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关于吃的二三事

2018-05-24 05:26:17张云峰
当代矿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爷孙西瓜皮大婶

文/张云峰

在乌海生活了五十多年,对吃的学问知之甚少,从小生活在一个有着七口人的大家庭里,能吃饱即可,对于很奢侈的吃法,只有在红白喜事的宴席上才能领略一二,过后也没能仔细回味,总之,对于乌海吃的印象不是很深,但是,要说童年时代关于吃的记忆,却依然记忆犹新。

一、凉拌瓜皮

1960年刚从老家来此不久,那时住乌达镇铁桥食品家属房,刚刚4岁的我,活动范围仅仅局限在单位家属区那几排窑洞房和南面的桥梁工区及西面的“西沙湾”,再远一点的地方没去过,怕找不见家跑丢了,记得当时母亲做的最多的是玉米面窝头和高粱米饭烩土豆白菜,就这样的饭菜因为数量有限,一家三口很难填饱肚子。

一天中午,吃过饭后与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在门口玩,不多时,看到一户人家的后窗子开着,几块刚被啃过的西瓜皮扔在了窗子底下,看着十分诱人的西瓜皮,我们两个对视了一眼,跑过去看着西瓜皮,一时不知道该捡还是不该捡。要知道,那个年代的西瓜皮,在乌达这个地方连见都没有见到过,几块刚被啃过的西瓜皮,被扔在窗外,谁见了能不动心呢?邻居大婶看到我俩想捡又不敢捡的样子,挥了挥手示意我俩捡回来。

捡回瓜皮,大婶把他放在盆里洗了洗,拿出面板和菜刀,把瓜皮外面的青皮削去,再把里边的瓤削去一些,然后切成细条,用盐煞了一阵,点上几滴从老家带来的香油,然后装在盘子里,端到我俩跟前很慈祥地说:“娃娃们,吃哇。”于是,我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不知是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的缘故,还是邻居大婶的厨艺高超,那沁人肺腑的香脆滋味,每每想起都回味无穷,那时期可以说是在乌达吃到的最为可口的一道美餐。几十年后,我自己也曾尝试着做这道菜,但是怎么也找不回大婶当年那个味道来。

二、早年间的烧烤

从农村来的人家,对吃可以说不太讲究,只要能吃,想不到的花样都能吃出来。

记得六岁那年,房东头住着一位老爷爷,老人家驼背弯腰,戴一顶皮草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干瘦的脸上皱纹像刀刻的似得那样沧桑深沉,稀疏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微风中不断抖动着,老爷爷看上去怪怪的,很少与人讲话,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小孙子紧跟其后,小孙子与他形影不离,很少能和我们一起玩,这祖孙两人几乎是每天上午到野外转一趟,手里拿根八号铁丝,专门打一种叫“蛇鼠子”的四脚蛇,然后用铁丝穿起来,到了中午,爷孙俩每人手里拎一串蛇鼠子,回到家烤着吃。我们把这种动物叫做:“蛇鼠子”,乌达的野外随处可见。

每次看到这爷孙俩满载而归的样子,我们都感到很吃惊。终于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悄悄问那孩子:“你们每天打这个干啥?”

孩子很自豪地说:“吃呀”。

我看那孩子不像骗我的样子,但仍然疑惑不解地说:“这东西也能吃?”

这话被老爷爷听到了,老爷爷怪声怪调地说:“你们没挨过饿,饿极了眼,你看能吃不能吃。”

对于吃蛇鼠子,起初我们还以为这祖孙俩得了什么怪病,专门靠吃这个治疗呢,后来觉得不对,因为吃法上不像治病的样子。有一天我们悄悄跟踪到他们家,看到老人把蛇鼠子从细铁丝上退下来,然后用一根稍粗一点的铁丝再把蛇鼠子顺嘴穿进去,放到炉子上,用烧过劲的红火炭烤。老爷爷光着膀子坐在炉子跟前,手里穿蛇鼠子的铁丝不停地翻动着,待蛇鼠子被烤的焦黄的时候,掏出肚子里的肠肚,抓一撮五香粉与盐面儿往蛇鼠子上面撒均匀,顿时,整个房间弥漫着烤肉的浓香味儿,然后爷孙俩津津有味地嚼着吃,看着俩人吃的那样香甜,那一刻我们几乎都看呆了,尽管爷孙俩形容的多么好吃,我们却依旧没有吃的念头,现在想起来,那种吃相与现在流行的烧烤小吃,几乎有着异曲同工之美,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吃过烤蝈蝈、烤蚂蚱,却依然不敢吃烤蛇鼠子。

三、吃山花野菜的日子里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这话一点也不为过,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粮食是定量供应的,缺盐少油的日子,肚里没啥油水,

粮食往往吃不到月底就光了。于是,不管什么菜能搀和着和粮食一起吃,这样才不至于亏欠太多。

这期间,乌海地区几乎能吃的野菜我都吃遍了,什么苦菜、猪毛菜、灰灰菜、扫帚苗、辣辣根、艾蒿菜,能吃到沙葱那是最好了,吃不上沙葱,其他能吃的野菜也能对付。记得有一种很低矮的植物,生长在山坡上,春天开黄色的花,花谢之后结出一条小豆角,嫩时将它掰开有白白的奶液流出,吃起来甜丝丝儿的。成熟后不过寸把长,里面有三到五颗小豆粒,老了采摘下来煮熟吃了,也很可口。这种植物究竟“冠名”叫什么名字,至今我也不知道,我们叫它“羊奶子”。别看它豆角结得不大,豆角花却和其他种植的豆角花没多大区别。一到春天,山豆角花开的时候,我们便漫山野寻找采摘,回到家洗干净后拌上玉米面放到笼屉里蒸,吃法大体上和艾蒿菜吃法相似,味道更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有山野菜的清香,而且有类似槐花的甜润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身边虽然没有耕种的土地,没有果实收获可言,但是多情的土地依然让人们能够找到可食的东西用来充饥。尽管一些叫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野花野菜,不是为了人们的生存而存在的,但是在那个历史的过渡时期,确实为我们的成长增添了一抹往事的记忆。

猜你喜欢
爷孙西瓜皮大婶
一块西瓜皮引发的惨案
趣味(数学)(2021年6期)2021-11-06 05:18:54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46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一)——鹿大婶买卡纸
爷孙俩
当代工人(2019年19期)2019-11-22 07:20:27
企鹅大婶面包店
扔西瓜皮的小猪
爷孙造句
特别健康(2018年4期)2018-01-28 10:48:29
爷孙乐
爷孙乐
马大婶的洗脚房
连环画报(2017年1期)2017-07-13 15:4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