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地区泥石流沟发育地质环境初探

2018-05-27 18:07徐江付丽戎海霞陈萍
西藏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南地区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

徐江 付丽 戎海霞 陈萍

(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巴河发电公司,西藏 林芝 860000)

1 地形地貌条件

1.1 自然地理条件

藏东南地区就是一系列的巨大山系如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与一些河流如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易贡藏布、尼洋河以及一些河谷盆地的组合体,平均海拔在3200m左右,主要包括林芝地区以及昌都的部分区域,文章研究的主要区域为林芝地区,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地理坐标为北纬94°25″,东经 29°59″。研究区面积约为 11.7 万 km2,总人口14万左右。

1.2 地形地貌特征

研究区位于西藏东南部区域,自东向西横跨林芝、波密、察隅三个县,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三大山系构成研究区内的峡谷沟壑纵深。尼洋河、雅鲁藏布江深切蜿蜒其中,因此该区域水流湍急、落差大、水量丰富、动能大,沿线山体破碎、周边地形复杂多变、地貌切割密度大、风化强烈。研究区最低海拔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县的巴昔卡仅为155m,最高海拔在喜马拉雅山东端米林与墨脱两县交界的南迎巴瓦峰高达7782m,具有7627m的世界级的高差[1],拥有典型的高山地貌、高山峡谷地貌、高山宽谷河盆地貌等三个地貌单元。

2 地层岩性

区域岩层发育复杂多变,拥有上古生界到第四系的一系列地层,尤其是中元古界地层分布最为广泛[2]。表1是该区域地层表。

图1 区域地层岩性图

3 地质构造与地震

3.1 地质构造

研究区域处于三江断裂带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应力缓冲地带。此处新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喜马拉雅山造山活动的大量发生造成此区域地表隆升和剥蚀速率过快,经历和记录了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以及碰撞后内汇聚阶段的伸展、走滑、隆升、逆冲、熔融、变质和雅鲁藏布江的生成、俯冲、闭合等地质作用,因此区域内褶皱和断裂发育较多。

表1 研究区地层表

表2 研究区地质构造表

3.2 地震作用

地震是地壳内部应力释放的主要方式。在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的发生常常引起山体内部粘滞力、摩擦阻力、剪切力的减弱从而导致块体崩塌,堆聚大量的固体物源为泥石流、滑坡等二次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先决条件。更严重的是若地震引起的二次灾害如泥石流冲入河道引起堵塞形成堰塞湖,在合适条件下如降雨增多、流量变大等可能产生堰塞湖溃决造成更严重的危害。研究区位于喜马拉雅山构造断裂带,新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地震引发泥石流等二次灾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藏东南地区是中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研究区内从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这60年间共发生地震391次,基本都是四级以上地震,从1995年开始到2011年这十几年之间发生的三级以上地震多达396次,由此可看出波密地区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表3 1980年至1996年林芝-波密地区4.0≤Ms≤5.9的地震目录

4 气象和水文

4.1 气候条件

研究区面积大约为11.7万km2,气候条件复杂多变,多种气候带并存,拥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

4.2 水文条件

高原半干旱气候等,由于研究区域受到印度洋暖湿季风以及喜马拉雅山的水汽阻隔的综合作用,夏季温度20℃左右且降雨较多,但大多数为夜雨,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左右,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约为2000h左右,紫外线辐射大,冬季温和少雨,天气干燥,日照时间短。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年降雨量最高可达1000mm左右,最低也可达到400mm左右,因此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有力的水源动力条件。

尼洋河经八一镇、米林、派镇蜿蜒流入雅鲁藏布江,而雅鲁藏布江由东向西经过米林、郎县,蜿蜒曲折大约200km,研究区内河流众多,高差大,水量丰沛,水流湍急,并且河流两岸坡降大、岩石破碎、风化强烈,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物源条件。

5 人类活动特征

20世纪,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了加快西藏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在西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现今的十三五计划,国家拟投资上千亿元来加快西藏本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修建了大量的基础民生工程、水电站、公路、桥梁、建筑等大量现代化的建筑物如藏木、多布电站及拉林高等级公路等,但是这些建筑物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人为自然灾害。因此,对于在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好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同时做好生态保护工作,采取措施防止山体崩塌、固体物质的大量堆积等,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6 结论

通过藏东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气象条件和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特征这五个方面的介绍反映了藏东南地区泥石流灾害孕育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背景特征。

藏东南地区地处多种断裂带。因此,地层岩性复杂多变、地质构造多样、新构造地质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山体岩石破裂,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物源条件。

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若协调不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易人为的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自然地质灾害。

[1]巴桑顿珠.西藏林芝地区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川藏公路105道班至普郎兵站段在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江苏:南京林业大学,2004.

[2]王磊.雅鲁藏布江加查—米林段冰川泥石流形成条件与活动特征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3]陈国玉.喜马拉雅山中部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4]王高峰.基于遥感技术的西藏雅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源地特征分析[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2011.

[5]陈宇棠.喜马拉雅山冰湖溃决型泥石流灾害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

[6]王培清,郭进军.藏东南山体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西藏大学学报,2006,21(1).

猜你喜欢
东南地区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
第18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一)
第16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陈维山
第17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8年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回顾与展望
流浪狗登顶喜马拉雅山
第15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GDP数据空间化估算与分析
中国与孟加拉国在雅鲁藏布江河流治理中的合作与问题探究
西藏喜马拉雅山东南麓禁猎后的弓箭使用方式——以陈塘夏尔巴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