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2018-05-23 11:16路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路阳

[摘要]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8)08008402

成长与发展中的高中生犹如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学科核心素养就犹如这些小树的“根”。以生物学科为例,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本文主要探讨培养高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高中生生命观念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让高中生在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生命观念。与此同时,认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意识到生命是大自然演化而来的,进而善待、尊重、敬畏自然和生命。什么方法能使高中生构建并认同这些生命观念呢?可让学生长时间、全方位地欣赏生命进化纪录片,如《生命进化》《生命之源》《人体奥秘》等。高中生通过持续地欣赏这类纪录片,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二、培养高中生理性思维的教学方法

理性思维是生物学四大核心素养之一。要培养高中生的理性思维,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建构模型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那么,如何达到上述要求呢?

1.多层次、多角度剖析高考真题

[题目](2013·山东)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解析:

曲线Ⅱ和曲线Ⅲ在F1代杂合子Aa所占比例相同,即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都是Aa交配产生后代(14AA+12Aa+14aa

),淘汰掉aa,则两种情况下Aa的比例均为23,AA的比例均为13,所以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假设曲线Ⅱ是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经一代交配后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2=1,即

23A+13a2=1

。F2代基因型为49AA+49Aa+19aa,淘汰掉aa后,F2代基因型为

12AA+12Aa

,即Aa基因型频率为12。由图可知,在F2代,曲线Ⅰ与曲线Ⅱ相交,Aa基因型频率均为12,则假设成立,故曲线Ⅱ为小麦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所产生的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F2代,A的基因频率为34,a的基因频率为14,则F3代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为34A+14a

2

=916

AA+616Aa+116aa

,淘汰掉aa后,F3代基因型为

35AA+25Aa

,即曲線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故A项正确。

曲线Ⅰ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随机交配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曲线Ⅱ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曲线Ⅳ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则曲线Ⅲ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F1的基因型为13

AA+23Aa

,再自交一代,各基因型的频率为

13AA+23

14AA+24Aa+14aa

=36AA+26Aa+16aa

,淘汰掉aa后,F2代各基因型的频率为

35AA+25Aa

,即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故B项正确。

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则各代基因频率能保持不变,且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只要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就可以达到平衡。由图中可知,曲线Ⅰ为基因型为Aa的小麦进行随机交配产生各代的Aa基因型频率曲线。由于在杂合子的连续自交过程中没有选择,且随机交配也不存在选择,则各代的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精选典型高考真题,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多层次、多角度辩论生物学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辩论生物学问题,让学生依据问题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深入解析。这样的活动,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寻正确答案。学生也正是在这个主动思考和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丰富了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培养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方法

生物科学探究能力是指能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并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呢?

第一,多读生物学科的经典故事,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如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故事:沃森和克里克1951年合作并共同确定了构建DNA分子结构模型的目标。经过两年过关斩将、精彩纷呈的探索过程,沃森和克里克于1953年在《自然》周刊发表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学生在阅读这些著名科学家的成功故事的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体会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第二,多做高中生物的经典实验。如引导学生做“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掌握了科学实验方法,

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多参加生物学科的竞赛活动,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学生在经历特训,参加生物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拓展了眼界,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四、强化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方法

高中生的社会责任体现在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那么,如何强化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呢?

(1)引导学生多阅读著名生物学家的人物传记,如让学生阅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来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报国、服务人民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2)多引入一些现实存在的环境问题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教师可组织学生考察参观污水处理厂,观看柴静制作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并让学生就渗透其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多讲身边的疾病来强化学生的健康意识,多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医院;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展开慰问活动;组织学生聆听专家健康讲座;等等。

综上可知,在培养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操作科学化、课堂活动有序化,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究师生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授课过程当成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共振的动态过程,当成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美共同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高中生生命观念的形成过程,核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验设计思路的形成过程,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过程。只有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课堂,才是师生共同体教学相长的课堂,也才是高效的课堂及智慧的课堂的魅力展现。

(责任编辑黄春香)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