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晓花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22-01
语言,是"练"出来的,尤其是一门外语。要想学好一门外语,就得有大量的机会和他人进行交流。而本乡是个民族地区,客观上缺少英语学习的土壤,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很勤奋,但与其他城市地区相比,没有语言环境的劣势显而易见。因为学生出了教室,能够说英语的机会几乎为零,从而形成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上的自卑自闭的心理障碍,这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上面临的最大困境。而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能够使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我,与他人交流思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一个不断积淀并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阅读是基础、是储备、也是终极的目标。
因此,英语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在阅读教学上。根据笔者多年的英语阅读教学经验,将这种教学流程称之为: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
1.知之者―只是技能的储备及阅读习惯的养成
这是英语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的最低要求。即,在教师的教授与要求下完成某种知识的储备任务。就具体教学而言,教师要求学生大声阅读对话、短文。读给同学们听、老师听、乃至墙壁听!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读";要点是"有勇气的读"。所以所学知识"知其然"即可,而不必要求"知其所以然"
这是一个漫长的、不断重复、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与指导之前,对阅读教学三年内的阅读教学的内容、目标、以及要达到的结果要做到心中有数。,
"知之者"阶段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解决学生一看到长篇的文章心理上就发怵的毛病,从而在长期不断练习与阅读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语感,很难相信:说惯了:I am from South Africa的句式之后,答题时会写成:I is from South Africa!所以,这一阶段的阅读教学总结而言就是阅读知识与阅读技能的储备以及阅读习惯的养成。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好了第一步,才能稳健地迈出第二步。
2.好知者―学习策略的选择
此阶段的工作就落实到了非常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那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面对一篇阅读材料时,是条分缕析、逐字逐行的讲授呢?还是从更高的层次给学生一个解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的问题。笔者以为应该选择后者,因为英语阅读材料浩如烟海,即使你在课堂上讲透了这一篇,学生遇到另一篇依然茫然。
因此,首先要帮助学生克服面对庞大的阅读材料就发怵的心理障碍。这就要依靠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知之者"阶段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储备和行为习惯。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长期的、有目的的、分层次的阅读培养,才有可能面对课堂或卷面上大量的阅读时已然形成一种阅读的本能、一种"可读、能读、会读"的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他们阅读方法上的指导,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技巧,使阅读质量有所提升,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
3.乐知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
英语是一门外语,随着学习的深入,它已经不是单纯的知识积累的过程,而是要求情感上的认真付出,更是一种心理上的鏖战。如果没有对这门课很浓厚的兴趣的话,是很难坚持学习并取得有效的学习成果的。这就是为什么会产生中学英语学习"初一热、初二淡、初三冷得没法看"的局面的原因。
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抛开对文字本身的枯燥讲解,将自己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对人类文化精粹的理解,通过自身所具备的涵养、生动的语言、乃至一个温情的眼神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打开一扇窗户,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学生梦想的田野上。
这个过程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成长的阶段,注重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共同体验,体验中的情感表达,表达中的相互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有了像更高的目标迈进的期望和可能! 而这种对学好英语的自我期望值,是学好英语这门课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因为,只要喜爱这门课才有棵能以一种愉快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其结果必定有效的。
民族地區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从最初的"知之者",到"好知者"最终落脚点为"乐知者"。三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在教学中,对此坚持不懈,相信教学效果会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