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磁悬浮轴承模型的自适应PID控制研究

2018-05-24 06:12王西伟顾冬梅董长海
关键词:钢球磁悬浮学报

李 莹,王西伟,谢 翔,顾冬梅,董长海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磁悬浮系统(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MLS)是利用电磁力对物体悬浮、旋转或移动,是一种非接触式操作方式,可有效地减少机械振动、摩擦和接触操作所造成的摩擦损失。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频率和噪音[1]。随着控制技术领域的发展,诸多复杂多样的控制策略应用到磁悬浮,如早期的比列-积分-微分控制(Proportion Integral Derivative,PID)[2-3]、模糊滑模控制[4]、模糊神经网络[5-6]以及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7]等,但磁悬浮系统本身就是一类典型的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系统[8],对系统的动态及静态性能要求很高,为磁悬浮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了挑战。

常规PID控制器简单、稳定,参数容易调整以及无静态误差,但当控制对象是时变系统时,控制器参数难以自动调整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模糊滑模控制由于主要依靠滑模面而与对象参数及扰动无关,但同时也因为高频率的切换产生严重的抖动现象。模糊控制不依赖于具体的数学模型,非线性系统控制的动态性能较好,但稳态性能较差。神经网络自学习适应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9]具有更快的学习速度和良好的泛化能力,能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系统,但当数据不充分的时候,神经网络就无法工作。

本文研究了RBF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RBF神经网络反馈控制方法。将模糊控制和RBF神经网络融合到PID控制器参数调整中,一方面加快系统响应速度,另一方面由于神经网络特有逼近特性,使参数的调整更准确,从而提高对磁悬浮系统的控制效果。

1 磁悬浮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

磁悬浮系统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m是钢球质量,x是电磁铁与钢球之间的距离,i是线圈绕组的电流,Fm(x,i)线圈通电时刚体的电磁力,Fd(t)是系统所受干扰力。在磁悬浮系统中,钢球悬浮在受电流控制的磁场中,通过控制电流将钢球悬浮在平衡位置,可建立一个基于电磁、电力和力学的磁悬浮系统数学模型。

图1 磁悬浮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把钢球看作质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磁悬浮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1)

假设该系统具有理想的电磁特性,根据磁路理论可以得到电磁力[10-11]

(2)

式中:μ0是空气磁导率,A0是磁极面积,N是电磁线圈的匝数,f(x)是悬浮距离x的多项式函数,可以表示为

f(x)=b0+b1x+b2x2+b3x3+b4

(3)

通过实验拟合,计算得出多项式(3)中的可用系数为:b0为-32.6,b1为4 897.3,b2为-274 970,b3为6 816 800,b4为-62 498 000。

由电磁感应定律可得到电磁电路电压

(4)

单自由度磁悬浮非线性系统模型由式(1)~(4)联立方程组成。

2 RBF前馈自适应模糊RBF反馈控制

2.1 系统结构

由于神经网络具有万能逼近能力,本文采用RBF网络建立磁悬浮系统的动态逆模型,消除其耦合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系统的建模以及神经网络逼近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提高控制精度,在设计磁悬浮系统控制器时加入反馈控制。结合模糊控制、RBF神经网络各自的优点,将其融合到PID控制参数调整。系统控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模糊RBF网络的PID控制系统结构

总控制器u为

u=uRBF+uSML

(5)

式中:uRBF为RBF网络逆控制器的输出;uPID为PID控制器的输出。

2.2 模糊RBF网络PID控制

模糊RBF神经网络如图3所示,由输入层、模糊化层、模糊推理层、和输出层组成[12-13]。网络的输出是PID的参数Kp、KI、KD。

图3 模糊RBF神经网络结构

根据不同的功能将模糊RBF神经网络分为四层:

第一层 输入层,将系统误差及系统输出反馈结果作为输入层的两个节点,即x1=e,x2=yout[14-15]。对该层的每个节点i的输入输出表示为

f1(i)=X=[x1,x2,…,xn]

(6)

第二层 模糊化层,该层针对两个输入量总共设计6个模糊化集,由输入层可知本层输入为x1=e,x2=yout,本层输出为

(7)

式中:cij和bij分别是第i个输入变量第j个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的均值和标准差。

第三层 模糊推理层[16],该层为推理层,即设计6条模糊规则,由输入量对应的模糊集两两结合成一条模糊规则,由此得出点火强度。每个节点j的输出为该节点所有输入信号的乘积,即

(8)

第四层:输出层,将第三层的输出和连接权矩阵以矩阵乘的方式得出结果,因此,该层的输出为

(9)

