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
小学生对外界行为的学习是本能好奇心驱使下的模仿,他们分不清行为的对错,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像成人一样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理性思维,并且小学生的行为具有反复性。教师要引导他们就需要采用合理的手段,如叙述故事、角色互换游戏、经常与家长沟通等,让他们能够理解他人,主动反省自己的错误并进行自我管理,逐渐成长为能分辨是非、为他人着想、服从班级管理的好少年。
小学生看待问题比较浅显,其心理活动以随意性为主,这就造成他们做事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虽然他们会受到教师的影响,但他们听不进批评的话,喜欢被夸奖;因此教师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潜移默化学生的行为举止,以他们不抵触的形式灌输思想,逐渐使之能够自我管理。
有一次,王礼同学打碎了教室窗户的玻璃,在教师询问他时撒了谎,后来是被其他同学指证了出来,我没有用传统惩罚方式,而是让该学生讲述故事“说谎的放羊娃”的故事给同学们,以此让他反思自己的错误,在这次讲故事中,这个小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说谎辜负了同学和老师的信任,感到十分愧疚并承诺不再犯错,而其之后的行为明显是有意识控制自己的言行,对老师问的问题都如实回答。本人也会讲故事跟学生讲道理,如曾讲过“主人和他的狗”,告诫学生犯了错误,不要一味地埋怨别人,把过失归咎于别人而不检点自己,结果下课后就看到学生主动向一位同学道歉并承认错误。
讲述故事虽然仅仅是温和惩罚学生的方式之一,但却是最有效、让学生们都受益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让学生慢慢成长起来,变得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渐学会在事先考虑到后果,达到让他们自我管理的教育目的。
小学生做事往往不会在意是否伤害了他人的感情,面对一件事情他们会很直白地表达自己感受并做出反应。为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可以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当自己所不想遇到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自己所曾做的,对他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角色互换有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位于他人相同状况时的感受,可让同学之间做游戏角色互换,让同学们逐个表达。班里的小方有次被剃成了光头,另一位同学就嘲笑他为“小和尚”并引发了矛盾,之后我在课上做了角色互换游戏,让学生们逐个发言,结果同学们说不想被剃光头害怕被嘲笑,并且还说他们会感到没有尊严,其中还有个别学生嘴上说不会在意,但当我提出让他们回家必须剃光头时也是很害怕,然后我就告诫学生们,自己所不想的不要强加给别人,时刻记得要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再以后的时间里,在班级中这类的事情就很少发生,学生们逐渐学会相互理解与尊重。
由此可见,角色互换是一种有效管理班级的方法,它可以作为一种班级活动,可使学生在游戏中理解他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以后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促进教师管理班级。
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教师和家长,其中家长对学生养成好品德的影响最大,所以想要真正地教育好学生就需要结合家长的力量,但往往他们在校是一名乖學生,回家到家就变成懒孩子,这与家长对孩子管教有关;因此要争取学生无论在家还是在校,都有一定的管理约束,不能放任自流,达到在家有父母,在校有教师双方面监管学生的成长情况。
有一次发现小袁同学存在偷东西的行为,与他交谈后发现,他偷东西纯属是因为好玩,此时我认识到这种行为逐渐会成为一种兴趣甚至是恶习,这是极其可怕的。我马上进行了家访,在交流中发现这名学生从不主动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情况,家长也忙于工作疏于管教,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做好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工作,在接下来的沟通中,我表达了会继续关注孩子并经常的家长交流的意思,也提醒这位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行为,讨论了针对这孩子的一些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家访结束前还交流了教育心得,后来我能明显感觉到这孩子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不再偷东西,变得会与人交流和分享。
学生的培养和塑造单凭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正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行为具有反复性,想要让学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家长全方面的协作,让家庭与学校共同形成一道防护网,将坏的东西格挡在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
总之,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特有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用合理的方法引导低段学生行为和思想,通过加强班级教育管理,促使学生品德素质逐渐形成,避免他们受到不良风气的侵扰,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让他们成为品德周正、人格健全、身体健康的孩子,在愉快无忧的校园生活中享受童年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