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的力量——微博之于个人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2018-05-23 15:24于斯梦
新媒体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微博

摘 要 居伊·恩斯特·德波在自己的著作《景观社会》中,提出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电子影像技术的发展,现在社会逐渐成为一个影像集聚的社会。景观的无所不在与商品的丰裕联系在一起,构筑了一个“意象统治一切”的景观社会。作为网友使用率最高的社交应用之一,微博中浩瀚星河般的图文、视频汇聚成一片独特的媒介奇观,进而以一种背景板的样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个人的社会化进程产生持续性作用。从文化转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和人格形成四个方面分别论述微博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化中扮演的角色,并进行辩证性的批判思考,探讨社会的合意与个人个性之间的博弈关系。

关键词 微博;景观社会;个人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5-0141-03

1 微博: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新浪微博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提及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为3.61亿,日活跃用户为1.59亿。也就是说每天有大约有20%的网友把自己大量的网络时间花在了微博里。丰富广袤的内容、五花八门的热门话题、有趣有料的图片短视频拼贴成一个庞大的媒介奇观。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说到:“在现代生产条件盛行的社会,整个生活本身都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变成了表象。”[1]3我们在微博中围观社会热点事件、构建个人的社交关系、填充自己的休闲时间,微博用“表象”将我们层层包裹,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板式的存在,“弥漫的”,同我们呼吸的空气一般。

热门事件的符号呈现、时尚元素的用户追逐、全民狂欢式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微博景观反映着生活、更“制造着生活”。任何事物似乎只有以表象的形式出现在微博中才具有存在的“正当性”。网友们沉浸在其中,将微博作为自身与外界联通的窗口,从而不知不觉地被塑造或重塑自身的现实生活,“一切实际的‘占有现在都必须来自其直接名望和表象的最终功能。同时,一切个体现实都已变成为社会现实,在这一意义上,个体现实直接依赖于社会力量并受社会力量完全塑型。”[1]6

2 “個人社会化”的内涵解读

何为“个人社会化”?简单来说,社会化就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的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的过程。”[2]

20世纪3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对个人社会化的研究已明确地形成了三种角度,即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3]。文化角度把个人社会化看成是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个人通过纵向传承延续和横向传播得以被纳入社会文化系统,并实现个人的现代化。个性发展角度重点把握的是个体的个性人格与社会的关联度。通过与社会的互联,人们得以构建和完善个性性格。社会结构角度主要研究的是个人社会化在践行社会角色,维持社会运行方面的作用。

3 微博作用于个人社会化

为了方便研究,本文将上述提到的社会化内涵划分的文化、个性、社会结构三个角度细分为文化转移、社会实践、社会关系和人格形成四点,并结合微博实践逐一分析其对于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3.1 文化转移——百花园中的主动学习

通过个人社会化,社会实现了文化转移,完成了世代交替[3]。文化转移经历了个人被动接受文化遗产到主动学习汲取的良性发展过程。

现在青少年的学习成长,更多的知识积累实际上来源于课堂之外的主动求索。像勤劳的小蜜蜂在微·知识百花园·博中汲取营养已经成为了“95后”“00后”新潮、便捷且极具互动性的学习体验。

根据微博的调研发现,较之以往的纯粹的八卦娱乐目的,学生使用微博的功能性诉求愈发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学习知识,扩宽视野、沟通交往等价值属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凭借微博“庞大的流量入口”+“用户价值资源精准挖掘”,张雪峰、何凯文等头部大V能通过优质的教学内容实现流量变现和粉丝沉淀,从而带动更多优质资源和名师的进入。

3.2 社会实践——微博公共领域里的围观与讨论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对于“公共领域”的概念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并不受官方干预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公共场

所[4]。基于Web2.0技术发展起来的微博打破了大众媒介传统的“科层式”中央控制,以“去中心化”“非线性”等特征赋予了公众更多的话语权,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网友可以第一时间围观和讨论,进而以舆论的形式干预事件进程并形塑微博上的公共空间。

研究表明,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事实是,传统社会建立在信息资源垄断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模式发生了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根本性转换[5]。即由一对众的监视演变至“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网友个人爆料,微博大号转评,传统媒体跟进,众人以“离场介入者”的身份对处于事件中心的个人和管理部门进行凝视,以达成大众诉求。

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社会实践、政治参与是其必不可少的活动。由于网络的发展、微博的普遍,人们的视域和可参与的范围都成几何式扩展。通过微博这个“公共空间”,民众可以对千里之外的事件进行合理的舆论干预,也能随时对政府部门进行监督、提出建议,倒逼政府改革。从线上到线下,从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指尖上的社会实践对于个人的社会化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3.3 社会关系——兴趣部落里新型关系的建构

