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瓜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5-28 10:59汪恭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岳西县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汪恭平

摘 要:该文介绍了岳西县瓜蒌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强化科技服务、培育龙头企业、建立风险保障、加强宣传推介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瓜蒌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岳西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6-0010-02

岳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水分江淮,地连吴楚,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辖24个乡镇,人口40.1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面积239800km2,平均海拔600m。该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瓜蒌产业是农民增收富家既传统又现代的项目。近几年,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有序合理调整,瓜蒌产业已成为岳西县的特色、生态高效农业。为摸清当地瓜蒌产业发展状况,促进特色产业有序、快速、健康发展,笔者对岳西县瓜蒌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

1 发展现状

1.1 市场前景广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瓜蒌是一种药用作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已成为一种药、食两用保健产品。特别是岳西的瓜蒌籽,因粒大、饱满、口感好,一直受到消费者青睐。2002年全县农民自发从潜山引种试种,因其比较效益好,投入产出比高,县农委和有关乡镇积极引导,使全县瓜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已超过潜山。中关乡结合产业转型,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瓜蒌发展。县农委聘请省农科院园艺所、植保所专家到瓜蒌生产重点乡镇进行技术培训、印发技术资料等,对瓜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全县种植瓜蒌1146hm2,农业产值5500万元;2016年种植瓜蒌1388hm2,农业产值8300万元;2017年种植瓜蒌1551hm2,预计农业产值可达9300万元以上。种植面积在66hm2以上的有来榜、和平、青天、中关、响肠、五河6个乡镇。大部分农户利用山塝田和荒田种植瓜蒌,增加了收入。通过几年的发展,瓜蒌已成为又一新兴特色农业。

1.2 大户不断涌现,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种植大户,如黄尾镇的蔡立文种植瓜蒌13hm2,头陀镇的方刚种植6hm2,响肠镇的陈帮彪种植瓜蒌5.5hm2。据统计,全县1hm2以上的种植户超过70户,1.5hm2以上的种植户有14户,4hm2以上的种植户有4户,这些大户率先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大户示范带动,推动了瓜蒌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地瓜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1.3 生产加工初具规模,产业链得以延伸 随着瓜蒌产业基地的不断扩张,催生了一批瓜蒌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全县现有瓜蒌专业合作社13家,生产加工企业5家,从事瓜蒌的生产种植、技术服务、收购与加工,延长了产业链。岳西县惠农瓜蒌专业合作社在瓜蒌生产中,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瓜蒌基地50hm2,开展瓜蒌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从事瓜蒌新品种选育及种苗脱毒组织培养,并注册了“皖蒌”品牌。岳西天泽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年加工销售“汪达”牌瓜蒌籽120t,产值600多万元。花墩晔光瓜蒌产业服务中心年加工销售“晔光”牌瓜蒌籽18t,产值90余万元。这些生产加工企业,通过自创品牌,自我营销,提升了岳西瓜蒌的知名度,促进了产业发展。2017年全县瓜蒌综合产值预计可达1.6亿元以上。

