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永昊
摘要:拜读过很多著名文人鲁迅的作品,他的小说中有很多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通过“祥林嫂”人物的经典刻画,突出了她身上的悲剧、贫苦挣扎的人生,突出了她们因长期受封建思想束缚和社会剥削后,扭曲的价值观;当然也有不甘于此努力抗争的个例,如“子君”,她思想解放是当代新女性的缩影。鲁迅先生通过描写,旧时期悲情的女性人物,剖析封建社会条件下,女性的痛苦命运;揭示封建统治阶层的残酷剥削的社会本质,刺激新时期女权意识的苏醒,对封建妇女的思想解放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鲁迅;权力;女性;悲劇命运
一、不知抗争,甘受奴役的女性
所谓的权力的不平等界定范畴,基本可分阶级、身份和党派的三个。封建旧时期男女不平等的思想严重,男性处于社会和家庭的主导地位,将社会地位低下的女性,看做物品进行物质交换的情况严重,大多旧时期农民阶层的女性毫无尊严可言,以先生作品中的“祥林嫂”为典型代表。
寡妇祥林嫂是短片小说《祝福》中的女性人物,她生活于社会最底层,人物定位明确,经历坎坷。因为不想被婆婆强卖,跑到鲁四老爷家打工。这是她对封建剥只能屈从于现实的命运。从一个勤劳朴实,任劳任怨,知足感恩的农妇,变成了一个只能靠自哀自怜,沿街乞讨的婆子。虽然她的悲惨命运有很强的社会背景影响,但也有其对封建社会剥削毫无认知。哪怕被雇主及工友看做“克夫克子”的不祥之人,也只能通过“捐门槛”的封建迷信做法来证明自己的无辜。想通过完成神圣的祭祀仪式来洗刷“不详”的黑暗烙印。哪怕内心怀疑“灵魂”的真实性,卑微的祈求“祝福”的降临;更不能摆脱封建言论的无情抹杀,惨死于寒冬雪夜。
鲁迅作品中祥林嫂人物的经典塑造,是对封建礼教、迷信、宗法的强烈控诉,揭示劳动妇女在万恶的旧社会轻贱的生命和社会人群扭曲的价值观。推演了女性对于加诸自身的社会剥削,从积极反抗到消极的自我放弃过程。她们身上既有让人敬佩的优良品质,又有可恨的封建劣根性。通过与上层人物生活鲜明对比,突出阶级矛盾的本质。是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鞭挞。
二、敢于抗争,争取权益,但最终向封建势力妥协屈从的女性
小说《离婚》中的“爱姑”,有很强的人物性格,泼辣,勇敢,并有坚强的后盾,这是她敢于向丈夫和婆家讨说法的资本。封建礼教对婚姻有很严苛的仪式,三媒六聘。爱姑就是他丈夫正儿八经娶进门的太太,所以当丈夫有了外遇,爱姑就有底气去和婆家人抗挣,甚至为了要一个说法而和丈夫对簿公堂。但“妇德”仍然是她必须恪守的,只有在没有逾越这条鸿沟时,她才有抗争的话语权,哪怕她看起来性格泼辣,言辞放肆。就算是这样守妇道,有勇气有心计的女人仍然摆脱不了对封建礼教的妥协,将自己的幸福葬送。
倔强的爱姑无疑是勇敢的,但她无法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与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抗衡,双拳难敌四口。在同样是男权至上的七大人眼中,爱姑的抗争恰恰是对封建礼教的亵渎和挑衅,让这样的人去评判这场“离婚”的,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以牺牲爱姑的幸福和权益。因为这样才能维护封建统社会的根本思想和整体利益,它是不会因为妇女的悲惨境遇而撼动的。被夫家休弃的妇女,将背负一生的污点。封建劳动妇女为了避免踩被休的雷区,都会委曲求全,忍辱偷生,哪怕她有一定的家族支持,也不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命运,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三、接受了一定自由解放思想教育的新女性
《伤逝》描写的是涓生与子君的爱情。之所以描写生动,容易触动人心,只因此文是鲁迅自身感情生活的另一写照。故事背景是在五四新运动时期,优越的家庭条件让年轻的子君可以接触到好的教育,男女平等自由解放这样的新的思想风潮,让子君勇于摆脱封建家庭束缚而与涓生幸福的结合,他们通过自由恋爱的方式有了自己的家庭。婚前的无限憧憬敌不过家里的“柴米油盐”。
婚前与婚后的子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婚前的她,勇敢,坚强,可以为爱牺牲,勇于面对礼教,但是当回归到自己的小家,她又是一个很传统的女性,当生活困苦时,她只能依靠自己男人,没有物质基础的婚姻,最终葬送了他们美丽的爱情。
主人公婚前和婚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正反映出五四运动时期,我国社会女性对女性思想解放的转变,也以此告诉人们万恶的封建制度给女性的思想迫害深入骨髓。也表示了新民主思想对女性的性格解放,她们开始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社会的认可。但是仍逃脱不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旧封建,旧思想。
四、结语
封建礼教的旧思想,旧制度,正是旧社会女性悲惨境遇的根源。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如祥林嫂、单四嫂子等;她们的悲剧正是社会女性的真实缩影。随着社会进步,思想的变革,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思想意识的转变,现代女性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女性权益也有更法制化的保护。但不可否认,在重要场合中,女性话语权偏低,新时期的女性解放依然漫长。鲁迅先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柏钰.鲁迅小说的悲喜剧风格与叙事技巧[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2(1):39.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