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汉英构式学习词典的编纂

2018-05-25 06:56冯永芳徐海
辞书研究 2018年3期

冯永芳 徐海

摘 要 《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构建》一书是近年来我国辞书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词典学本体论、英汉语言对比、语言习得和词典用户四个角度探讨新型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的构建,系统比较国内外权威学习词典对形容词句式的处理模式与结构。该书对新型构式学习词典的理论构建和编纂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汉英形容词构式 学习词典 构式语法

一、 引言

罗思明教授的专著《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以下简称《构建》)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近年来我国辞书学研究的又一力作。《构建》以构式语法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词典本体论的角度,分别基于词典和构式调查了汉英词典中形容词构式的处理现状;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与个性;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考察了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形容词构式的习得特点;从词典用户的角度,研究了英语留学生使用汉语词典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的编纂原则、结构体系和构式体系。《构建》是一部专门讨论汉英构式学习词典编纂的专著,对新型构式学习词典的理论构建和编纂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 内容简介

该书共七章,可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第1章)综述了当今主要构式语法理论,在批判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将词汇化理论纳入构式理论,构建适合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式语法+词汇化”整合界面理论,为后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2—3章)为“形容词构式处理案例调查”,分别基于词典和构式调查了形容词构式在权威学习词典中的处理模式及特点,包括收录的形容词构式类型和数量、词目词、语音信息、拼写信息、词类信息、义项标注、语义信息、语用信息、句法信息、例证信息、辨析信息、词汇信息、构式信息、参见信息、语言提示等。抽样调查了汉语形单动构式、汉英“NA表量构式”和汉语形容词差比构式这三类形容词构式在不同词典中的处理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词典对同一类构式的处理模式异同,深入探讨了各大词典在处理形容词构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部分(第4章)为“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与个性探索”,从语料库角度深入探究了各类形容词构式的语言特点,为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语料库证据;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差异与共性,包括汉英结果构式形容词补语制约的异同、汉英形容词拷贝式的可能性及句法功能与语言类型学特征、汉英“NA表量构式”的类型与辅助成分及形容词制约研究、“测估AA”构式的结构类型与句法功能、汉英“NA色量构式”制约的异同及句法功能。

第四部分(第5—6章)从二语习得角度研究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结果构式、“有字”比较构式和“形动构式”的习得,总结了学习者在学习各类构式上的习得难点及偏误类型,并分析了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还从词典用户角度考察了CFL学习者的词典使用特点。作者将词典用户技能概括为四个主要认知能力——词典认知能力、语言认知能力、文化认知能力和逻辑认知能力。作者采用问卷调查对英语留学生的词典使用技能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并对比了汉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词典使用心理表征和英语为母语者的汉语词典使用心理表征。

第五部分(第7章)基于词典本体论、英汉语言对比、语言习得和词典用户四个角度的研究,提出了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包括编纂原则、结构体系和构式体系。编纂原则分为核心原则和次类原则。核心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可读性原则和用户性原则;次类原则包括描写/规范原则、频率性原则、例句优先原则、对象界定原则和简明性原则。结构体系包括宏观信息结构、中观信息结构和微观信息结构。构式体系则包括构式类型和构式网络。

三、 简要评价

《构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主题新颖、以小见大

《构建》创造性地选取形容词构式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的构建,拓展了学习词典的研究范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改进形容词学习词典品种单一、数量缺少等不足提供了参考。作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语言类型学和构式语法理论,关注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异同,并考虑以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特性,创立了新型的、独立研编的、面向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的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构建》虽只选取了几类典型的形容词构式,总结其在现有权威词典中的处理模式,仅分析了五类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和个性,考察了汉语外语学习者对三类汉语形容词构式的习得特征,但其研究结果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新型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及更大规模的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的构建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2. 理论框架明晰、高屋建瓴

作者认为,任何“形式—意义—功能”匹配体,无论其语言层次如何,都应被视作构式,大到语篇,小至单词或词素。《构建》将词汇化理论融入构式语法,构建了“构式语法+词汇化”整合界面理论,为形容词谓词所形成的各层次构式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作者创造性地将构式体系纳入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的整个编纂体系之中,建议目前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至少应收录定中构式、状述构式、动补构式、比较构式、重叠构式、NA表量构式、形宾构式、并置构式、连用构式和祈使构式等相关形容词构式。整部汉语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是一个以形容词构式为中心构成的网络系统,其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紧密相连,服务于形容词构式;微观结构又以提供形容词构式的形态信息、语音信息、语义信息、语法信息、语用信息、文化信息、说明信息等方式,将各类信息及其呈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一创新对新型构式学习词典编纂理論和实践的研究来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 研究视角全面、相辅相成

