“背飞”等用语,解开了地球自转与飞机飞行方向的异同形成的时间差异。
用数学解开生活谜团的例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甚至可以用数学解开诗歌密码。宋代诗人秦观写的回环诗就是数学与诗紧密结合的典型例子,如图4。
全诗共14个字,却能读出4句诗。第一句从“赏”字开始顺时针读7个字,“賞花归去马如飞”,接着从“去”字开始顺时针读出“去马如飞酒力微”,再从“酒”开始顺时针读出“酒力微醒时已暮”,最后从“醒”字开始顺时针读出“醒时已暮赏花归”。美妙的诗句,激发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分析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实践、探究的欲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你知道吗”栏目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拓展,还是数学文化价值的体现。教师应该深刻领悟教材的意图,科学、合理地对“你知道吗”的阅读内容进行推荐、引导、探索,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收获精彩。
(责编 刘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