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前,李亚强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66)
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境内,距绩溪县城29 km。电站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及下水库等建筑物组成。地下厂房内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300 MW的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 800 MW。下水库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59.1 m,下水库有效库容约903万m3。
下水库大坝坝址位于下岭前村南侧,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大坝坝顶长443.7 m,宽7.0 m,最大坝高59.1 m(趾板处),坝顶高程345.1 m,坝体上游面坡比1∶1.5,下游面坡比1∶2.0。坝体填筑材料分成垫层区(水平宽度2.0 m)、特殊垫层区、过渡区(水平宽度4.0 m)、上游堆石区、交叠过渡区、下游堆石区以及上游大坝辅助防渗区(包括面板上游二级粉煤灰和回填全、强风化料)。大坝上游垫层面采用5 cm厚碾压砂浆护坡。
下水库大坝坝体分两期填筑:第一期填筑至312.0 m高程;第二期填筑312.0~341.6 m高程。坝体填筑总量为211.29万m3,施工工期13.5个月,平均填筑强度15.7万m3/月,高峰填筑强度20.5万m3/月。
根据业主确定的工程进度节点目标工期和以往施工经验、节点工程量、工程区内水文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绩溪电站下水库大坝上升速度约6~8 m/月。结合施工现场河流引排、现有施工道路布置、地形地貌,拟对坝体填筑进行分区施工[1],填筑从赤石坑沟左侧最低处开始,保留原有河流,待上游围堰填筑完成再进行该部位填筑施工。对各区进行填筑整平,根据大坝上升调和、填筑料性质变化,逐渐合并分区,待大坝上升到过渡料填筑高程(331.8 m)以上时,将整个大坝整合为一个填筑区域进行施工。临10-1号道路经过趾板部位时,应保留该处原始地貌,先进行两侧趾板的土石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及灌浆施工。待两侧趾板施工结束后将该处道路移至左侧,再进行该处趾板的施工。填筑时严格按照经监理批准的大坝碾压试验成果中的相关参数进行,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图2 大坝各区填筑施工流程
坝体填筑分区布置如图1所示。
(2)填筑Ⅱ区,该区靠近左坝肩、过渡料填筑下游侧。
(3)填筑Ⅲ区,位于赤石坑沟左侧坝体295 m高程以下,过渡料填筑上游侧低洼处。鉴于趾板施工尚未结束,该处石渣料填筑时应预留离趾板开挖线不低于30 m宽距离。
(4)填筑Ⅳ区,该区临近左坝肩、过渡料填筑上游侧。
(5)填筑Ⅴ区,主要集中于赤石坑沟右侧。
图1 下库大坝填筑分区平面布置
大坝填筑施工首先从填筑Ⅰ区的下游堆石区开始,待填筑到303 m高程时与II区合并进行填筑施工,同时进行III区295 m高程以下填筑施工。待III区填筑到303 m高程时,合并III区和IV区一同进行填筑施工,同时对V区进行施工。待各区填筑施工到312 m高程时,即完成大坝第一期填筑施工。紧接着开始第二期填筑施工,此时整个坝面仍然按3大施工区依次进行填筑,待填筑到331.8 m高程时,此时大坝填筑合并成2个施工区,分界线为赤石坑沟。后期2个区同时施工直至完工。大坝各区填筑施工流程见图2。
垫层区、过渡区沿坝轴线以流水作业为一个作业区,上下游堆石根据填筑面积分单元划分流水进行填筑,坝体填筑程序主要包括坝料挖装、坝料运输、卸料、洒水、摊铺平整、振动碾压密实和质量检测验收等工序[2]。
