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喷灌技术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分析

2018-05-28 10:59林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毛竹生长影响

林斌

摘 要:该试验通过对毛竹林(经营类型为笋竹两用林),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管理措施,即:垦复+施肥、垦复+施肥+喷灌方式Ⅰ、垦复+施肥+喷灌方式Ⅱ等3种方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试验,研究竹林喷灌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灌对毛竹林立竹量、胸径、新成竹数量、新成竹胸径等指标影響显著,在相同垦复、施肥措施前提下,采取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上午7:00—10:00,喷灌2d间隔2d一轮换的喷灌方式,毛竹林立竹量、胸径、新成竹数量、新成竹胸径等指标表现最佳,可获得最好的竹林灌溉效果。

关键词:毛竹;经营措施;喷灌;生长;影响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6-0092-03

1 引言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毛竹林面积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65%左右[1]。毛竹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竹林丰产经营管理技术的推广,重点林区在毛竹林培育过程中,普遍实施了竹林垦复、施肥等丰产措施,毛竹林生产力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研究表明,一年四季雨水较均匀可满足毛竹年生育期内各个时期的需水量要求,有利于毛竹孕笋、长竹和成材,7—9月总降水量与次年出笋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退笋率与当年4月份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毛竹孕笋后期(10—12月)的连续干旱则显著影响次年毛竹胸径[2]。

竹林喷灌技术具有节水、省力、灌水均匀和保持水土等特点,能够在缺水季节保证竹林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调节林内小气候,从而改善竹林质量,该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生产实际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3]。为此,本研究拟在笋竹两用毛竹丰产林培育过程中,在实施相同垦复施肥等营林措施的毛竹纯林中,结合采取不同的竹林喷灌措施进行试验,对照分析竹林喷灌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能够有效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水平、改进林分结构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指导毛竹丰产林培育实践的目的。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连城县曲溪乡谢屋工区,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7℃,年均降水量1650~2100mm,干湿两季明显,4—6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50%左右,秋冬季节干燥多霜而少雨,海拔770~855m,土壤为黄红壤,全坡,立地质量等级Ⅱ级,毛竹纯林,经营类型为笋竹两用林。

3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3个小区[4],每个小区固定样地面积为400m2(20m×20m),为了避免土壤水分向下渗透对其他试验小区产生影响,所有试验样地尽量沿水平方向排列,分别采取处理A、处理B和处理C进行样地处理(见表1),每种处理方式3个重复。经过连续2年不同管理措施对比试验,试验过程中,适时伐除老、弱、病、死竹株,并于2017年9月下旬对样地毛竹林立竹量、胸径、新成竹数量、新成竹胸径等因子进行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技术[5],通过方差分析判断不同处理方式对调查因子存在的影响,以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进行多重比较[6]。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对毛竹林立竹量的影响 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别调查统计毛竹林立竹量见表2。

列方差分析表见表3。

因[F0.052,6]

对立竹量指标以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列表检验,以最小显著差数法列表检验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从毛竹林立竹量考察,处理A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处理A、处理B均与处理C的差异显著。

4.2 不同处理对毛竹林平均胸径的影响 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别调查统计毛竹林平均胸径数据见表5。

列方差分析表见表6。

因[F0.052,6]

对平均胸径指标以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列表检验,以最小显著差数法列表检验见表7。从表7可以看出,从毛竹林平均胸径考察,处理A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处理A与处理C的差异极显著,处理B与处理C差异显著。

4.3 不同处理对新成竹数量的影响 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别调查统计新成竹数量数量见表8。

方差分析见表9。

因F>[F0.012,6],故认为不同处理对新成竹数量在α=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呈极显著差异水平,对新成竹数指标以最小显著差数法检验,以最小显著差数法列表检验见表10。

从表10可以看出,从毛竹新成竹数量考察,处理A、处理B、处理C相互之间的差异极显著。

4.4 不同处理对新成竹胸径的影响 据不同处理方式分别调查统计毛竹林新成竹胸径见表11。

列方差分析表见表12。

因F>[F0.012,6],故认为不同处理对新成竹胸径的影响在α=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呈极显著差异水平,对新成竹胸径指标以最小显著差数法检验,以最小显著差数法列表检验见表13。从表13可以看出,从毛竹新成竹胸径指标考察,处理A、B均与处理C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A与处理B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5 小结与展望

5.1 结论 通过以上毛竹林喷灌试验研究,可以认为喷灌技术在毛竹丰产林培育过程中成效明显,能显著提高竹林生产力水平。(1)喷灌技术对毛竹林结构影响明显,对毛竹林立竹量、平均胸径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新成竹数量和新竹胸径的影响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不同的喷灌时间对毛竹林立竹量、平均胸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新成竹数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新成竹胸径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毛竹丰产林的培育需要实施垦复、施肥、灌溉、合理采伐等技术措施,才能获得持续高产,结合竹林垦复施肥,以每年9月10日至11月30日,上午7:00—10:00,喷灌2d间隔2d一轮换的喷灌方式能获得最好的竹林灌溉效果。

5.2 展望 本试验从2015年开始实施至今,连续试验时间仅2年,时间较短,试验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对毛竹林整体年龄结构、个体大小、整齐度、均匀度等因子的影响无法充分调查分析,目前仅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下一步,随着连续3年以上新竹留养试验的持续开展,关于喷灌技术对于调整毛竹林丰产结构因子方面的试验与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充分,对于指导毛竹林生产将更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志达.中国竹林培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郑郁善,洪伟.毛竹经营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3]周慧,胡志红.喷灌毛竹林技术应用与分析[J].民营科技,2011,11:146.

[4]杨金满.喷灌对毛竹冬笋生长的影响[J].技术开发,2010,24(6):121-122.

[5]陈华豪.林业应用数理统计[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88.

[6]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毛竹生长影响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毛竹护笋养竹技术探讨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