式中:wij为输出层节点与第三层各节点的连接权矩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控制器

kpxc(1)+kixc(2)+kdxc(3)

(10)

(11)

(12)

采用增量PID控制算法,得出u(k)表示为

u(k)=u(k-1)+Δu(k)

(13)

设计中,采用Delta学习规则修改可调参数。学习目标函数定义为

(14)

式中:r(k)和y(k)分别为实际网络输出和期望输出,网络逼近误差为

e(k)=r(k)-y(k)

(15)

利用梯度下降法对Kp、KI、KD进行参数调整。

(16)

(17)

(18)

输出层的权值通过如下方式来调整

(19)

式中:wj是输出层节点与第三层节点的连接权值,j=1,2,…,N,η为学习速率,η∈[0,1]。

加入动量因子,则输出层的权值学习算法为

wj(k)=wj(k-1)+Δwj(k)+α(wj(k-1)-wj(k-2))

(20)

式中:α为动量因子,α∈[0,1]。

3 仿真与分析

根据上述思想和规则,在simulink环境下设计一种RBF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RBF神经网络反馈控制系统。取采样周期T=1s,利用临界比法选择三个PID参数:Kp=110,Ki=60,Kd=0.8。模糊RBF神经网络结构选择2-8-1,学习效率η=0.3,动量因子α=0.02。磁悬浮系统平衡值设置为2mm。

图4是常规PID和RBF神经网络前馈逆补偿——模糊RBF神经网络反馈的磁悬浮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对比图,实线为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响应曲线,虚线为常规PID控制曲线,有大约4%的超调,响应时间为0.3s。

图4 磁悬浮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图

为了验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加入响应周期T=1.0s,振幅0.5mm 的干扰脉冲宽度,图5是系统脉冲扰动的响应曲线图,其中实线是PID控制响应曲线,虚线为模糊RBF神经网络PID控制整定曲线。

图5 干扰情况下磁悬浮系统响应曲线图

4 结论

仿真结果表明该网络可以获得比常规PID更快地响应速度,更优良的控制性能,适应能力强,抗干扰性能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案。

参考文献:

[1] JING ZHANG. Hamiltonian modeling and passive control of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J].Electric Machines and Control, 2008,12(4):464-467.

[2] 王晓乐,付小利,崔宸昱,等.基于多类别满意优化控制的磁悬浮球控制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15,36(9): 1 928-1 936.

[3] 李社蕾,李海涛,王喜鸿.磁悬浮PID参数整定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2,29(9): 348-352.

[4] 刘春芳,胡雨薇.单电磁悬浮系统的神经网络模糊滑模控制[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6,38(1): 1-6.

[5] ZHENGGUO XU. Fuzzy logic based control strategy for hybrid-magnets used in maglev systems[J].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 2006,21(10):76-80.

[6] SHAMELI, EHSAN. Nonlinear controller design for a magnetic levitation device[J].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2007,13(5):831-835.

[7] 施佳余,吴国庆,茅靖峰,等.磁悬浮轴承系统控制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5(12): 265-268.

[8] 张静,方燕.磁悬浮系统的积分变结构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9,3(14):9-12.

[9] 赵石铁,高宪文,车昌杰.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磁悬浮系统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2014,35(12):1 673-1 676.

[10] SYUAN YI CHEN,FAA JENG LIN. Direct decentralized neural control for nonlinear MIMO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J].Neurocomputing,2009,72(2):3 220-3 230.

[11] 张静,裴雪红,邢海峰,等.磁悬浮改进RBF神经网络控制的仿真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1,16(1): 48-52.

[12] 吴勇,王超.基于RBF网络辨识的航空发动机模糊神经网络解耦控制[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0,23(2): 15-18.

[13] 宋献峰,张克辉.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的板带横向厚度和纵向厚度综合控制[J].金属铸锻焊技术,2012,41(13): 132-137.

[14] SHEKHAR YADAV, J P TIWARI, S K NAGAR. Digital Control of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 using Fuzzy Logic Controller[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2012,41(21):22-26.

[15] SHIEH, HSIN JANG. A robust optimal sliding-mode control approach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systems[J]. Asian Journal of Control,2010,12(4):480-487.

[16] 谢克明,侯宏仑,谢刚,等.过热汽温系统的自适应梯阶模糊PID参数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9): 38-42.

猜你喜欢
钢球磁悬浮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有趣的磁悬浮陀螺
摆动球轴承球与保持架碰撞行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第二章 磁悬浮装置
昆钢球团生产降事故率降消耗的生产实践
磁悬浮装置
磁悬浮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