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娟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常态。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高校的现代化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结合高校对数据资源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研究高校实现数字和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应对策略成为高校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应该考虑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实现高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思路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数据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建设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数据;信息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9-0001-02
当前依托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不断涌现,并在诸多领域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高校作为我国高端人才的摇篮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各种高端技术和新鲜事物的“实验基地”,高校对高新技术总是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和常识性,因此信息技术和高校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完美结合,并有效推动了高校软件和硬件等领域的发展。但是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要立足于现实并结合高校的发展策略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1 大数据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1.1 概念
大数据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一种新名词,或者说是一种新的定义。由于互联网在运营的过程中基于庞大的用户量而生成和累积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量庞大到已经无法用G或T来衡量,且已经远远超过现有的硬件和软件的处理能力,不能进行提取、存储、搜索、修改、共享、和分析等操作。大数据科学家John Rauser曾经给大数据给出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定义:大数据就是任何超过了一台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庞大数据量。当前大数据的概念有了新的解读,通过新的信息技术对数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挖掘其中有用的信息,进而为用户更加优质的服务,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客户端、京东客户端等主流软件都广泛的植入了大数据技术,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为用户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1.2 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1)数据量大:大数据的最主要特征为涉及的数据量十分庞大,从最开始的TB级别发展到PB级别(1PB=1024TB),再到如今的EB(1EB=1024TB),甚至是ZB(1ZB=1024EB),YB(1YB=1024ZB)或BB(1BB=1024YB),大数据技术处理数据量以指数型增长,这样庞大的数据量是现有的硬件和软件处理能力所无法达到的,甚至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数据量将更加庞大。2)数据种类庞杂:目前应用大数据技术的移动设备越来越多,所产生和处理的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包括图像、语音、视频、文档、网页、交易数据、地理位置等多种类型,这种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往往交织在一起,对软、硬件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3)速度性与时效性:速度和实效是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另一典型特征,由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闻的新鲜性和敏感性是其生命力所在,有些数据信息在产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对大数据技术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有限的实践内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高速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有质量的信息。4)真实性:数据的真实性是保证数据处理质量的有效保证,也是获取真实有效知识和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数据的真实性是大数据处理的基本前提。5)價值性:价值是大数据最核心和最关键性质,庞大的数据信息只是简单的存放在存储介质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只有对去进行技术性挖掘和整理才发掘数据信息中隐含的大量信息,因而才能体现出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6)复杂性: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多种高新技术设备产生的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如可穿戴设备、导航设备、物联网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产生的各类数据均不尽相同,这一典型特征给大数据处理带来巨大的技术性难题。
2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2.1 互联网络广泛存在
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且网络互联互通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多种智能设备间的网络连通和数据共享构成了智能校园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没有网络连通则各个智能设备孤立存在,无法有效地形成统一的网络资源。因此面向大数据时代的校园网络基础更加强调的都是高速广泛存在的移动互联网络,争取为全校师生的学习、交流以及互通互动提供全方位、多领域和全天候的数据连通支持,并为学生间的交流活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
2.2 智能设备的普及程度高
智能设备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成为大数据技术的重要体现和主要承载者。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负责采集、接受、处理和分析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普适计算,从而为用户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目前,智能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全体师生必备的交流工具,且随着现代软件技术和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功能多样化的软件和感知设备也不断涌现,这些智能软件和设备一方面为师生提供了多元化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也为搭建师生交流和互动平台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3 业务之间的智能融合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校园管理各项业务之间的融合和互动上,即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交互与传递以及数据分析等手段为各项管理业务的有限开展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此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采取开放式、协同式以及整合式的设计理念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构建,通过引进云存储、云计算以及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起部门间高效的合作运转机制,并广泛的吸收学生和教师参与到平台的构建和运行过程中,接受师生的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网络构架的建设。
3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高校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高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成为高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同时高校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和设备的引入实现高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搭建高校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
