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波
摘要:那姆佤话是德昂语布雷方言的一个次方言,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潞西、盈江、梁河等县和缅甸地区,那姆佤话有长短元音的对比,可以用来区分词汇意义。而长短元音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到目前为止,对德昂语的研究比较全面,但是并没有涉及到那姆佤话,本文通过对那姆佤话长短元音的声学分析,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那姆佤话。
关键词:长短元音;频率分布图;声学元音图;时长
一、介绍
那姆佤话共有10对长短元音,由于那姆佤话的长短元音处于逐渐消亡的状态,我们不可能给每个单元音都找到声母、韵尾完全相同而且有实际意义的词,所以我们只能笼统地通过多个不同词求平均值去比较长短元音的峰值,结果受无关因素干扰很大。
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选择了那姆佤话中的五组元音i/i?、?/??、a/a?、o/o?、?/??,它们有声母、韵尾相同只是元音长短对立的情况。据统计,韵尾多为鼻音韵尾,为了排除不确定因素,韵尾都统一为鼻音韵尾,然后分析时长、音质。
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在宏观上大致得出那姆佤话长短元音的峰值情况,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加准确、科学地了解那姆佤话长短元音时长、音质的具体情况。
二、那姆佤话长短元音的声学分析
(一)实验设计及方法
1.实验目的及材料
实验材料为那姆佤话134个词汇以及相应的语音。把所有的词和语音在praat 软件上进行手动切分,标出长短元音,用共振峰脚本提取F1、F2,然后按照元音进行归类,并求出平均值。最后根据平均值得出长短元音频率分布图和声学元音图。
2.发音人
发音人?i na??,女,40多岁,缅甸掸邦那姆佤村人,德昂族,布雷方言,母语掌握很好,会一些汉语方言。来中国已经三年左右,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嘎镇勐稳村委会风吹坡村的一个德昂族村寨里,平时主要靠种植茶叶或者打工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3.声学分析工具
所有的词和语音在praat 软件上进行手动切分,标出长短元音,最后利用共振峰脚本提取F1、F2。
(二)结果分析(见图1)
1.在e/e?、?/??这两组长短元音中,短元音的F1值小,长元音的F1值大,也就是说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的舌位高。除了这三组,剩下的几组,短元音的F1值大,长元音的F1值小,也就是说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的舌位低。在那姆佤话中大多数短元音舌位比较低,长元音舌位比较高。
2.在a/a?、?/??这两组长短元音中,短元音的F2值小,长元音的F2值大,也就是说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的舌位靠后。除了这两组,剩下的几组,短元音的F2值大,长元音的F2值小,也就是说,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舌位靠前。在那姆佤话中大多数短元音舌位靠前,长元音的舌位靠后。
3.从总体趋势来看,短元音处于图中的左下方,长元音处于图中的右上方。
三、元音i/i?、?/??、a/a?、o/o?、?/?? 的声学分析
(一)实验设计及方法
1.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来自于那姆佤话的五组词,每一组声母、韵尾相同,只有长短元音的对立(由于语料限制,有的词的前缀不算,不算总音节时长),并且具有实际意义:(见表1)
2.发音人
同上,一个词读三遍,取平均值。
3.声学分析工具
首先在praat中进行手工标注,然后用共振峰脚本提取时长和共振峰。
(二)时长
通过统计,得出五组声母、元音、韵尾、韵母、音节的时长对比表(时长:毫秒),每个数据都是重复3次发音的平均值。(见表2)
通过上面五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1)声母时长相差都不太大,没有规律性,有的长元音声母时长大于短元音声母,有的长元音声母时长短于短元音声母;
(2)长元音时长都明显大于短元音时长,基本上是2:1;
(3)韵尾时长上,i/i?、?/??、?/??短元音韵尾时长都长于长元音韵尾。但是a/a?、o/o?有例外,短元音韵尾时长都短于长元音韵尾,经过对比发现两者所在的词都有鼻音/m/,在man/ma?n中做声母,在kom/ko?m中做韵尾,为了验证是不是/m/不管做声母还是做韵尾对韵尾时长都有影响,加入一组对照组——phan(五)/pha?n(盆),结果显示仍然是长元音韵尾时长大于短元音韵尾,这说明并不是/m/的原因。这说明韵尾对长短元音的时长有调节作用,但是也很有限。
(4)在韵母和音节时长上,长元音时长都大于短元音时长。
(三)音质
经过共振峰提取以后,三次取平均值,得出的F1、F2平均值,频率分布图和声学元音图如图2:
由图2可以看出:
1.在这五组长短元音中,短元音的F1值大,长元音的F1值小,短元音的舌位比长元音的舌位低。
2.在这五组长短元音中,前元音i/i?、?/??、a/a?的短元音F2值小,长元音F2值大,也就是短元音的舌位比长元音的舌位靠后。后元音o/o?、?/??的短元音F2值大,长元音F2值小,也就是短元音舌位比长元音舌位靠前。
3.总的来看,短元音位于图中的中下部,有央化和下移的趋势。长元音比较分散,且舌位比较靠上。
四、小结
通过两次实验结果对比,我们可以得出:
1.那姆佤话中大多数短元音舌位比较低,长元音舌位比较高。第一次实验只有两个例外,第二次实验全部符合,例外的兩个音可能由于无关变量的干扰,也可能是演变的结果,因为在那姆佤话中这两个音没有声母、韵尾完全相同只有长短元音对立且有意义的词汇,长短元音对立正在消失,这两个音的音质也许发生了变化。
2.那姆佤话中大多数短元音舌位央化,长元音舌位左右分散。第一次实验并没有这种趋势,短元音整体靠前,长元音整体靠后;第二次实验开始出现这种趋势,因为第二次实验控制了较多的无关变量,结果以第二次实验为主。
3.韵尾对长短元音的时长有调节作用,但是也很有限。在第二次试验中,i/i?、?/??、?/??短元音韵尾时长都长于长元音韵尾。但是a/a?、o/o?有例外,短元音韵尾时长都短于长元音韵尾。
参考文献:
[1]尹巧云.德昂语长短元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刘岩,杨波.德昂语广卡话声调实验分析[J].民族语文,2006(2).
[3]伊巧云.德昂语长短复合元音的记音问题[J].民族语文,2012(5).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