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25 06:07高荣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高荣

摘要:根据目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就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文章引入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团队滚动培养、引入企业的敏捷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和创新创业相结合以及项目孵化器四种方式,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其就业质量。

关键词:创新创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敏捷管理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已有许多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王先军(2017)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了;何丽等(2014)在提出基于“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科研导师”制度的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刘芳(2013)提出多元化实践实习育人,多学科交叉渗透支撑育人和科学保障激励机制育人等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财经类院校由于主流学科为财经相关专业,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普通理工科院校相比,存在着更大的困难。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数情况下离不开IT技术的支撑,这就为财经类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根据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调查表明,许多学生由于填报志愿时对计算机专业不了解,部分学生是从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这就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缺乏兴趣,或者学生个性特点与学科专业特点不相适应。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地方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如何立足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有效改善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财经类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大创、创新创业和科研项目为主线的“三驾马车”培养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将学生融合在团队中,通过项目或者比赛的形式锻炼团队的能力。以往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采用了导师制,但在实际实施的时候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无法投入大量精力来培养学生。在实际中,多数矛盾都体现在教学和学生的时间不足上,也就是说必须提升效率。下面笔者试从四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1.团队滚动培养

以往本科生参与的科研团队都是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的,主要的原因是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编程能力,这样加入团队能够迅速进入角色。但是在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实施的时候发现这种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学生到了高年级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开发习惯,在后面团队培训的时候要纠正这些习惯比较困难;二是学生容易把懒散的习惯带入团队中来,不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团队培养从大一开始,使用的是“传帮带”的方式,新进的人员接受高年级学生的培训,这样一方面学生之间交流比较方便,另一方面锻炼了高年级学生的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和表述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大有裨益,同时这种能力的养成对参与大创和创新创业项目是必需的,大大降低了团队带队教师的时间压力,提高了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2.引入企业的敏捷管理

由于有了稳定的开发团队,以此为基础可以跟企业进行更紧密的合作。在团队能力提升方面,大量使用了企业中常用的工具进行辅助,例如,教师利用Wiki系统让成员养成知识沉淀的习惯,要求团队成员必须将日常研发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交到Wiki系统中,这样每年新进的学生遇到的问题大多数都可以通过查询Wiki得到解决,避免了团队重复解决同类问题带来的时间上的浪费。团队开发了Worklog系统,成员养成撰写工作日志和制订工作计划的习惯。工作日志有如下两大优点:一是让成员清楚知道某阶段自己的工作情况、时间的利用情况,分清主线任务和学习任务的时间安排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二是团队负责人通过工作日志可以及时发现成员学习和科研上的问题和不足,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对陕速提升学生的能力大有帮助,故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计算机专业的大多数教学都是围绕编程类课程进行的,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sonarOube这种代码质量管理的开源平台,此平台可以自动对学生提交的代码进行质量评判。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编写一些规则,就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授课过程中的学生编程作业评阅需要大量时间的问题。这些规则还可供师生交流,其他授课教师也可以使用。

3.大创项目和创新创业相结合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大创项目和创新创业相结合的新方式。大创为创新创业做技术储备,创新创业项目从大创项目里面挑选比较成熟的项目参与比赛。每年在暑期“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后,我们先从团队里面挑选技术比较好的成员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因为团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实力,所以在历年的大创项目的申请中,经过团队训练的学生大多能申请到国家级和省级的项目,因为得到经费支持,为团队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获得立项的大创项目组,从中选取商业模式合适、具备一定技术储备的项目参与创新创业中,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创和创新创业为主线,贯穿整个本科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4.项目孵化器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组成了许多团队,动手能力大大提升。为了更加有效地刺激团队成员的上进心,我们引入了小微项目的孵化器机制。项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分解自己的项目,作为孵化器的项目;二是系部组织教师深入企业,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中提炼一部分学生能够完成的项目引入到孵化器来。通过孵化器的项目,一方面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强了就业的竞争力,同时获得项目的资助解决了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不仅团队的培养不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精力,而且能够帮助教师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教师更愿意提供小微项目到孵化器中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符合地方经济所需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该模式的实施,把创业精神培育和创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化。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