3.1 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属于高新技術的范畴,对人才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需要吸收更加专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才搭建专业人才团队,建立功能齐全、人员完善、部门间协同度高的一体化大数据科学管理体制,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和制度支持。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由于管理层的不重视以及缺乏必要的支持资金导致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协同工作机制,在制度建设、设备引进、人员培养以及辅助设施建设方面均存在严重的不足,从而阻碍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3.2 信息集成度不够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一种无形的资产,高校作为一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系统必然汇集着大量的学生和教师的信息资源,这些数据为大数据技术设备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同时从庞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也是衡量一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虽然大多数高等院校都建立了局域网、校园网等管理系统对学生和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但是这些系统的集成度不够,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更加科学高校的共享机制,学生资源和信息无法实现有效的汇总,进而形成了信息孤岛,无法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备的数据支持。
3.3 系统安全程度低
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黑客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设计到学生和教师的诸如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家庭收入等敏感性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篡改或是盗取将很大程度上损害师生的切身利益,且会影响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所以高校网络安全建设一直是阻碍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一大阻碍,且网络安全、加密技术、权限管理等是必须要解决的技术性问题。
4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分析
4.1 加强数据整合和高效存储
过去高校信息化建设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而导致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机制建设不完善,学生和教师的数据信息挖掘和共享没有形成统一的机制,工作效率和质量均无法令人满意。因此高校领导必须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通过建立云技术的数据中心来整合数据资源,通过业务集成来形成信息集成,降低各系统间的耦合度,提升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和操作规范来组建云数据中心,向其他功能系统提供数据传输和处理功能。另外,云计算系统应该通过数据迁移、数据梳理和数据整合等手段将旧有的数据进行重新整合和整理,存储到云计算中心中以此来彻底打破传统的技术设备中形成的信息壁垒,从而达到提升数据整合和利用效率、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基本目的。
4.2 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人才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缺少不了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此有必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努力提升工作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为此,一方面,高校应该广泛借鉴企业人才招聘机制,向全社会发布招聘信息,并设置多轮考察对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考察并给出详细的评价意见,择优录取。同时,校方还应该通过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待遇并完善人才晋升机制来增加职位的吸引力,吸引优秀的信息化人才自愿加入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针对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和瞬息万变的发展格局,校方有必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应的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研讨会、强化班等给其成长和进步的空间,同时在职技术人员也需要强化自我学习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并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保障自身的技术水平可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
4.3 强化新型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
通过建立云计算与存储数据中心以及加强资源整合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成为高校建设和管理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应该首先通过数据采集手段将大量的数据存储起来,通过并行计算框架,优化并运行分析这些存储数据,将其中的损坏数据、重复数据、过期数据、脏数据等逐一剔除,将有效数据回存到云计算系统中,提升数据存储和利用效率。另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技术设备的完善和升级来提高数据挖掘和存储效率,通过数据整合来得到更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再将这些信息应用到科研、教学、就业指导、教学资源调配等工作中,从而全面提升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水平。
4.4 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
在当前倡导信息共享、信息开放以及信息资源整合的前提下,数据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数据信息的泄露、丢失、篡改等都会对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高校信息系统中存有大量的有关全体师生的隐私信息,因此必须考虑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和强化,首先针对数据结构加强处理处理的标准化建设,并分层设置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层、传输层和用户层的安全策略,逐步完善网络加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杜绝数据的非常态运行,保证基本的数据结构;最后,针对不同的访问用户进行不同的权限设置,并严格限制不同访问权限下的访问范围和操作行为,严厉杜绝跨领域访问和非法访问。
5 结束语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为此高校必须抓住历史发展契机,通过建立云计算系统、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新型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及加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等多种举措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效率和质量,并将数据挖掘和整合的结果应用到科研、教学、就业指导等多种领域,令全体师生真正享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人们的巨大福利。
参考文献:
[1] 刘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探索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7(33):38-39+56.
[2] 赵东.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7,19(16):2.
[3] 章雯华.试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内部控制建设[J].财会月刊,2017(22):23-27
[4] 王利祥.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探讨[J].通讯世界,2017(9):23-24.
[5] 牛凯.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考试周刊,2017(14):98.
[6] 赵继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办公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