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
摘要: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写"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如何通过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尝试三步走:一是铺垫准备积素材;二是研读例文明写法;三是写评改誊合规矩。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材;写法;规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89-01
1.铺垫准备积素材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苦于没有什么可写,脑子里空空的。基于此,作文指导,一定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具体内容从哪里来?要靠平时多观察体验,取得直接经验,也要靠平时多读书看报,取得间接经验。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还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读书看报,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读书看报,可以间接地看到许多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学到许多未曾学到的知识,而且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感情,丰富了语言,这些都是作文必不可少的准备。平时学生在观察生活和大量阅读中,勤于思考,有新的发现,有新的感受,产生一些值得告诉别人的想法,这些常常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勤动笔及时记下自己的所得所感,既是积累材料的好方法,又可使写的能力得到锻炼。在作文时我们可创设相似的情境,激活学生尘封于心中的记忆,促使他们迅速地把命题转化为强烈的表述冲动,使其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总之,作文教学应在学生课前对写作材料有所储备、对事物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开始。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你喜爱的一种植物,在一个春光烂漫的日子里,我组织学生来到村边的杨树林,让学生仔细地看一看白杨树,抱一抱树干,摸一摸叶片,闻一闻树香,切身感受一下历经沧桑傲然挺立的大白杨。从中我提示学生:白杨树的干、枝、叶是个什么样,由此你想到了什么?如此观察后,我再出示本次作文要求。学生一看,立刻就想到村边熟悉的大白杨,都有说不尽的话,真是文如泉涌,一泻千里。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动笔。由此可见,只要学生掌握了丰富的材料,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2.研读例文明写法
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还应让学生学会怎样写,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斟酌例文中,领悟那些普遍的带有规律性的表达技巧。古人主张作文要"先规矩而后巧"是很有道理的。这"规矩"就是为文的基本方法,小学作文尚在学文的起步阶段,给以一定的方法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根本性的常识、常规,他们的作文才能从"有格"走向"破格",从模仿走向创新。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在写作前让学生阅读一篇例文,这篇例文来自同年级学生的习作,因而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写作方法切合实际,适合学生借鉴。比如苏教版语文四(上)习作二,要求写一写自己的长处。我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口头作文。有的同学只是三言两语地叙述了自己的优点,接着介绍自己的缺点。有的同学说的题目是《我的本领》,却描述了自己与好朋友踢足球的情景,丝毫听不出自己的球艺如何高超。总之,较多学生不会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来表现自己的长处。于是我让学生仔细阅读例文《我真棒》,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奥秘:小作者通过自己把圆滚滚、滑溜溜的大西瓜搬回家的事情,真实地表现了自己 "有力气",从而感悟用具体事例展示自己优点的写法。后来我在批阅时,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有了可喜的进步,他们有意识地尽力地用具体事例表现自己的优点。通过阅读例文,学生领会了本次习作的要领,学到了如何观察、分析事物,如何布局谋篇,如何刻画人物,如何叙述事件等基本的表达要领。我们借助例文指导习作,重在学习例文的表现形式,力求把作文写规范。
3.写评改誊合规矩
至此,可让学生动笔试写初稿。完成后再让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围绕本次习作要求和重点进行评议。我让写得优秀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并加以评析和赞扬。我们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成年人的语言习惯去看学生的作文。学生在练习作文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我们要满腔热情地表扬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这有利于保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如在描写人物时,学生只要能有意识地写出人物说的话就值得称赞,先不追求个性化的语言,一步步来,保持住兴趣比什么都重要。再如写读后感,很多學生往往大篇幅叙述书中的内容,仅在结尾处有三言两语的感想,这与读后感的要求相差甚远。但这几句议论是他们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闪耀着独立思考的光芒。我都给予表扬,并指出:要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认识会更深刻。这使同学们深受启发,也让朗读者尝到了成功的欢乐。
我提醒同学还要注意常规要求:书写工整,分段表述,行款正确,会用标点。然后让学生带着讲评中的收获,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最后誊在习作本上。
参考文献:
[1] 周占江.谈谈改进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J].学周刊.2016(23)
[2] 王惠芳.让作文教学尽显育人风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