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近20年旅游目的地研究述评

2018-05-24 12:55吕俊芳张嘉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目的地旅游研究

吕俊芳,张嘉辰

(渤海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旅游目的地是相对于客源地而存在的,是激发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完成旅游活动的空间载体,是基于空间视角的旅游活动核心。旅游目的地的国际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研究晚于国际,中国旅游大词典中词条旅游目的地(Tourism Destination)简称“旅游地”,泛指能够为来访游客提供旅游经历或体验的特定地理区域。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多维研究,中国知网(www.cnki.net)和研究生学位论文库是国内学术成果的主要阵地,基于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博士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等数据库,通过题名“旅游目的地”进行模糊搜索,剔除重复发表和与主题无关稿件、新闻报道、采访实录后,截止2013年9月25日共筛选获得1994年以来高影响力的相关有效文献193篇,对其进行文献梳理统计、分类分析研究,试图探寻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的路径,探查未来研究的趋向。

1 旅游目的地研究国内文献来源解析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高影响力的193篇文献构成为:专业期刊论文139篇、硕博学位论文53篇、专著1篇。53篇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优秀硕士论文43篇约占81%,博士论文10篇约占19%,这一比例与我国研究生培养以硕士为主相符。学科来源主要以管理学类31篇约占59%,地理学19篇约占36%为主,两者共占95%,剩余3篇约占5%分别是市场营销学(博士1)、产业经济学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2)。占总数比例59%的管理学位论文以旅游管理23篇约占43%为主,占管理学位论文的74%;占总数36%的地理学位论文以人文地理16篇约占36%,占地理学位论文的84%,可见对旅游目的地研究取得硕博学位的学科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和人文地理,两者共占74%,由此旅游管理和人文地理成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两大支柱学科。综合学科与研究生层次可以发现研究旅游目的地获得管理学位的硕士与博士比例为28:3,约90%都集中在硕士层次;研究旅游目的地获得地理学学位的硕士与博士比例为13:6,博士层次约占32%,且均是人文地理学博士,由此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学硕士和人文地理学博士是两大主力阵营,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学位论文来源一览表

表2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期刊论文来源一览表

大类期刊论文学科旅游地理经济管理综合学报其他期刊数量663784168比例47.4%26.6%5.8%2.9%11.5%5.8%

139篇专业论文主要以旅游学66篇约占47%,地理学37篇约占27%,综合学报16篇约占12%为主,三者共占86%,少量分布于经济、管理类和其他分散学科期刊,可见旅游目的地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主渠道集中于旅游类、地理类专业期刊和综合性学报,具体见表2。

2 旅游目的地研究基于时间线索的文献内容解析

纵向分析后发现近20年来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不断升温,呈现主题集中化、内容多元化状态,集中在营销、形象、发展、需求、专项、实证、供给、效应、管理、空间结构、综合研究等方面,从时间角度对内容结构解析见表3、图1, 21世纪以来研究稳步增长见图2。

表3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期刊论文来源一览表

图1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内容数量分布图

图2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数量时间变化图

3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述评

归纳总结可知,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呈现“宏观+微观+综合”研究范式。

3.1 旅游目的地宏观研究述评

国内对旅游目的地的宏观研究主要涉及经济学纬度(供给、需求)、市场学纬度(形象、营销)和管理学纬度(管理、效应、发展)等研究。

1.经济学纬度研究:需求研究与供给研究

旅游者(主体)需求研究是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的重要视角。在筛选的国内193篇文献中共有10篇是以主体需求的消费行为、人口统计、社会行为等角度研究旅游目的地,代表性研究成果有吴必虎等(1997)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总结出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选择的行为规律,探讨了年龄、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诸多因子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1];赵现红(2010)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和限制因素,得出洲际客源更多考虑吸引物、交通、设施、服务等促成因素,洲内客源更多考虑价格、时间、距离等限制性因素[2];葛学峰(2012)基于国内游客以探新求异为主要动机、重游率不高的现实,研究了潜在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意向方面的影响因素[3]。此类研究大多基于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旅游群体(入境与国内游客、现实与潜在游客、普通与特殊游客等)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因素和规律。研究较多采用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国外此纬度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定位,其内容还包括感知、选择标准、定位变化、技术和方法等,相比较国内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规律探讨集中在影响因素或模式,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旅游目的地供给研究不可或缺。旅游目的地是旅游活动发生地,旅游者(需求)流向地、旅游资源产品和旅游业(供给)地,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直接决定其发展与否,对其研究也成为必然。此类研究成果均为硕博学位论文,代表性的如文彤(2007)选择旅游目的地供给核心即标志景区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城市型和乡村型标志景区的发展规律,建构了标志景区形成发展的价值、关联、主体“三维度”模型[4]。国内对旅游目的地供给研究着眼点集中在资源、产品、产业、市场、政府、环境等领域,就某环节探讨旅游供给理论对实践有借鉴作用,但系统的理论研究相对缺乏。

