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钥匙和铁棒”导写及示例

2018-05-26 02:07邢照允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荆轲疟疾寓言

邢照允

【真題再现】

一把坚固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其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题目自拟。

【审题提示】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话,常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来揭示事物的丰富内涵。对寓言这类隐喻性材料,应吃透其寓意。解读出寓意,并“置换”成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这则寓言对比鲜明,含义深刻,启迪心灵。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锁”可以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可以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审题立意要紧扣材料的关键句——“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从“钥匙”的角度立意:1、深入了解才能把事情做好;2、把握关键,从“心”开始。从“铁棒”的角度立意:蛮干不如巧干。从整个寓言故事立意:做事情要讲究科学方法。

【优秀例文一】

深入了解 彼岸花开

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中学高三(17)班 李婉华

钥匙可以轻松地打开锁,而铁棒费了很大力气也打不开。这是因为钥匙了解锁的内部结构,掌握了开锁的有效方法。人亦是如此,只有深入了解事物,遵循规律,才能办好事情,提高效率。

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像铁棒一样的人,做事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无法解决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知之甚少,对矛盾缺乏了解。盲目去做,事倍功半,甚至越做越糟。深入了解,找准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深入了解,直面矛盾,明察规律,才能有出彩的人生。庖丁长期实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对牛的全身结构了如指掌,解牛时才会游刃有余,轻而易举。曹刿深谙“夫战,勇气也”的道理,指挥作战时“惧有伏焉”,仍然深入了解敌情,“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待“视其辙乱,望其旗靡”之时,才下令追击敌人,最终克敌制胜。郭橐驼是种树能手,“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这是因为郭橐驼深入了解树的生长规律,把握了种树的方法,“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经验告诉我们,深入了解,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才能走上成功的康庄大道。

深入了解,潜心研究,努力实践,才能铸造事业的辉煌。大禹深入实地,勘探地形,了解灾情,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因势利导,发明了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大禹躬亲劳作,手执工具,与民众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历时13年,终于根治水患,完成了治水大业。屠呦呦因研制出青蒿素对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当被任命为研究疟疾药物的课题组组长时,屠呦呦与她的团队深入了解疟疾的致病机理,深入了解几百种中草药的药性,最终发现青蒿素能有效治疗疟疾,救数千万人于疟疾的苦海中。深入了解,反复实践,追本溯源,定会柳暗花明,真正解决问题。

深入了解,倾注感情,耐心工作,才能把好事做好。家长爱孩子,无微不至,为何孩子往往不理解,由此产生深深的“代沟”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家长没有真正走近孩子,不会俯身倾听,不了解孩子的心。严慈相济,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消除隔膜。精准扶贫就是谁贫困就扶持谁,而要推进精准扶贫,必须以精准识别为前提。必须深入了解,调查研究,真正弄清楚“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怎样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如何”等问题。深入了解,精准帮扶,打通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好政策温暖人心。

深入了解我们身边的事物,不能熟视无睹;努力把握客观规律,积极探索。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事半功倍。我们的学习亦是如此。老师经常提醒我们要看清题目,读懂题意,弄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其实,这正是要求我们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把握关键,找到解题的“金钥匙”。

以了解为舟楫,横渡问题之河,你定会发现,彼岸草丰水美,风细柳斜,花开正好。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的内核立意,主旨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能结合现实生活讲道理,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优秀例文二】

蛮干不如巧干

安徽省界首市第一中学高三(17)班 王苗苗

相同的一把锁,铁棒费了好大力气也打不开,而钥匙却能轻而易举地打开它。铁棒只会用大力,只会蛮干,而没有掌握技巧。其实,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能光靠蛮劲,要会开动脑筋找窍门,因为蛮干不如巧干。

冰雪覆盖,天寒地冷,我们需要熊熊炉火来取暖;黑暗无边,长夜漫漫,我们需要点点灯光来照明;前途茫茫,不知所措,我们需要一个路标来指引。同样,面临困境,不易探索,我们需要一种巧妙的方法来突围。

南风效应也叫“温暖法则”,来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故事中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先来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残暴的北风终究不如和煦的南风,毕竟蛮干不如巧干。“劈柴不照纹,累死砍柴人”,这句谚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蛮干不如巧干,做事要讲究方法。“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礼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小国使臣烛之武如是说。面对大国君主,烛之武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能智退秦师,是因为烛之武有出色的外交才能,处处为秦着想,充分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这是瓦解敌人最巧妙的方法。倘若与强秦武力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荆轲刺秦王以悲剧而告终,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其诗《咏荆轲》里说:“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柳宗元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是“勇且愚”,应该有其道理。对秦王采取暗杀等恐怖手段,不能不说是一种愚蠢而又危险的行为。因为这样做无论如何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只能是愚昧盲动之举。

蛮干不如巧干,做事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善于借助外物,成就自我。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曹冲借浮力,称出大象的重量。物善于借助外物,发展自我。葡萄藤借助木条,盘旋而上,沐浴阳光;蒲公英借助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鲲鹏借风力以升万里,飞至南海;候鸟借气流以结队飞行,南北迁徙。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物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合适的支点配合一根杠杆,能让我们“四两拨千斤”。

巧干是聪明睿智的表现,遇到问题只是硬碰硬,只会蛮干而不知想办法施巧计,最终难达目的。法国科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让我们铭记教诲,做事采用巧妙的方法,摒弃蛮干,以提高效率,铸造辉煌。

【点评】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对比鲜明,论证有力。恰当引用名言警句,强化论证效果。语句生动流畅,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

猜你喜欢
荆轲疟疾寓言
疟疾,不再是非洲的“地方病”
时装寓言
某些自制汤或可对抗疟疾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文言实词小课堂
荆轲刺秦王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输入性疟疾
荆轲之死
荆轲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