(1)填筑施工准备。填筑前对基础面进行四方联合验收合格,填筑层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经土建中心试验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准备包括勘探坑槽平洞回填、填筑部位基础处理、基础观测设施埋设、坝体监测仪器埋设、填筑基础面验收、测量、安放厚度控制标志和分区接线标识等。
(2)测量控制。坝基经四方联合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测量确定各填筑区的交界线,洒石灰线进行标识,两岸岸坡上标写高程和桩号,其中,垫层上游边线、垫层与过渡区交界线、过渡区与主堆石区交界线每层上升均进行测量放样,主次堆石区交界线、下游边线可放宽到2~3层测量放样1次,测量放样时要预加沉降量,考虑大坝沉降影响外形尺寸。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millis)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3)坝料装运。在上水库库尾料场安排2台CAT323反铲装车,斗容为1.3~1.6 m3,运输车辆30台相对固定,并在车上挂牌区分料源种类,避免出现运输错误,装错填筑料;装车时由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将超径石予以剔除,料场边缘部位较为风化的岩石由监理组织四方进行料源鉴定,确定是否能够作为上坝填筑料。
(4)摊铺平整。坝体填筑从填筑区的最低点开始铺料,铺料方向平行于坝轴线,特殊垫层料、垫层料、过渡料采用后退法卸料,上游堆石料和下游堆石料采用进占法填筑,卸料后,采用SD320推土机推料整平,特殊垫层料、垫层料、过渡料采用反铲配合人工整平,摊铺厚度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每层铺料后采用GPS检查铺料厚度,确保其满足质量要求。
(5)洒水。大坝填筑洒水采用坝外车上加水和坝面补充洒水相结合的方式。在上坝道路上安装龙门架加水系统,在主管路上安装水表,测定主水管流量,根据车辆载重,碾压试验确定的加水量(加水量控制在15%),推算出加水时长,通过加水时间控制加水量。上坝料经推平后采用10 t洒水车再进行二次补充洒水,使填筑料充分湿润,并及时进行碾压。
(6)压实。大坝垫层料、过渡料、上游堆石料、下游堆石料和部分特殊垫层料均采用26 t自行式振动碾碾压,碾压设备上安装GPS监控系统。
坝体填筑各区压实厚度分别为:特殊垫层料20 cm、垫层料40 cm、过渡料40 cm、下游堆石料40 cm、上游堆石料80 cm,在断层(岩脉)处先回填40 cm厚反滤料,再填筑200 cm过渡料。
坝体填筑采取均衡上升,保证大坝填筑均匀沉降[3],垫层区和过渡料区与相邻的上游堆石料高差不超过一层堆石料厚度。坝面填筑作业顺序:采用先填筑两层下游堆石料(一层40 cm)和两层上游堆石料与下游堆石料之间的过渡料(一层40 cm),再填筑一层上游堆石料(一层80 cm),再填筑两层上游过渡料和垫层料(一层40 cm),循环流水作业。
下游堆石料和上游堆石料采用进占法铺料,上游堆石料填筑完成后,采用反铲将与过渡料分界处超径石清除。过渡料采用后退法进行铺料,过渡料铺料完成后先将与垫层料分界处超径石清除,再铺填垫层料,保证过渡料、垫层料水平宽度满足设计要求。垫层料靠近坝体最上游,同样采用后退法铺料,铺料宽度超出设计边线20~30 cm,当垫层料填筑上升3~4 m后采用长臂反铲进行一次坡面修整,保证垫层料碾压密实;相邻分区碾压时采取骑缝碾压。
