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虎 闫妍
【摘 要】 文章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党的建设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一是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系列重要成就;二是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最后阐述了十九大党的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即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也是我国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自身建设提供了鲜明的政治导向。
【关键词】 十九大;党建思想;内涵;意义
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时代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推进从严治党,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一、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系列重要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是对十八以来党建工作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把全面从严治党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管党治党由原本的“宽松软”走向“严紧硬”,使党内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严抓思想政治建设,让广大党员同志的政治思想理论水平获得显著提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抱负坚毅,骨头自然硬,无理想抱负,精神上可能就会‘缺钙,就可能得‘软骨病”,[1]最后很有可能导致在政治上变质。所以,动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大讲话和治国理政新思想,确保这些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三严三实”系列讲座,“两学一做”主题讲座,使广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追求,自觉接受深刻思想政治洗礼。
二是从严选拔干部。十八大以来,各部门认真落实新时期干部标准,颁布干部任用条例,完善考核制度,确立正确用人导向,确保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专业素养高的干部最终走上各领导岗位。坚决杜绝干部任用体制中存在“带病提拔”的现象,在这次全国市县乡换届中,9300多名干部因审核不过关而被拦下。依照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任用机制,已经调整县处级及以上等级干部2.2万人。有力整治了干部任用问题上的歪风邪气,以用人環境的清正廉明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风清弊绝。
三是严抓作风建设。必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内作风的好坏涉及党自身形象,并影响着我们党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因此,必须坚持抓,深入抓,持久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二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说到一定要做到,让政策都落实到现实生活中”。[2]可以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它极大的改变了党内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使作风建设成为我们党建设的最靓丽的名片。
四是严抓基层党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展,严格基层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严肃认真整顿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考核,处置不合格基层党员干部,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为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强化党内监督。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中共中央巡视组开展12轮巡察工作,包括对全国277个党的组织进行巡察走访,在16省市实行的“回头看”巡视,在4个中央机关实行“机动式”巡察,形成全国巡视“一盘棋”局面。同时,进行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备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体系,现已完成在京、浙、晋三地的初步试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将于全国范围内推进这一工作。
六是严抓反腐。反腐倡廉始终是党坚持的鲜明的政治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许多先例告诫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后一定能导致亡国!我们要警醒啊!”[3]必须坚持“‘苍蝇、‘老虎一起打”、“把权力关到制度的笼子里”。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严肃处置了大批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交织的利益集团,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干部及其他干部440余人,受处分的厅局级党员干部达8900人,受处分的县处级党员干部达6.3万人,处分基层干部27.8万人,追回外逃贪腐人员3453人,反腐事业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
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的领导集体对党建工作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党建工作一定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
第一,进入新时代,一定要将强化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建设。坚持党中央的绝对权威与统一领导,是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头号任务。全党要始终在政治立场、原则、方向、态度等重大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尊崇党章,严格执行若干规定、细则。严正党内的政治生活,严格政治纪律,保证民主与集中的协调一致。倡导清正廉洁,做官为民等价值观,坚决杜绝个人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等,坚决防止宗派主义、圈子文化,坚决反对两面派。使全体党员坚守对党的绝对忠诚,为党分忧,为人民造福,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政治初心。
第二,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国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革命理想高于天,每个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昂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变成党永恒的信仰追随者和忠诚的实践付诸者。在全党范围内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党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第三,坚持不懈正风肃纪。继续加紧学习执行“八项规定”,加紧从严惩治“四风”“毒瘤”。加强纪律教育,同时,充分用好督察执纪“四种形态”,遏渐防萌。促使党内关系健康、平常化,定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党纪轻处分即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组织处理即停职、调整、免职,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反纪律的予以严肃重大处分、做出职位大幅调动的应该是少数;发生重大违纪涉及违法立案调查的只可是特别少数。
第四,组建专业素养高、执行能力强、学习本领硬的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是我国进行各项事业的重要力量。全面坚持党管党员干部的原则,以各项细则制约他们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凸显政治标准的重要性,选拔重用思想路线正确、清正廉洁、果敢担当的干部,优化领导干部队伍。
第五,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将基层党组织构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落实党的政策、团结广大群众的坚强堡垒,引导、动员、凝聚、服务群众。必须为贫困地区选拔好乡镇干部,配置优秀的领导班子,整治涣散的村级党组织。把“最能打仗、最会打仗的人”派到贫困村任村书记,攻坚克难,带领群众走向富裕。
第六,全面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而今,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反腐败斗争永远都在路上,夺取绝对性胜利势在必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自然生态系统要求山明水秀,政治生态环境也要山明水秀,继续加紧进行反腐败斗争,花大力气除‘坏树、医‘病树、修‘歪树,做到有腐必反、除恶务尽。坚持没禁区、全覆蔽、零忍耐,坚定不移惩治贪污腐败,着力惩治人民群众身边的贪腐问题,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败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完善巡查制度,建设全覆盖监督举报平台,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通过不懈努力确保风清气正。以顽强的意志品格正风肃纪、反腐倡廉,推动反腐斗争取得历史新进步。
第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领导十三亿人民,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党既要政治硬也要本领强。牢牢把握住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八个增强”,稳步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增强领悟能力,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如毛泽东曾经提出:“假若党内出现一批全面地而不是零散地、灵活地而不是僵化地学会马列主义的党员,就会极大增强我们党的战斗力量。”[4]与此同时,增强群众工作本领,革新工作机制与方式,把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进一步结合起来,沟通好群众方面工作。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披荆斩棘,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三、十九大报告关于党建思想的重要意义
面对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党建思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不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也是我国党建理论的最新成果,更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自身建设提供了鲜明的政治导向。
首先,在理论层面,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建思想承继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体现了新时代精神,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十九大党建思想深刻分析了新时代的要求,正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时代使命和现实挑战,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十九大党建思想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同时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其次,就现实层面而言,十九大党建思想立足于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但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的最大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创新,对今后党的建设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广大党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建设事业不懈努力奋斗。有利于全党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十三亿同胞办实事、干好事,做好群众工作。有利于更好的发展党组织,选拔出大批德才兼备,为官清廉的党员干部。有利于全党更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现伟大的梦想,必须建设伟大的工程。这项伟大的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进行的党的建设事業。迈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的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许,适应新时代新诉求,提出整套影响深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一个历史最高水平,为在新时代下党与国家事业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郭永虎(1973-)男,汉族,吉林白山人,历史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
闫 妍(1995-)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