“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微博中,海量内容与庞大用户逐渐以兴趣部落为单位进行匹配与联结,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科技、历史、军事、情感等38个垂直领域。在同一个兴趣部落里,成员之间的关系或亲或疏,甚至互不相识,但均享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共同兴趣是成员们联结的纽带。由于有着共同的意义空间,所以彼此之间有着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感,在玩“梗”的时候也更加容易擦出火花。身在其中,成员能获得个人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

网络社群是人们现实关系的延伸,也是人際关系重新洗牌的平台。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说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现实本质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和体现出来的。”通过网络的无限互联,微博中的兴趣部落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聚集“志同道合”者,从而打破地缘亲缘的限制,在更广阔的空间中构建多样化的社交关系。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我们也需要警惕,群体内部的意见交互往往会呈现出非理性、情绪极化等现象。长时间封闭地待在部落内也容易导致视野窄化,被困“信息茧房”的负面效应。

3.4 人格形成——“去身份”平台的展示与形塑自我

“通过个人社会化,个人获得了人格和自我。人格即为一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形成的性格、个性、习惯和观念等。”作为内容生成平台,微博也是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和QQ空间、朋友圈里发动态不同,微博里的自我展示首先是去背景、去身份的,在这个匿名性的环境里,你的存在仅仅表现为一个虚拟的ID。当抛掉在现实生活中的人设和在亲友之中的印象之后,微博中的生活动态、情感表露则会更接近于内心真实的状态。

“人格是人的个性与社会共性的统一体。人格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发微博除了彰显本真之外,塑造一种易被接受的外显性格也是目标之一,其中“有趣”“丰富”是大多网友所认同的一类社会性格。至于如何用微博形塑这种性格呢?这里引用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概念,即在一套完整的意义系统之内,对一些物品或符号进行重组和再语境化,以此来传播意义[6]。

在微博上,人们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新鲜事加以碎片化呈现,由此拼贴出完整连贯的个性形象。也许你真实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有趣,但通过这种碎片式的筛选,你可以做到“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由此可见,社交网上的自我展示更具可操作性和建构性。

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在展示个性方面的作用独具特色。海德格尔的“世界图像时代”以及德波的“景观社会”,都指出视觉符号在近现代社会的中心地位。作为表达人们个性和情绪的图像符号,表情包在网络社交中已是必不可少了,可爱的、贱贱的亦或是色彩鲜艳的老年人表情包,不同的类型可以反应不同的个性心理。网络流行语浓缩反应了时下大众心态和社会关注点,而一个人的言语中夹带流行语的频率也是旁人判断其是否新潮时髦的一个

标准。

虚拟空间中个性性格的形塑经常会反哺到现实生活中,并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人格个性的形成。微博上有一个热词——佛系青年,它表达的是一种不争不抢的态度,随遇而安的性格。这类“网络造词”其实是新一代年轻人极具个性的自我标榜和调侃,群体标签化的词汇也极易使青年们产生认同和趋同心理。不管你之前在现实中是不是一个“佛系青年”,在这词满天飞之后你都会下意识地向这种性格标签靠拢。

4 微博之于个人社会化的批判思维

在探讨微博对于个人社会化的积极作用方面,我们也有必要辩证地看待它的反面。德波在《景观社会》中谈到,在消费社会中,随着影像媒介的发展人们的消费开始逐渐被广告引导。凡是不能经过广告符号与意象加工的物品,也就不具有消费的优先权[7]。也就是说,商品的表象性已经超越其使用属性成为生产合法性的首要标准,进而制造着消费。“我们的欲望是由景观建构的,而这种欲望的实现实际上是对真实欲望的消除。或许你的消费是由影像刺激产生,而非你真实想法需要的;或许你通过微博寻求满足的兴趣,仅仅是由微博传输给你的。“人们因为对景观的入迷而丧失自己对本真生活的渴望和要求”,这才是最值得人警醒的,我们该如何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实现个性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如马克思所言的“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这里再次引用德波的话“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

参考文献

[1]德波.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3,6.

[2]杨心恒,宗力.社会学概论[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101.

[3]陈成文.个人社会化:一个概念的再探讨[J].求是学刊,1997(2):11-14.

[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喻国明.媒体变革: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J].人民论坛,2009(15):21.

[6]朱丽丽,李慕琰.数字体验主义:基于社交网络的青年群体生活风格[J].新闻记者,2017(9):34-42.

[7]张涵.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9(3):126-131.

作者简介:于斯梦,湘潭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新媒体研究。

猜你喜欢
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基于社交网络的英语互动微平台建设
基于Redis的微博系统基本功能设计
“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调查与分析
大学出版社微博传播分析及发展策略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