(1)上下游堆石料填筑。下游堆石料采用下库库盆、坝基开挖、下水库进/出水口明挖的强、弱风化粗粒花岗岩填筑,粒径控制在40 cm以内,铺料厚度控制在50 cm以内,压实厚度控制在40 cm,采用26 t振动碾先静碾2遍,再振动碾压6遍;上游堆石料采用上库库尾石料场开采的新鲜砂岩,铺料厚度90 cm,压实厚度80 cm,由20 t自卸车运输,采用进占法填筑,使粒径大的石块滚落底部,细料留在面层,从而有利于整平和碾压,及控制铺料厚度。采用26 t自行式振动碾平行于坝轴线先静碾2遍,再振动碾压10遍,碾压采用整碾错距法,行驶速度控制在3 km/h,碾压按坝料分区、分段进行,各分区、分段之间的水平碾压搭接宽度为1.0 m(不小于0.5 m),碾压遍数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控制,碾压层次分明,避免出现漏压欠压现象。
(2)过渡料填筑。过渡料最大粒径为30 cm,铺料厚度50 cm,压实厚度40 cm,过渡料填筑前,先将与上游堆石料和下游堆石料分界部位大于30 cm的已分离的块石清除干净。在过渡料装车时剔除超径石,运输至坝面填筑时直接将过渡料卸到作业面,采用后退法进行填筑,采用推土机进行平料,反铲辅助平整,铺料厚度等严格按照碾压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进行施工,平整后及时进行补充洒水,采用26 t自行式振动碾平行于坝轴线先静碾2遍,再振动碾压8遍。
(3)垫层料填筑。①下水库垫层料水平宽度2.0 m,铺料压实厚度为40 cm。垫层料采用Q4标加工好的混合料参配强风化粗类花岗岩,各种骨料的比例按照设计的包络线和骨料自身级配通过试验来确定。②两岸岩坡上标写高程、轴距和桩号,其中垫层与过渡料区交界线每层上升均应进行测量放样,洒白灰予以明示。③垫层料采用20 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后退法卸料。采用反铲进行平料,采用标杆控制铺料厚度,并用GPS对铺料厚度进行复测。④ 碾压前人工洒水,达到碾压试验确定的最优含水量;采用26t自行振动碾先静压2遍再振动碾压8遍,采用“进退错距法”进行,振动碾行进速度3 km/h。⑤垫层料上游面为悬空面,碾压时料物会向上游移动,边缘部分始终是松散的;为确保人身和机械安全,振动碾不能紧靠边沿行驶,为确保上游垫层料的碾压质量,还需在设计水平宽度2 m的基础上再向上游加宽20~30 cm。⑥当垫层料填筑上升3~4 m后进行一次坡面修整,采用液压反铲削坡,削坡后的坡面在法线方向宜高于设计线约5~8 cm。填筑施工时,设置专职质检人员对垫层料的级配情况、铺层厚度、加水量、碾压遍数,干密度等进行跟踪控制。
(4)特殊垫层料填筑。特殊垫层料是趾板和面板直接承接的重要结构,因此,填筑时应加强铺料厚度、碾压遍数的控制。特殊垫层料由下库砂石系统加工的骨料掺拌。测量放线,放出填筑体的上、下游边线,用石灰洒上边线。 推土机平料,液压反铲辅助铺填;每层铺料压实厚度20 cm,标尺测定铺层厚度。 碾压前人工洒水,达到碾压试验所确定的最优含水量;采用26 t振动碾顺坝轴线先静碾2遍再振动碾压8遍,振动碾行进速度3 km/h;局部边角采用DG200H型平板夯夯实。
绩溪抽水蓄能水电站下水库采取分期、分区填筑的方法,尽管坝体填筑各分区质量要求不同,但由于制定了不同的填筑施工参数及合适的填筑顺序,使得坝体填筑均衡上升,保证了大坝填筑均匀沉降。
下库大坝填筑采用的坝料挖装、坝料运输、卸料、洒水、摊铺平整、振动碾压密实和质量检测验收等施工工序,基本形成一个标准化施工体系,便于现场施工人员操作和管理,施工效果较好。
[1] 谭丽丽. 300 m级面板堆石坝填筑分期分区优化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8.
[2] 刘金飞. 糯扎渡工程填筑分期分区优化与填筑施工仿真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7.
[3] 牛继前.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体填筑施工工艺探讨[J]. 中国水运: 学术版, 2006, 6(8): 108- 109.
[4] 冀丰伟, 林俊峰, 陈宇. 梨园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填筑质量控制[J]. 水力发电, 2015, 41(5): 67-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