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清流县城关中学 彭德兴
每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对文本的解读就关系到给学生的向导,因此,如何解读显得尤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用好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那么,教师如何解读文本,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背影》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它以其朴实真挚的语言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尤其是有了一定阅历的中年人,读来心有戚戚。因此对《背影》解读也就多样了。然而,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阅历尚浅,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加上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使得他们淡化了亲情。记得有两个孩子的对话:“大人老是说我们孩子挑食,他们怎么不挑食呢?”“他们买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还要挑食吗?”那么,文风朴实的《背影》要让他们入情入境产生共鸣是着实不容易的。
基于学情,教学《背影》这篇文章应该有哪些突破?我主要解读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上课时候问学生写什么,他们齐刷刷地回答:“父爱!”多年来,我们教师也许也忽略了,也认可了这一答案:《背影》就是表现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的父子情深。那么,它果真是仅仅写父爱或者父子情深吗?散文的阅读,首先得领悟作者的情感,我认为本文要表达的是朱自清对父爱的不理解到理解这一情感经历。
为什么说是不理解到理解呢?文中反复强调“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自嘲的语句无不表现了现在的我对父爱的理解,可是那时候是不理解的。 那么,文中反复强调的“那时”是什么时候呢?我提示学生关注三个时间,“不相见二年余了”“那年冬天”“近几年来”,这是三个不同的时间,学生往往忽略了,“那年”送别的时间、两年前最后见父亲的时间、现在写文章的时间。所以课文是有两个“我”,送别时候二十岁的“我”,写信时28岁的“我”。那是的“我”:“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往来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我这样打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当然,学生还有一点是不理解的,父亲渐渐忘却“我”的不好,“我”的不好是什么呢?他们父子之间是曾经有隔阂的。朱自清写此文是因为见了父亲的来信,触动了他心底的那根弦历经8年的时间,此时的朱自清也历经生活奔波养育子女,所以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父亲的种种做法终于领略并深情地爆发于文字。因此,本文更重要表现的情感是对父爱的理解,而文中描写的父爱是作者理解父爱的依据。
在七年级上册的《春》里,我们为朱自清散文中整齐而华美的语言而折服,那么《背影》里却只有朴实的语言、叙述的语调,作者将所有的情感都渗透在那无华的字里行间。
对于子女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父亲的音容笑貌了,然而朱自清却避开了这点,选取一个背影来写,不要说在“五四”时期缺少描写父亲的文章,就是现在,能有如此独特的视角写父亲也是极少的。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一个不美而且肥胖的背影,细读那“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简单的色彩白描勾勒(这里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了对比),再品那“(蹒跚)地走”“慢慢探(下)身”“攀”“缩”等动词,这些都“润物细无声”般地嵌入了几代天下子女的心坎儿。
与白描式的背影相似的就是父亲的言语。父亲不仅行动不便,话语也不多。文中没有孟郊《游子吟》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样的动人情景,只用几句简朴的言语传递如山的父爱。父爱体现在生活困顿时的那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安慰上,父爱体现在那不漂亮的叮嘱和不必要做的必做之事上。尽管父亲爱子心切,然而他没有在语言表情上流露,可就是这样简洁朴实的言语让一个二十岁的大小伙子泪眼婆娑。
朱自清在本文中多次用了反复的语言,两个“唉”,三个“叮嘱”,四个“终于”,这朴实的字眼饱含了多少父子情深。“终于决定自己送我去”“终于讲定了价钱”,父亲送不送儿子的心理斗争以及讨价还价等琐碎都融入这两个词里。朱自清就是用这样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此处省略几百字”的效果。
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嘀咕:“买几个橘子值得这样大写特写吗?”是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当下的孩子是很难理解这样的情感,何况朱自清用的是这样朴实无华的语言。那么这篇文章又如何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呢?它的感染力来自于层层的铺垫蓄势,触发了作者以及读者心底的“最痛点”,这有如医学上引起疼痛的最低刺激量“痛阈”。试想,如果只是把一个胖子吃力地攀爬月台的背影呈现在朱自清的面前,他会流泪吗?不会!那是父亲不顾年老体衰和生命安全为他买橘子吗?也不是!因为这些对于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刺激的痛点还不够。那么是什么让他“泪很快地流下来呢”?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读第二、三段,作者把这一切放在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这样一个祸不单行的背景下。从曾经优越的家境到当时家中一贫如洗,“满院狼藉的东西”,父亲还要借钱办丧事,这是他尽做儿子的责任,失业了不顾年老体衰要到南京谋事,这是他尽家庭顶梁柱的责任,送儿子回北京念书,这是他尽父亲的责任。父亲的这些努力,都是在用他的风烛残年去苦苦支持这个日渐破落的大家庭,此时看到父亲的默默、艰难、努力的背影,朱自清以及读者心底的那根弦就被电到了,这样层层铺垫中那“泪”自然就流下了。文中两处“赶紧”:“赶紧拭干了泪”和“赶紧去搀他”,正是朱自清对父爱理解的拐点。
然而,文章的情感到此并未结束,再看第七段,此时的朱自清自己也已经养儿育女,为了生计东奔西走,他对父亲由盛到衰的经历有了很深的感触,于是尽管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反而更理解他“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的心境,而且父亲也“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记得“我”和“我”的儿子,父亲给“我”的信里说“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是人性的真情所在,作为儿子的他敏感地察觉到,父亲也许真的不是之前的离别而将是永远的诀别了。这不正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最痛吗?于是泪又来了。如果没有这样的铺垫蓄势,这份情感怎能感动至今呢?
这就是《背影》,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最真挚而且最真实的情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