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菲
[摘要]在新媒体的视阈下,由于信息传播的模式从传统的“媒介”到“受众”转变为“新媒介”到“用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主体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一方面从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征入手,逐层深入地对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所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重点阐述了新媒体视阈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导主体、核心主体、重点学习主体。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8)01-0124-03
任何社会都是文化软实力与物质硬实力的统一,而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下中国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实景中,核心价值体系的完善以建构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途径。立足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发展,明确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实践主体是成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和内在动力,也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新媒体的概念
关于新媒体的内涵,学术界针对不同的纬度和划分标准有相应的观点,但是還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笔者认为,所有能够传递信息,且使用者或受众者达到一定数量的载体都可以被叫做新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是由政府控制的宣传机器,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政府对信息监控的主导地位。
自web2.0时代社交媒体出现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开始被社会大众逐渐认同并广泛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众主体的认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政府主导的外界灌输系统学习转变为碎片化学习的方式,自我选择阅读内容,进行跳跃式、快餐式的“浅阅读”。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环境由“现实世界”转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
(二)新媒体的特征
首先,新媒体的信息源头十分广泛。在新媒体的视阈下,每一个公民都接受并产生信息。在新媒体的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传媒载体发布信息,信息的源头十分广泛且难以控制。其次,网络社会化和社会网络化的特征在生活中逐渐凸显。手机作为大众广泛使用的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通过手机阅读网络上的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阅读习惯促使人们形成特定的价值观。最后,在信息传播分众化和媒体融合化的双重作用下,网络舆论传播出现了诸多影响大众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应。
二、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范导主体
(一)中国共产党是新媒体视阈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垂范主体
贵州师范大学蔡永生教授在《中国领导科学》2014年第4期发表了题为《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大依据》的文章,此文从四个方面深刻地阐述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首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政治基础作用。其次,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源泉、实践依据。最后,严正指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是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尺度。阅读了此篇论文后我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有了系统的了解和自己的看法,认为除了作者提到的四个方面的依据外,近代中国社会价值的转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论基础。价值转型开始于西周时期的“敬德保民”,后盛行“仁爱与民本”的传统价值,现今落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它的转型经历了一段多变、多元、多样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价值转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递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思想和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丰富提供了理论基础。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需要一如既往的价值实践来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责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中,发挥示范和导向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实践者,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直接决定着党风、社会风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状态。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手中的权力要心存敬畏,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宗旨。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每一位党员,都要树立公仆意识。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位于什么岗位,都要谨记中国共产党是建构核心价值观的垂范主体。
(二)公众人物是新媒体视阈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主体
要弄清楚公众人物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程中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明确“公众人物”的定义。学界一般认为“公众人物”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或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的人物。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高度发展和新媒体受众群体的扩大,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艺人作为公众人物的一个突出群体代表,要运用自己在群众中的特殊感染力和影响力,发挥好建构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今天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特别是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自媒体的兴起,话语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公众人物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起着导向作用。
权利和义务必须是对等的。公众人物通常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文化生活中处于较高的层次,在社会上的话语权也远远地强于人民群众。公众人物具有社会公共利益性和社会公众性。社会公共利益性是使用公共资源从而影响公共利益的属性。社会公众性是指社会公众人物受到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信任和支持,并深刻影响该范围的广大公众的属性。与公众人物的社会公共利益性和社会公众性相对应,公众人物也承担着相应的公共责任。公共人物作为一定社会潮流的引导者,理应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知识,发挥自己的导向主体的作用。
三、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核心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新媒体视阈下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主体
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和新媒体环境中,人民群众是其核心主体。“核心主体”突出了对客体有認识和实践能力的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中居于决定性的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过程和效果取决于人民群众。
毋庸置疑,要想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成为发挥指导作用的主流价值观,只有让人民群众去认同接受和自觉践行。如果忽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远离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缺位了人民群众的参与、创建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是不可能圆满完成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主流价值观建构,落实的重点、难点和生命力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创建,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实现“自上而下”的主导价值观建构与“自上而下”的主流价值观创新的互动与融合。
(二)大众认同是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但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文化的存在。大众认同是成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观的核心环节,应给予高度地重视。大众参与是大众认同的基础。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浪潮,经济硬实力与过去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广大民众在经济建设中的参与是主动的。但在文化建设上,特别是价值观的建构上,广大民众参与的热情还有待提高。
多项调查显示,我国出现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的危机。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陈新汉教授认为,主流价值观边缘化“是由自己本身的‘弱化造成的,这个‘弱化就是人民主体性的缺失。”在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问题上,必须高度重视广大民众的认同问题。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政府、NGO组织体系都必须通过制度改革,从制度环境层面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先进文化的时代特征。
四、新媒体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点学习主体
(一)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是指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起着领导人民大众作用的一群人。在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是社会中较有影响力的一个高素质群体,在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主动学习,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广大的领导干部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一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都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从表层到深层,从形式到实质不断深化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重点学习主体是领导干部。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之所以在32年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就在于重视学习。党要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提高执政为民的效率。对领导干部重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领导干部的模范作用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党的先进性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明确领导干部的重点学习主体地位。
(二)教师群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教师的职业特性赋予了其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教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作为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学生,价值观处于不成熟或者半成熟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和完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教师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不认同的,那么他的学生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因此,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必须重视教师群体的作用。
(三)青少年
青少年多处于不成熟或者半成熟状态,同时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力军。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点学习对象,应加强对其的引导和教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明确表明青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在青少年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唯科学主义等消极价值观对青少年的破坏性影响。
结语
立足于当下中国新媒体逐渐普及的实景和世界历史远景,稳定持续地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撑。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实践主体不仅深层解析了核心价值体系“谁来建设”这个重要的课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价值理论,还能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式转换。从长远来看,这对推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韩庆祥.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精神世界重建[N].光明日报,2015-02-05.
[2]蔡永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大依据[J].中国领导科学,2014(4).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4]李金和.当代中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79-180.
[5]李金和.“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范式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1(9).
[6]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