2.旅游目的地市场学纬度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和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

我国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陈传康教授引导并逐步发展[5];黎洁等(1996)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及战略进行了研究[6];李蕾蕾(1999)形成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专著[7];周年兴等(2001)基于对南京的实证分析,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生命周期问题[8];黄震方等(2002)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过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广模式[9];程金龙等(2004)梳理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理论进展,明确成就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未来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趋势[10];卞显红等(2005)基于上海和西安的实证研究,得出基于有利形象模式来评价旅游形象比较有效[11];胡抚生(2009)指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涵盖景观、餐饮、休闲娱乐、经济社会环境、交通、购物、氛围等多维,其在不同的维度影响游客的推荐意愿和支付意愿,从而最终影响旅游主体的消费行为[12];张宏梅等(2011)基于入境和国内游客比较研究,探讨了游客涉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多维度影响[13]。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一直是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国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构成要素、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发展趋向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最初关注主体视角的目的地形象向注重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的全过程转变,理论建构更为全面系统,研究方法逐步丰富

旅游目的地代表辖区内的旅游企业进行营销,即旅游的目的地营销,是国内研究关注最多的领域,国内戴斌在1996年首先提出旅游目的地营销。李宏(2004)提出建构包含多层面、多要素的广义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并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运作机制进行探讨[14];龙江智(2005)指出旅游目的营销理解存在偏差,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对策[15];高静等(2007)对国内单一的政府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多元营销主体协同营销机制[16];艾建玲(2008)运用分层聚类对湖南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进行分层聚类解析,并提出相应的营销对策[17];王有成(2009)建构了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有效性评估[18];粟路军等(2009)认为事件营销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利器[19]。国内运用定性结合定量的方法就营销主体、要素、策略、模式、机制、绩效与评价等领域对旅游目的地营销进行了系统研究,从单一目的地形象营销转向多视角,关注营销组织、技术等,研究成果表明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在不断摸索中成长,未来此类研究仍将持续。

3.旅游目的地管理学纬度研究: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影响效应研究和发展研究

旅游目的地发展过程中,管理对其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旅游目的地管理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早,代表性的成果有:赵西萍等(1996)总结了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需求的预测方法;冯涓(1998)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环境方面的决策;郭鲁芳(1999)在明确旅游目的地形象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略[20];舒伯阳(2000)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体系,认为市场推广通常包含形象、活动、营业等层面的推广,并提出整合营销、权变营销、追踪营销等系列营销策略[21];谭林等(2001)认为旅游目的地处在旅游业价值链的核心地位,基于聚类分析、模糊综合分析等方法建构了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2];何方永(2007)通过研究我国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现状,提出了认识、推广、研究、发展游客管理的链条式管理模式[23];Alastair Morrison等(2013)提出通过旅游目的地管理与营销的平台来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24]。分析国内已有研究成果发现,与国外此类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国外较多关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管理,国内管理的着眼点较多,虽然也有针对游客管理的研究但还不是研究的主流,未来旅游目的地管理将会更多地关注游客管理。

旅游目的地影响效应研究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分支,国内已有成果不多,代表性的有刘赵平(1996)研究了反向公关宣传对旅游目的地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发展对策;李蕾蕾(2000)探讨了跨文化传播给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带来的影响;肖佑兴(2002)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效应进行了研究;李经龙等(2003)探讨了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韩晶晶等(2005)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在空间上存在的马太效应,探讨了其成因和影响;刘睿文等(2006)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的“既成事实”、“先入为主”等效应;寇敏(2006)就旅游目的地社区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张芳芳等(2009)探讨了旅游类博客对目的地形象传播的影响;任宁宁(2011)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效用;张彦等(2011)探讨了旅游活动给城市型旅游目的地的社会资本产生的影响。已有的成果从正、负不同层面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效应和影响进行研究,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有借鉴作用。研究较多关注社会文化和经济效应,对生态环境效应关注不多,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未来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效应与影响将逐步进入研究范畴。

