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1例人巴贝虫病的诊断与鉴定

2018-05-28 03:4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疟原虫宁德市田鼠

,,,,

巴贝虫病(Babesiosis)是经蜱和输血传播的人兽共患血液寄生虫病,以发热、溶血、贫血、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田鼠巴贝虫是感染人类最常见的种类。1957年南斯拉夫报道了世界上首例人体巴贝虫病的确诊病例以来,全世界已报道了上百例人感染巴贝虫病例[1]。巴贝虫病在世界各地流行,死亡率高[2]。我国云南、内蒙、浙江、山东、台湾等地均有散在的病例报道[3]。本病例为福建省首次正式报道经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综合诊断的人巴贝虫病。通过对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高对人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及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流行病学资料 追问病史,患者出生及生长于城镇中,自诉家中无喂养猫狗等宠物,也无圈养猪、牛、马、羊等动物。2017年7月及8月曾分别前往广东深圳及湖南长沙两地大城市务工,9月中旬至福建宁德市霞浦县水门乡务工,其居住地为农村,且工作环境周边有大量灌木丛及树林,但患者否认有蜱叮咬史,且尚未采集到蜱虫。11月8日因外伤导致脾破裂在宁德市霞浦医院进行了脾切除手术,手术中有输血。11月28日康复出院。12月10日患者因“血红蛋白尿、发冷、发热”再次就诊于霞浦县医院,按“溶血性贫血”治疗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好转,12月16日转至宁德市医院就诊,以“发热待查”收住院,12月17日宁德市医院血检发现大量可疑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初步诊断为恶性疟,因暂时缺少抗疟药物,12月19日患者转院至福州市传染病院就诊。12月20日传染病院将患者血样送至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科进行检验。外周血涂片发现大量疑似恶性疟原虫环状体,但虫体形态有异。疟疾免疫学快速检测试剂结果:仅在“C”处出现红色反应线,表明样本为疟原虫阴性(图2)。

1.2 方法

1.2.1病原学检测 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外周血涂片用吉姆萨染液染色后镜检。

1.2.2免疫学检测 抽取外周血进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RDT)检测。

1.2.3分子生物学检测

1.2.3.1DNA提取 提取患者来自福州市传染病院就诊时抽取的第一次血样本的DNA,使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德国Qiagen公司),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2PCR过程 应用巴贝虫18S rRNA引物,上游引物:5′-AATACCCAA-TCCTGACACAGGG-3′;下游引物:5′-TTAAATACGA-ATGCCAAC-3′。PCR反应体系50μL:预混Tap酶25μL、10μmol/L上下游引物各2.0μL、DNA模板10μL、双蒸水8μL。PCR扩增条件:94 ℃ 5 min;94 ℃ 30 s,60℃40 s,72 ℃ 40 s,共35个循环;72 ℃ 5 min。取5μL扩增产物点样于1.5%琼脂糖,80V凝胶电泳45min,凝胶成像系统观察[8],将阳性扩增产物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1.2.3.3DNA序列分析 将测序获得的DNA序列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

2 结 果

2.1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结果显示WBC 22.47×109/L、N 50.1%、L 36.7%、RBC 2.17×1012/L、Hb 75g/L、HCT 22.5%。尿常规结果显示尿胆原1+、胆红素3+、尿蛋白3+。外周血涂片(图1):约有70%的红细胞被寄生,大多数受染的红细胞内含1~4个的环状体,形态与恶性疟原虫极为相似(箭头处),但无疟色素沉着,胞浆量少而稀薄。

2.2疟疾快速诊断试剂(RDT)检测 如图2显示仅在对照线处出现红色反应线,表明血样为疟原虫阴性。

2.3PCR扩增及序列比对 提取患者外周血液基因组DNA,用田鼠巴贝虫特异性引物扩增,获得约400 bp大小的扩增条带(图3),PCR产物送克隆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长度为412 bp的序列,经BLAST序列比对与田鼠巴贝虫(登录号: KX008036)的同源性为99%。

图1 虫体形态 (吉姆萨染液染色)Fig.1 Parasite morphology (giemsa’s staining)