外向型学习词典应充分考虑语言类型学差异、词典使用属性差异、词典用户需求,面向特定用户编写。《构建》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型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的构建。在第2章和第3章中,作者从词典本体论的角度,分别基于词典和构式,调查了形容词构式在国内外权威汉英词典中的处理现状,概括出现有代表性词典中形容词构式的处理模式和结构体系,为构建新型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理论体系提供了参照。《构建》充分考虑语言类型学,在第4章中,从英汉语言对比的角度,对比分析了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与个性,并用认知功能理论对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认知阐释。该书还关注词典用户的外语学习特点。在第5章中,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考察了外国留学生对汉语形容词构式的习得现状,揭示了汉英形容词构式词典编纂应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第6章中,从词典用户的角度,研究了英语留学生使用汉语词典的特点,为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的词条选择、信息类型、信息数量、信息质量、信息模式、语言表达和编写体例等提供了参考。这些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新型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4. 研究内容丰富、分析深入细致

《构建》研究内容丰富,考察全面,既总结了典型形容词构式在现有学习词典中的处理特点,又探索了汉英形容词构式的共性与差异,以及词典用户的习得难点和词典使用特点,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来讲,有以下两方面值得关注: (1) 词典调查结果表明,就汉语形单动构式而言,不同词典在该构式的收录数量与形容词词性处理两方面存在差异;现有词典主要采用三种模式呈现汉语形单动构式,包括“明示描写+例证”模式、例证模式和“例证+次词条”模式。就汉英“NA表量构式”而言,英汉或英语词典在数量和质量上比汉英或汉语词典完善;各类型词典对“X+正極空间维度形容词”表量构式的设置远胜于“X+负极空间维度形容词”表量构式;学习型词典优于其他类型词典。就汉语形容词差比构式而言,词典设置的类型较为单一,未能覆盖所有的类型;不同词典在该构式的收录数量方面存在极大差异;现有词典主要采用两种模式呈现形容词差比构式,包括例句模式和“说明+例句”模式。(2) 用户习得调查结果表明,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与结果构式类型的习得水平成正比。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越高,其所习得的结果构式类型就越多,习得的准确性就越高;反之亦然。此外,学习者对英汉差异较大的汉语结果构式的习得效果较差。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英语和汉语结果构式的相异性阻碍了英语留学生学习汉语结果构式。差异越大,习得难度就越大,习得准确性就越差。中介语语料库调查结果表明,汉语“有字”比较构式的主要偏误类型可以归为四类——添加偏误、省略偏误、错用偏误和合并偏误。作者认为这些偏误是由于汉、英的表达差异和构式混用造成的。汉语“形动构式”的主要偏误类型也可以归为四类——时制偏误、省略偏误、搭配偏误和混用偏误。造成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在于汉语可以直接用“形容词”修饰“动词”,而英语则缺乏这种“形动构式”。因此,应该把汉语“形动构式”作为汉语教学和汉英词典编纂的关注重点。

5. 研究方法得当、论据翔实可靠

《构建》采用词典调查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习词典和形容词构式,调查了现行主流学习词典中形容词构式的处理现状,归纳概括出各大词典中形容词构式处理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如《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形容词应用词典》及《麦克米伦英语词典》这几部权威词典中形容词构式的处理模式,“汉语形动构式”“汉英‘NA表量构式”和“汉语形容词差比构式”在各大词典中的处理特点等。这些分别基于词典和形容词构式的案例调查十分有必要,对于“形容词构式词典”编纂或相关信息的设置具有借鉴意义。作者采用语料库检索法分析了大型语料库中各类汉英形容词构式的语言特征,包括各类形容词构式的语义、句法、功能及选择限制条件。这些基于大型语料库的形容词构式语言本体分析,为词典编纂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构建》还立足“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归纳概括出CFL学习者在学习常见汉语形容词构式(例如汉语结果构式、“有字”比较构式和形动构式)时的习得错误类型和特点;采用英汉语言对比法,系统比较了汉英各类形容词构式的共性和差异,为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的主体内容提供了保障;采用实证研究法,以CFL学习者为实验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英语留学生对汉语形容词构式的习得特点及使用词典的特点等信息,有助于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更符合用户使用需求,更接近用户的“心理词库”。

《构建》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基于词典和基于构式的形容词构式处理案例调查中,对不同词典所调查的形容词是不同的,对不同构式所选用的词典对象也是不同的。这些调查所选用的词典和形容词构式如能前后保持一致,所得结果可更好地凸显各大词典的优势和劣势,所得结论也将更具说服力。纵览全书,部分章节缺少结语,例如第3章第1小节和第6章第2、第3小节等,这不免让读者对相关研究内容的结果、贡献和意义产生困惑,且从全书的谋篇布局来看,也有失偏颇。

但是,瑕不掩瑜。总体而言,《构建》一书不失为一本词典学经典之作。该书立足形容词构式,将构式语法理论引入词典学,首次将大型语料库检索、汉英语言对比、外语习得研究与词典使用研究相结合,从多个视角探讨汉英形容词构式学习词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堪称构式学习词典研究的典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广州 510420)

(责任编辑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