国内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历来重视,在筛选的193篇文献中共有12篇选择了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代表性的研究有吴必虎(1996)从旅游生态学角度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25];崔凤军(2001)研究了我国传统型旅游目的地的创新和发展[26];保继刚等(2004)研究了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得出地理集中指数变化趋缓的结论,指出旅游驱动力变化、城市功能和地位变化及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等是造成地位变化的因素[27];赵艳(2010)指出自然灾害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适宜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型发展模式;文彤等(2011)基于调查和访谈实证研究了香港面向本地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发展[28]。国内学者借鉴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运用实证或现象方法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创新、整合、变化、竞争等进行多角度的研究,解析快速发展的旅游目的地内在机理,对旅游目的地未来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2 旅游目的地国内微观研究的述评

旅游目的地微观研究主要集中于专项研究、实证研究、空间结构研究等方面。

1.专项旅游目的地研究

专项旅游目的地是指具体类别的旅游目的地,因为特定指向而区别于一般旅游目的地。因为旅游目的地的具体类别纷繁复杂,国内此类研究成果总量最大。国内影响力较高的期刊论文有唐铁顺(1998)对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发展进行研究,探明了旅游社区类别及进化机制[29];郭英之等(2004)对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竞争进行了研究,中国公民对出境旅游目的地属性特征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安全性”、“优美景色”等方面[30];田敏(2005)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并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路[31];陈晓静(2005)对会议型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标准和目的地满意度评估标准进行了研究[32];陆军(2006)探讨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动态营销策略[33];宋国琴(2006)基于浙江省海岛的实证研究总结出了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六大影响因子[34];余科辉(2007)基于邮轮旅游的特征对世界游轮旅游目的地发展和邮轮母港建设进行了研究[35];杨振之(2007)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过境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旅游地间旅游产品、旅游产业的空间竞争与合作问题[36];王琢等(2009)对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的营销进行了多层次的研究[37];于锦华(2010)解析了体育旅游目的地的内涵、特征,研究了其竞争力的构成和提升策略[38]。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评价、民族型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滨海型目的地的国际化、非优区位目的地发展、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农业旅游目的地居民满意度、沿海旅游目的地发展、滑雪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高尔夫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演变、冰雪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式等方面。归纳总价国内此类研究文献可知,国内对专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着眼国内,研究内容分散,主要涵盖红色、冰雪、海滨海岛、乡村、文化遗产、体育、生态、高尔夫、低碳、农业、会议、游轮等专项旅游目的地,研究类型面面俱到,有市场定位、产品开发、竞争力评价、满意度、空间结构演变等全方位研究,理论上的探讨对专项旅游目的地的实践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随着旅游消费越来越个性化,未来此类研究仍是热点。

2.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

旅游目的地实证研究以实践为着眼点,研究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理论,成果相对丰富,硕博学位论文的实证范围较广,主要有上海水乡古镇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优化、黑龙江省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自贡市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好客山东”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海南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等研究。赵安周等(2011)基于北京、上海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实证研究,建构了这类目的地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来评价旅游意象[39];旅游目的地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孙根年等(2011)就资源丰度、区位指数、贸易关联度等因素实证研究了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景点择高、距离择近、经济联系择富的现象[40];厉新建等(2013)以北京为实证对象,提出以“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创新理念和理论[41]。综上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的实证研究在21世纪的前几年主要表现为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之后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研究齐头并进,实证选择的对象很灵活,虽没有规律可循,但诸多的实证研究都从实践研究中发现规律,形成理论,并用来指导实践,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倡导。

3.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究

基于地理学视角,旅游目的地是界限明确的地理空间和经济活动区域, 对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历来是旅游目的地研究重点,影响力较高的成果有:刘俊(2003)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初探[42];卞显红等(2004)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43];杨新军等(2004)旅游目的地区域(TDD)及其空间结构研究[44];刘明剑等(2005)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的研究[45];朱青晓(2007)解析了区域旅游系统的特征,提出区域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概念,并对其空间结构和动态演变进行了探索[46];姜辽等(2009)分析了全息理论内涵及其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47];林岚等(2011)基于多种研究方法对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判断解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48]。研究就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格局、特征、模式、发展演化、整合优化、体系构建、规划等层面增加了对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认识,对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意义重大;空间结构的问题导向研究缺乏可能会制约其优化发展,这是应该继续加以重视和研究的领域。

