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
一、安排适合的、有趣的预习设计
1. 小组整合趣味多。针对教材中一些有趣的,但相对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又较远的文本来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整理的方法,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都是主人翁,主动去搜集资料,了解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摘录、汇报。比如,四年级的《变色龙》一文,它是科学小品的体裁。在预习时就可以分小组进行布置,每组4人,分别从“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变色龙捕食的爱好是什么;变色龙的眼睛、舌头有什么特点,给它的生存带来了什么好处;变色龙对生存条件有哪些要求”四方面分别搜集资料。大家在完成预习之后,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说不定有新的问题产生,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上课时自然会更加积极表达,更会“上下求索找答案”。教材中还有一些特色文本,比如《负荆请罪》这样的舞台剧。文本的内容简单,以剧本的形式出现。课前安排小组内进行排练,根据文本中人物说话的神情、动作来演一演。小组内的成员个个有角色,人人参与,互相指导,互相帮助。不但了解了剧本的特点,熟悉甚至背诵了课文内容,而且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出了廉颇的昏庸与认错时的诚恳,以及蔺相如的宽容大度。课堂交给有着预习习惯的学生,老师只做观众,及时地进行总结即可。同学们喜欢,老师轻松,课堂目标抓得牢,重点突出,课堂的效率自然提高。所以,根据文本的特点,组织学生课前进行小组合作整理式预习,不再是枯燥的一个人奋斗,而是共同参与,变得妙趣横生。
2. 读出一片新天地。预习中的“读”主要是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是否能够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得以碰撞并升华?所以,在布置预习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以及不同文本进行安排。
首先,注意学生差异,分层设计预习。老师们都明白,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的能力上是有一定差异的。能力好、基础好的学生能自觉运用学到的预习方法,按照目标去预习字词句,课文基本一次就能读通顺,再读就能有见解,甚至可以对文中的人物谈看法;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读书就磕磕绊绊,生字不会、不懂,文章的段落分不准,主要内容概括不出来。根据这个差异情况,千万不能用“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而应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预习目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借助工具书,学会本文的生字词,把课文读通,不读错。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要求:理解文章的层次,概括内容,想象意境,与人物进行对话,还可以让学生们尝试寻找文中的“语用点”。这样的思考题实际上是结合训练重点,掌握文章的主次。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安排预习,能使好学生够得更高,后进生“摘得到”,提高他们的自学积极性,努力帮助能力差的学生完成第一层的预习目标,逐步增加第二层的预习,尽快缩短差距。
其次,不动笔墨不预习。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文本时往往是片面的,不能关注它们的内在联系,更不能发掘藏在文本中的语用知识点。教师在布置预习工作时,尽可能有意识地安排在读课文时体会一篇文章中词、句、段、篇与中心内容之间的联系。学生在预习时,采取边读边画、边读边批、边读边写的方法来理清文章的脉络。画层次、画重点,读了一段如果看不出层次,抓不住要点,那就没有读进去,要再读几遍;“批”,是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这段话或者这组词的旁边,在听课过程中进行验证;而“写”,则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优美词句摘录在笔记本中。长期如此预习课文,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升,以至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課前预习贵在疑
如果不安排学生预习,直接进行课堂讲读分析,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是“听众”,一些后进生更是来不及思考,优等生却早已举手发言,正确的答案也成了填鸭式的公布结果。课前预习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能让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学生做到每个人对文本中的知识心中有数,课堂上也就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从心理学角度说,预习过程中发现疑难点,从而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一个兴奋中心,即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状态,这种注意状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指引着学生的思维活动转向对疑难问题的解决,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巨大的作用。
根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布置课前预习,让他们基本上理解了文本之后,对文章更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产生探究的冲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真正将课堂上“老师讲”变为“学生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语文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