1.4 产业效益显著,群众发展积极性高 根据调查,以2017年为例,全县瓜蒌种植第一年投入约13500元/hm2(其中种苗投入4500元、铁丝3000元、尼龙网1200元、木桩1500元、肥料2250元、农药除草剂等1050元),第二、三年投入7500元/hm2。第一年产瓜蒌籽750kg/hm2,瓜蒌皮750kg/hm2,平均产值39000元/hm2。第二年产瓜蒌籽1275kg/hm2,瓜蒌皮1275kg/hm2,平均产值67500元/hm2,是种植瓜蒌收入最高的年份。第三年产瓜蒌籽1125kg/hm2,瓜蒌皮1125kg/hm2,平均产值58500元/hm2;产天花粉1350kg/hm2,产值17250元/hm2。三年平均瓜蒌产值60750元/hm2,扣除成本后,纯收益51000元/hm2。毛尖山乡王畈村杨大屋组杨森林户,2015年种植瓜蒌1.7hm2,产瓜蒌籽1500kg,单价40元/kg,产值12万元,产瓜蒌皮1500kg,单价12元/kg,产值1.8万元,纯收入达到66000元/hm2以上。还有部分农户在瓜蒌田中间作套种马铃薯、小白菜、四季豆、生姜等经济作物,平均多增收7500元/hm2以上,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混杂退化,病虫害难以控制 瓜蒌栽培时间短,没有选育出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没有规范化的苗木基地,也没有对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和改良,加上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小生态环境恶化,致使瓜蒌生理性病害增多,造成增加了投入却没有相应增加收入的局面,客观上打消了部分农户的发展积极性。瓜蒌种植几年后,大部分都会感染根结线虫病、炭疽病、蔓枯病等病虫害。虽然理论上有药剂可以防治,但在生产实践中效果不大。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实行水旱轮作,这样一来,来榜、和平、青天、中关、响肠、五河等规模较大的乡镇很难进一步发展,且已呈萎缩态势。

2.2 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服务程度不高 瓜农在初植密度、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等方面都处于粗放管理层面,也没有专职瓜蒌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大多都是边种植、边摸索,虽然也从省农科院聘请了专家教授来授课,但效果不明显,没有根本上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

2.3 自然灾害频发,抗风险能力不强 近些年,岳西县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对瓜蒌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如2015年6月份的连阴雨,2016年7月份的连续暴雨,2017年6月雨、7月干,造成瓜蒌落花落果,减产减收。

2.4 生产加工落后,产业化经营亟待提高 一是缺乏精深加工,大部分农户多以出售瓜蒌籽和瓜蒌皮为主要收入,只有天泽惠、来榜晔光等少数几家企业和合作社对瓜蒌籽进行炒制等初加工。二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生产企业实力不强,品牌不响,市场带动力不足。合作组织服务程度低,没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多为松散型组织,只起到一个中介和营销作用。

3 对策建议

3.1 加大政策扶持 近年来,岳西县政府出台了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奖补政策,对13.3hm2以上的瓜蒌种植大户给予以奖补,但扶持面过小。建议政府把瓜蒌作为一个特色产业来抓,出台扶持政策,给予资金支持,重点用于瓜蒌技术服务、规模生产经营、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来资金投资我县瓜蒌产业发展和精深加工项目,提高瓜蒌产业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

3.2 强化科技服务 目前,瓜农最缺乏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因此,要大力开展瓜蒌生产技术攻关,重点解决根结线虫、青枯病、蔓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手段。加强提纯复壮和品种改良工作,培育瓜蒌新品种,建立瓜蒌品种资源库。大力开展瓜蒌田花生、生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间作套种技术攻关,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瓜农收入。加强信息服务和科技培训力度,组织瓜蒌专家和种植能手开展科技培训,整体提升广大瓜农种植水平。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切实提高科技对瓜蒌产业的贡献率。

3.3 培育龙头企业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瓜蒌加工销售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引导种植大户、经纪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農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把松散的瓜农组织起来,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利用他们的生产、经营、购销优势为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生产、培训、收购、销售、信贷担保等,不仅能为农民提供一家一户做不到的服务,还能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鼓励合作社及大户进行土地流转,推进瓜蒌规模化经营。

3.4 建立风险保障 近几年来,岳西县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瓜蒌产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建议将其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引导专业合作社建立风险基金,对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市场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损失,及时做出适当补偿,以保护广大瓜农利益。

3.5 加强品牌培育推介 岳西县瓜蒌籽生产企业多以作坊式加工为主,企业营销能力有限,品牌知名度不高,辐射带动面窄。因此,要从岳西全局出发,整合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岳西瓜蒌籽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瓜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岳西县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用生态文明铺就发展之路——访安徽省岳西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程卫华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