3.3 旅游目的地国内综合研究述评

综合多视角研究旅游目的地的成果划归综合研究,其中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黎洁(1998)从旅游目的地的特征出发,解析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并针对旅游形象形成的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49];曹宁等(2003)针对旅游业地位逐步提升的发展趋势,提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的框架,以利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的提升[50];李肇荣等(2003)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解析了社区在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对策[51];刘绍华等(2004)以网络为载体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系统特征和功能,提出区域旅游发展要素的整合策略[52];保继刚等(2006)研究了传统目的地竞争加剧、客源萎缩、产品老化等现象并提出变机会为条件的旅游目的地再发展策略[53];张波等(2006)基于对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多种模式的对比分析,从实证的视角探索了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路径[54];臧德霞等(2006)界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内涵,并从中发现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相关问题[55];魏宝祥等(2007)认为影视旅游直接影响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目的地选择,可以把影视旅游视为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途径加以推广应用[56];李瑛(2007)从旅游者行为出发研究了目的地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57];白凯(2009)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评述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的现状,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模式[58];高静(2009)指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品牌化这三大环节关乎旅游目的营销链条,通过三者概念辨析建构了三者的关系模型[59];盖玉妍等(2009)梳理了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内涵研究,分析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的概念和特点[60];程道品等(2011)基于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证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解析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61];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的分销渠道影响巨大张朝枝等(2012)针对互联网导致的旅游者主体地位增强、旅游介体的垄断地位减弱的变化基于黄山实证研究得出旅游目的地分销渠的“去中介化”和“再中介化”并未清晰形成的结论[62];马凌等(2012)作为社会建构产物的旅游目的地,其形象的非物质建构受社会文化的影响较大,借助“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揭示了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动态过程[63];白凯等(2013)基于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对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研究进行归纳,指出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研究方向[64];郭英之(2013)依托文化软实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品牌文化营销[65];张宏梅等(2013)以皖南国际旅游区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旅游者视角建构了旅游目的地品牌权益测量模型,并进行了验证、修订[66]。旅游目的地国内综合的研究基于多学科视角解析了目的地旅游活动,形成旅游目的地较为科学认识,为发展提供了借鉴。

4 结论

国内旅游目的地研究学科集中在旅游管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研究主体为旅游管理学硕士、人文地理学博士和相关专业的院校教师、科研院所的研究者等。目前国内形成旅游目的地 “宏观+微观+综合”的研究范式,宏观研究以经济学纬度(需求、供给)、市场学纬度(形象和营销)和管理学纬度(管理、影响效应和发展)研究为主;微观研究主要表现为专项、实证和空间结构研究等;综合研究的内容广泛、视角多样。国内以旅游目的地为核心的多维研究框架虽已构建,但基于问题导向的旅游目的地理论建构将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唐俊雅,黄安民,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3-9.

[2]赵现红.旅华外国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0(1):145-149.

[3]葛学峰.旅游目的地选择意向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4]文彤.旅游目的地标志景区发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5]陈传康,王新军.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J].旅游学刊,1996(1):48-52.

[6]黎洁,吕镇.论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战略[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6(6):62-65.

[7]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8]周年兴,沙润.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与生命周期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1):55-58.

[9]黄震方,李想.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与推广模式[J].旅游学刊, 2002(3):65-70.

[10]程金龙,吴国清.旅游形象研究理论进展与前瞻[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73-77.

[11]卞显红,张树夫.应用有利形象模式衡量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J].人文地理,2005(1):62-67.

[12]胡抚生.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推荐意愿、支付意愿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13]张宏梅,陆林.游客涉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1(12):1613-1623.

[14]李宏.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57-63.

[15]龙江智.旅游目的地营销:思路和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5):55-57.

[16]高静,章勇刚.旅游目的地营销主体研究:多元化视角[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13-17.

[17]艾建玲,徐春晓.基于分层聚类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研究[J].人文地理,2008(30):109-122.

[18]王有成.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功能构成与评估[J].旅游科学,2009(1):28-37.

