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
摘要:《禁闭岛》改编自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克·鲁弗洛、本·金斯利等主演。影片讲述了联邦侦探泰德·丹尼尔受命到一座岛上调查一个杀人机构,却因此遇到了重重危险和谜团的故事。关于结局就笔者个人的观点来看,倾向于疗救一说。
关键词:禁闭岛;不可靠叙事;隐喻与象征
一、阴暗的背景
影片《禁闭岛》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了1954年。二战后的美国战争阴影依旧挥之不去,罗斯福总统在1945年逝世后由杜鲁门任新一届美国政府。杜鲁门认为社会主义无论在哪发生都会影响美国的发展,这种观点被称为麦卡锡主义。
残酷的麦卡锡主义不仅导致朝鲜战争及美苏冷战的爆发更是极力迫害共产人士,民主人士。影片中多次直接触及到了这段历史,比如主人公泰迪提到禁闭岛上的精神病院得到了麦卡锡非美活动调查小组委员会的资金支持,通过心理实验和共产主义者作战;而最终被逼疯的乔治诺伊斯又被强调是一个出色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者。
这些阴暗的背景为影片奠定下慌乱,紧张,悬疑的背景,同时我认为,这些背景都是在为疗救论铺垫,因为影片中体现了两种不同观点治疗方式之间的斗争,并且在影片结尾处泰德所说的话以及考利医生的话可以证明他是恢复了的,但他不愿苟且的活而选择通过手术来让自己忘记一切,这一点也是证明,人们在麦卡锡主义的摧残下最终也选择遗忘而逃避现实。
二、不可靠叙事
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把叙述者分为“可靠”与“不可靠”两种类型,判定的依据是看叙述者是否是隐含作者。换句话说,就是看主人公与作者的价值观是否相同。从影片可以看出,《禁闭岛》是一部十足的不可靠叙事影片,因为它包含荒诞性,魔幻性,松散性和跳跃性,不充分的叙事也给大家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我认为疗救论的主要方面也在于此,包括在影片中体现的杀死自己孩子的女人瑞秋住在男子区病房,她的两双鞋也是男款的,在与其他患者谈话中杯子里的水时满时空,考利医生也就是他的助手查克不会拔枪,来时船的破旧,泰德对水的恐惧等,都是一种荒诞的描写及不可靠叙事的体现。
但仍有观点坚持阴谋论,泰德只是奉命调查禁闭岛上的案件,而精神病医生考利利用他曾经在二战目睹种种杀戮以及丧妻之痛导致长期精神上的压抑而产生的幻觉,让其相信自己有精神病症,活在他们的虚拟故事中而信以为真自己就是安德鲁·莱蒂斯,当泰迪成为67号病人,禁闭岛又恢复平靜,进行他们残忍的人体实验。泰迪明白了他们的阴谋,最后毅然决然走向死亡。第三种观点则综合了以上两种说法,认为导演留下了一种开放式的恐惧的氛围。
三、隐喻与象征
(一)隐喻中的讽刺
电影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对美国的社会现实非常关注,不仅是一个现实主义大师,更是一个电影社会学家。精神病院位一个孤岛上,意味着精神病人与正常人难以沟通,海水则象征着鸿沟。实际上已经肯定了这些病人重返正常世界的艰难。也许他们根本不能也不想回到正常人的世界之中。
灯塔本应给人指引,但电影中的灯塔却孤悬岛外,要经过千难万阻才能抵达。当泰德终于到达,他没有发现心中的真相,而是知道了残酷的现实。而且如果阴谋论是真的,那么斯科塞斯最惊人的一笔,就在于将这个灯塔安排为精神病院为那些难以治愈的病人实施脑白质切除手术的地方。本来应该是给迷途者以希望以方向的地方,最后却成了人道毁灭他们的地方。这其实是斯科塞斯对于这种精神治疗方式以及对于这所精神病监狱最为辛辣的讽刺。
(二)象征的手法
不难看出,电影中多次出现的灯塔是一种象征。灯塔,在西方的语境里一直都是有其含义的。灯塔是汹涌大海里的指向灯,给远航的船只以方向;灯塔也是守望者,它不灭的明灯给迷茫者以希望。在西方世界有时甚至把灯塔象征为男性的生殖器。弗吉妮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直接以灯塔的意象敷衍成文,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对于《禁闭岛》这部着诺贝尔奖背景,涉及监狱的黑暗,他加入了自己的东西,使得灯塔象征了一种黑暗。
四、结语
在阴暗背景下所讲述的禁闭岛的故事让我们试着去用双重分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影片本身也运用了双重叙事的模式,让我们在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能够找出不同的答案,不同的结局。可笑的是,其本身所体现的叙事的“不可靠”使得从一开始我们便质疑起作品的真实性。而象征手法的运用似乎又是在为“发疯”的主人公泰德发病时所打的掩护,让观众揭开谜底的道路增加了一层阻碍。在我看来无论把《禁闭岛》看做一部映射社会现实的电影,亦或是把他看做一部悬疑电影《禁闭岛》都有其可取之处,无论是不可靠叙事的荒诞性,在观众发现之后,恍然大悟,还是其内在深刻的含义,都让人深刻地去思考。人到底该怎样去做,是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做个好人死去?也许这才是疗救真正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翥鹏.双重叙事与荧幕之梦——电影《禁闭岛》的叙事及精神分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01):23—25.
[2]刘佳,唐彬杰.对电影《禁闭岛》的双重解读[J].淄博师专学报,2010(04):30-35.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