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优秀历史文明的积淀,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它具有历史传承性。公文处理工作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获取文化精髓,汲取营养,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辩证思考,积极处理问题,更好地开展公文处理工作。
【关键词】公文处理;国学思维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就需要深入挖掘国学价值,用发展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运用它。国学思想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因此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内涵,即使在现代社会,其中很多思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国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谈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的“文章”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波及四方,影响后世。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公文是行政系统的枢纽、关键,具有调控社会、组织的功能。由此可见,公文在管理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公文是管理的利器,其内容承载着国家颁布的最新政策、各方面工作的最新进展、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本文主要从国学经典中探寻有助于公文处理的思想,包括舍与得的智慧、张与驰的节奏、变与常的交织、粗与细的结合等。
一、舍与得的智慧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出自于《易经》,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舍与得本是一对矛盾两个方面。佛教教义里有一条关于舍得的解释:“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舍得”最早出自《了凡四训》。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舍得”二字在我国的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佛学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看来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在公文处理中,也需要这种智慧和态度。首先,发文要有取舍。公文的发布一定要有所取舍,一定要言之有物,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从严控制,要分清楚公文与一般文章的不同,不能事无巨细地发布公文。任何一份公文都要有它特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某一件事、某一方面的工作问题,或为了指导某些工作或活动的开展,都有它特定的针对性,切不可乱发文。要根据实际需要,明确发文的目的,再行发文。其次,公文修改过程中更是要有所取舍。文章不厌百回改,写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落笔变成。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等发布和传达方针、政策,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工具,为了保证公文的质量、发挥公文的工具性功能,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公文的修改。公文的语言提倡准确、简洁、庄重、朴实、得体,反对说假话、空话、套话、废话。因此,在修改过程中,要修改不准确的语句,要删去多余的词句,要删除主观化、渲染化的词语。
二、张与驰的节奏
《礼记·杂记下》有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张,指的是拉紧,弛,指的是松弛。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就要让人民有劳有逸,劳逸结合,生活有节奏地进行。在日常公文处理工作中更是要把握好有张有弛,张驰结合的节奏。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在这里强调了“高效”,高效是指效能高、效力大,在相同的时间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这就要求在公文处理工作中一定要提高效率。
公文处理包含起草、调研、审核、协调、论证、听证、送审、审签、印制、传递、传达、管理、归档等,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公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我们从事公文工作的人员要讲究时效,做到用时最少、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快速果断地处理公文,切记一拖再拖。对于时效性强的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办理。公文处理中,各种文件、信息的传达要求往往需要瞬间到达,办事不及时会贻误大事,需要紧张的节奏去完成。比如,有的公文一定要第一时间进行传达,交由相关领导和部门阅处,绝不能因为未能及时处理耽误工作;对于督查督办的公文,一定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保证各项工作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迅速,注重效率一定是在符合规范、质量达标的前提下进行,正所谓“欲速则不达”“事缓从恒,事急从权;事缓则圆,事急则乱。”有些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暂缓一段时间,也许就能够圆满解决,一定不能单纯追求快,一定要把握好一张一弛的节奏,张弛有致,才能应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三、变与常的交织
所谓文化之“变”,就是文化发展的变革性、阶段性,文化随着生产力及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变化;而文化之“常”,就是文化发展的继承性、连续性。中国文化的进程既有“常”亦有“变”。在孔子的思想中已有所表述。如《论语·为政》记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里的“因”就是相因继承,可谓中国文化之“常”;而“损益”就是减损和增益,可谓中国文化之“变”。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变”与“常”的发展史,中华文明一方面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在进行着不断的变革,与时俱进,唯有此中国文化才千百年来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源远流长。
公文作为一种典型的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与中国文化一样,既遵循着对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连续性,又包含着对古代思想的发展与变革。
古代的公文尽管与现代的表现形式已经有很大的差异,但都通过公文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从文体上看,制、诏、策(册)、戒、敕、旨、谕等是皇帝在政务活动中颁布的,相当于现在的意见、方案、决定等;文武百官向皇帝上奏的文书主要有奏、章、表、议等,类似于现在的报告、请示及调研文章等。现代公文继承和借鉴了古代公文质朴精练的语言特点、严谨实用的文风和逻辑明晰的行文方式等。如贾谊的《过秦论》仅用18个字“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便将秦统一六国的史实叙述完毕,其中“灭”
“并”“兼”三个动词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又如刘邦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只用10个字就将简单的三条带有法律意义的入关主张公诸天下,语言直白朗朗上口。现代公文从这些前辈经典的文章中找寻到行文的利器。
但是,现代公文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与古代公文相比,也在不断地变革。古代公文非常讲究文采,因为行文者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就必须要通过说理或抒情来说服自己的上级或者皇帝,封建社会是人治而非法治,这是古代公文中讲究文采的重要原因。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是古代公文中“以情动人”的典范之作,前者语言生动感人又不乏精当的说理分析,把利害关系展现在后主眼前,寓说教于精彩的语言之中,这样的公文必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者也是以情动人,通过记叙和抒情结合的方式,把自己心酸的经历表达出来,又展现了自己一片孝心,着实感人,君主也被感动,答应了李密的请求。现代公文的格式是法定的,公文的目的非常实用,也越来越追求平实和效率,对文采的重视相对较少。现代公文语言要求精确、简练、质朴,多使用中性的、白描的词汇,往往不需要引申和发挥。
四、粗与细的结合
“细节决定成败”,许多人均信奉这条理论,但笔者却不以为然。其实,就关注细节本身而言,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把關注细节置于不同的环境或者场合中,那就得另当别论了。公文工作者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把握好“粗”
“细”之间的转化,既不能忽略细节,又不能一味的拘泥于细枝末节,保证工作高效完成。
正确运用管理哲学中的“粗”与“细”法则尤为重要。首先,大方向上要粗线条的把握,写作提纲要粗线条的编纂,领导的意图要大略的体会,这些决不能过细,否则就会影响下一步工作。其次,公文工作者还要在很多方面注重细节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把因自身原因引发的工作失误和偏差降到最低,既“细”的方面。比如公文语言的修改,格式的模式,程序的各个环节都容不得有半点闪失。做好每次工作是
“粗”,做好每项工作的细节是“细”无以细流不能成江海,小事要当大事抓。“粗”决定思想,“细”决定成败。公文处理的完整过程应该是粗与细的结合,力求粗细得当。
【参考文献】
[1]陶磊.论古代公文对现代公文的思维借鉴意义[J].办公室业务,2013(08):200-201.
[2]李霞.浅谈办公室工作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J].管理科学,2013(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