图2 疟疾RDT检测结果Fig.2 Result of RDT about malaria

注:M:DNA标志物;1:田鼠巴贝虫阳性对照;2,3:患者的血样;4:空白对照图3 PCR检测结果Fig.3 Result of PCR

3 讨 论

本病例为福建省首次正式报道的经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综合诊断的人田鼠巴贝虫病。患者出现无规律的发热、血红蛋白尿及溶血性贫血等症状;血涂片镜检可见约70%的红细胞内寄生了1~4个似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的虫体;用田鼠巴贝虫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到阳性条带,经过BLAST序列比对与田鼠巴贝虫的同源性为99%。故可确诊为人巴贝虫病。

感染巴贝虫后可表现为症状不典型,或为致死性感染[4]。脾切除及免疫缺陷者为巴贝虫病的高危人群,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在接受脾脏切除手术、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或罹患恶性疾病的情况下会恶化为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巴贝虫感染。巴贝虫病的传播途径除了蜱叮咬外,输血感染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无症状感染者可能通过输血无意识的将巴贝虫传染给受血者,受血者往往此时已经存在免疫低下或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输血后引起巴贝虫感染的后果往往更为严重。因此在防止经蜱传播的同时,也要注意输血的安全。本例患者曾因外伤进行脾切除手术时予以输血,其否认有蜱虫叮咬史,在其工作及暂时居住地目前也尚未捕获蜱虫,因此输血感染巴贝虫病的可能性较大,但其受血血源暂时无法追踪检测。所以要注意检测隐性感染人群,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并对其及时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他们作为供血者导致受血者被感染的机率。

福建省部分地区鼠类(尤其是野鼠)存在田鼠巴贝虫感染,是巴贝虫病的自然疫源地[5]。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发展,人群与野鼠接触的机会也逐渐增加,被蜱虫叮咬的概率也加大。同时福建省外出非洲务工及旅游的人口在逐年增多,非洲是疟疾的高发区,由于巴贝虫与疟原虫的形态及其引起的临床症状相似[6],尤其在低度感染和混合感染情况下,巴贝虫病与疟疾不易区分,极易发生误诊,本病例在福建省宁德市医院就曾被诊断为恶性疟。因此还需加强对疟疾流行区回归人员巴贝虫病的检测,减少漏诊和误诊。医务人员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凡是有近期输血史、脾切除史以及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区且血涂片检查发现有独特的虫体特征(三联体型或马耳他十字形)者应考虑感染巴贝虫病的可能,对有蜱咬史或脾肿大以及轻度黄疸、脾脏切除的人也应疑为本病[7]。

巴贝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由于国内巴贝虫病病例报道有限,国内报道的巴贝虫病人均为被动发现的病例,巴贝西虫病在临床上还未被医生充分认识和关注,经常导致误诊和漏诊,因此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参考文献:

[1] 姚立农,阮卫,曾长佑,等.1例人感染巴贝虫的诊断与病原体鉴定[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2):118-121.

[2] 刘增加,罗芳.西北地区重要医学动物与疾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5.

[3] 李孟英,彭恒,陈要朋,等.田鼠巴贝虫病的诊治及文献复习[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4,8(3):28-30.DOI:10.3877/cma.j.issn.1674-1358. 2014. 04. 007

[4] Wormser GP, Lombardo G, Silverblatt F,et al. Babesiosis as a cause of fever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 splenectomy[J].Am Surg, 2011, 77(3):345-347.

[5] 肖方震,彭秀卿,徐国英,等.福建省部分地区鼠类巴贝虫感染调查与基因鉴定[J].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35(1):63-67.

[6] 李世荣,王红,齐文杰.人巴贝西虫病研究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33(10):1033-1034. DOI: 10.3969 /j.issn.1671-4695.2015.23.030

[7] Johnson ST,Cable RG,Tonnetti L,et al. Seroprevalence ofBabesiamicrotiin blood donors fromBabesia-endemic area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2000 through 2007[J].Transfusion, 2009, 49(12):2574-2582. DOI: 10.1111/j.1537-2995.2009.02430.x

[8] Armstrong PM, Katavolos P, Caporale DA, et al. Diversity ofBabesiainfecting deer ticks (Ixodesdammini) [J].Am J Trop Med Hyg, 1998, 58(6): 739-742.

猜你喜欢
疟原虫宁德市田鼠
同享好时光
田鼠寻亲记
小田鼠过冬
研究揭示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机理
疟原虫可“潜伏”血液数月
宁德市妇联举办“传承好家风·建设新宁德”主题活动
和田鼠小弟一样
河南省首例输入性诺氏疟的诊断和分析
类人猴疟原虫:另一种可能感染人类的灵长类疟疾病原
小田鼠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