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满富,王淑娟,崔胜利
地方本科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积极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构建以应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地方高校隶属地方,由地方财政支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人才培养定位是为地方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所以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以“根植行业,强化实践,服务社会”为指导,坚持“本土化与先行性”相结合原则,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本土化”体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即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接地气;“先行性”体现在灵活利用地方高校转型的先行政策,大力推进专业建设及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适度超前推进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能力为先,重视实践和实训,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实践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全程化。实践课程内容体现渐进性,实践学习形式多样化,实践能力培养个性化。从学生入学开始制定大学全学程的实践训练计划,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多种渠道巩固和检验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必须坚持“职业规划、职业素养培养并重”的原则,根据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认知水平,结合专业教育,确定不同阶段职业规划的内容,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意识,培养学生识业、通业、乐业的精神,结合“本土化”教育,使学生更加了解地方、热爱地方、从而树立服务地方的观念。
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转化、具体应用能力以及创业创新精神与良好的职业素养[2]。根据知识、能力、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是基于对专业培养目标、行业需要、职业要求进行广泛调研,对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综合研究基础上构建起来的。理论教学突出“少而精”,对课程进行取舍与创新,有机整合,加强课程群建设,使课程之间有效衔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两大理论教学平台,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专业基础,提高综合素养。通识平台由“道德素质+专业普适+素质拓展”三个模块组成。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三个理论模块组成,详见图1。专业方向课程采用模块化设置,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图1 唐山师范学院理论教学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其培养目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环节,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的一类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就是实践教学体系[3,p98]。坚持贯通性、有序性、开放性和高效性四个原则,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教师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践“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内容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实验教学、专业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详见图2。
1. 基础实践
基础实践是基于通识教育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能力训练、学科基础技能训练。通过基础实践使学生掌握后续学习和就业的基本实践技能。
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基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而设计的实践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和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组成。基础性实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和验证,来获得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旨在让学生自行综合和设计试验的条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以期获得对理论学习的补充和提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专业实习包括专业实习、见习、艺术实践、野外实习、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是通过预先设定的课题或项目,运用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技术手段而展开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专业特点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协作意识和专业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对接的有效途径。
图2 唐山师范学院实践教学体系
3. 教师技能实践
教师技能实践是针对师范专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和教师基本技能。教师基本技能包括教师教育技能训练(书写基本功训练、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微格教学和教师教育技能考核,完成以上三个环节目标任务,学生方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专业实习(顶岗实习)。
4.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是利用寒暑假和其他非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专业调查、社会咨询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生培养的终端,是对学生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全面检验。毕业论文(设计)使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系统化,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是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科技文化创新,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应用技能。
美国教育家毕比(Dr. Beeby)说:“教育的质量是教师质量的反映。”国外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强调,如果希望教师能够讲授融和了学科知识的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能力的课程,那么他们自己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应具有“三实”特色(即实用、实践、求实)、“双师”能力和“融合”素质,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之间紧密联系的主力纽带[4]。要使学生走向社会,教师必须先走向企业、社会,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强化实践教学的关键。在制度层面,一是建立教师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参与企业实践性课题研究等长效机制。实行“教师、学生共同实习”制度。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教师的挂职和实习使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并深入了解相关业务领域,提高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二是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
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中最缺乏的就是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企业的参与[5]。引进企业教师为学生讲授模块课程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请进来”是指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精通生产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既可以节约师资,又提升了教学质量,符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产业课堂是学校与企业、社会、政府等合作的开放学习平台,由学校在大量调研基础之上开设课程,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聘任来自行业、企业,精通生产操作技术、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担任兼职教师,采取以考查学生培养能力为主的多形式考核。产业课堂为学生的选修模块课程,学生通过对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任一模块中的课程修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产业课堂)以上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进入专业实习,即行业实践。产业课堂的学习和训练大大缩小了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需要的距离,进入行业不再需要“预热”期。
学生实习是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实行学校和企业双向指导、双向动态管理和双向评价与考核。学校与企业随时沟通和反馈学生实习状况,及时总结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和改进措施,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实习结束,学生与企业进行就业双向选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拓展,在理论教学层面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了解地方、热爱地方、从而树立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实践层面,由单一操作技能为主的教育拓展为文化、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由静态实践技能传授教育拓展为动态的实践激发教育,突出案例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关注行业趋势。在实践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建立复合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将课堂的课程教学、实验室的模拟实践教学、实践基地的顶岗实践教学有效地整合,使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在实践训练中,教师要加强现场辅导,一对一的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增加学生的操作训练。聘请行业专业人员、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加强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先期模拟实践教学过程中穿插企业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打造精品实习基地,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由教学质量目标、质量标准、组织保障、资源保障、质量监控、质量激励和基础设施等七大系统组成的质量保障系统。确立以校长办公会为主体的教学决策系统;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长和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长及教务管理人员、各系主任(院长)、教学副主任(副院长)及教学管理人员、专业群及课程群建设团队等为主体的教学组织系统;以校、系(院、部)两级教学督导委员为主体的教学督导系统;以校、系(院、部)两级督导委员、领导干部、学生信息员等为主体的教学信息收集系统;以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为主体的教学信息反馈与调控系统;以人事处、财务处、教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图书馆和后勤规划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为主体的教学条件保障系统;以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各教学单位等部门为主体的宣传教育系统;以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各类专家组等为主体的仲裁系统。八位一体的质量监控系统有效地保障教学质量。
建立立体化、科学化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形成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四元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详见图3,以不断检验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达成度,针对评价结果和行业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和优化。
图3 唐山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评价由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评价、理论与实践教学硬件评价、教学内容组织实施评价、教师综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组成。理论与实践教学环境是指学校育人环境;理论与实践教学硬件是指学校为人才培养所能提供的各项基础保障设施和为学生发展所提供的硬件设施;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教师综合评价是教师对教与学的反思与总结;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反思“学”的过程,并针对教师的“教”及教学实施与管理进行评价。社会评价可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及毕业生的社会反响。毕业生评价则是不可量化的指标,是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适用性的评价和对学校培养质量的自我感知和判断。用人单位评价包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精神、业务能力和发展潜能的评价,是对学生乐业、从业、通业及发展潜能等综合素养的全面评价和人才培养体系与培养质量的全面检验。
[1] 王荣德.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02-106.
[2] 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4-56.
[3] 马开剑.大学教学论基础.[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98.
[4] 丁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透视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95-97.
[5] 孙建华.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6):169-171,18.
(责任编辑、校对:刘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