[19]粟路军,黄福才,李荣贵.事件营销: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利器[J].旅游学刊,2009(5):9-10.

[20]郭鲁芳.我国实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略初探[J].旅游科学,1999(5):34-35.

[21]舒伯阳.旅游目的地市场推广体系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00(1):105-106.

[22]谭林,李光金.论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48-151+204.

[23]何方永.我国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07(2):83-85.

[24]Alastair Morrison,邵隽,陈映臻.目的地管理与目的地营销: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平台[J].旅游学刊,2013(1):6-9.

[25]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 1996(2):38-44+55.

[26]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的创新与发展[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27]保继刚,甘萌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地位变化及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4(3):365-370.

[28]文彤,金雪鸿.面向本地市场的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81-84.

[29]唐铁顺.旅游目的地社区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1998 (2):34-38.

[30]郭英之,张红,宋书玲,等.中国出境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研究[J].旅游学刊,2004(4):27-32.

[31]田敏,苗维亚.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272-274.

[32]陈晓静.会议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与评估[J].旅游学刊,2005(1):80-83.

[33]陆军.红色旅游目的地营销方略[J].旅游学刊,2006(8):9-10.

[34]宋国琴.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影响因素探析[J].企业经济,2006(5):83-85.

[35]余科辉,刘志强.世界游轮旅游目的地与邮轮母港建设研究[J].商业经济,2007(7):94-95.

[36]杨振之,陈顺明.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J].旅游学刊,2007(2):27-32.

[37]王琢,丁培毅.黄金海岸旅游目的地营销经验谈[J].旅游学刊,2009(5):7-8.

[38]于锦华.体育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39-41.

[39]赵安周,白凯,卫海燕.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旅游科学,2011(1):54-60+87.

[40]孙根年,张毓,薛佳.资源-区位-贸易三大因素对日本游客入境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1(6):1032-1043.

[4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J].人文地理,2013(6):130-134.

[42]刘俊.区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2-45.

[43]卞显红,王苏洁.旅游目的地空间规划布局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4(1):61-65.

[44]杨新军,马晓龙,霍云霈.旅游目的地区域(TDD)及其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科学,2004(10):620-626.

[45]刘明剑,黄猛.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05(4):581-584.

[46]朱青晓.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探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6):56-60.

[47]姜辽,潘雅芳,张述林等.全息理论视野下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的发展思维[J].旅游学刊,2009(5):20-25.

[48]林岚,杨蕾蕾,戴学军,等.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耦合与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1(8):140-146+98.

[49]黎洁.论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市场营销意义[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8 (2):15-18.

[50]曹宁,郭舒,隋鑫.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研究提纲[J] .社会科学家,2003(6):89-93.

[51]李肇荣,黄进.旅游目的地社区发展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7-10.

[52]刘绍华,路紫.浅议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区域整合功能[J].旅游学刊,2004(2):84-88.

[53]保继刚,张骁鸣.传统旅游目的地再发展研究[J] .热带地理,2006,26(2):177-181+191.

[54]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 2006(7):69-74.

[55]臧德霞,黄洁.关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内涵的辨析与认识[J].旅游学刊,2006 (12):29-34.

[56]魏宝祥,欧阳正宇.影视旅游:旅游目的地营销推广新方式[J].旅游学刊,2007 (12):32-39.

[57]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58]白凯.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位研究述评[J] .旅游科学2009 (4):9-15.

[59]高静.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J] .旅游学刊, 2009(2):25-29.

[60]盖玉妍,王鉴忠.国外旅游目的地品牌化内涵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9,2(4):595-599.

[61]程道品,程瑾鹤,肖婷婷.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与旅游目的地满意度的结构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 2011(10):111-116.

[62]张朝枝,游旺.互联网对旅游目的地分销渠道影响[J].旅游学刊,2012(3):52-59.

[63]马凌,王瑜娜.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J].学术研究,2012(3):65-70+169.

[64]白凯,胡宪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来源与关系辨识[J].旅游学刊,2013(4):35-47.

[65]郭英之.基于文化软实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文化营销[J].旅游学刊,2013(1):18-20.

[66]张宏梅,张文静,王进,等.基于旅游者视角的目的地品牌权益测量模型:以皖南国际旅游区为例[J].旅游科学,2013(2):52-63.

猜你喜欢
目的地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恋爱中的城市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迷宫弯弯绕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动物可笑堂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