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萍 周淼葭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第二人民医院以精准医疗扶贫为载体,组织医务人员深入花桥镇28个村3个社区,与贫困群众签订健康双签约服务协议,为他们送去精准扶贫家庭健康包,定期为他们提供免费健康检查和送医送药活动,为贫困群众的身体健康撑起“保护伞”。
不仅仅是第二人民医院,广安区的所有医疗机构都在广安区卫计局的领导下,深入乡镇,为健康扶贫添砖加瓦,这一做法深入人心,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赞誉。
在过去的2017年,广安区深化健康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和精准识别的医疗扶持、全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六项补充医保扶持、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就医社会公示等“八个100%”,全面做好了脱贫攻坚基本医疗保障工作,广安全区贫困人口100%参加了2017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贫困患者区内住院维持治疗医疗费用個人支付占比仅1.13%,2017年计划退出村均有达标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
落实“十免四补助”的医疗扶持政策中,广安区投入800余万元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合个人支付部分,实现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农合参合率100%,大病保险参保率100%。免收一般诊疗费2.38余人次、免收院内会诊费1600余人次、免费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项目126例。
此外,巩固医保扶持成效,设立了500万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对广安区内政策范围外的住院费用、未纳入报销范围的慢性病门诊费用、按规定异地就医未能完全报销的住院费用实行救助,现已救助74人次、19.84万元。
严格执行医疗控费政策,组织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医疗行业综合整治行动,治理了过度用药和医用耗材、过度检查、乱收费等违规行为,有效控制了不合理医疗费用产生和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自开展健康扶贫以来,广安区就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能力的提升。首先就是加强重点科室建设,广安区人民医院的3个市级重点专科(骨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顺利通过广安市卫计委验收,成功争取区人民医院中央预算建设资金5000万元。另外还实施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对兴平、东岳、崇望、广罗、方坪等卫生院实行改扩建工程。
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现已完成2017年计划退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所有计划退出贫困村村卫生室有合格村医。
加快信息化建设。指导广安区人民医院投入100余万元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并将远程会诊系统延伸到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跨区域流动。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组建了区人民医院托管中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联合体,将二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社区,使中桥片区的居民在享受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收费标准和报账比例的同时,就近享受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
广安区更是注重强化健康生活的养成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广泛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和健康教育“五进五讲”活动,引导群众健康生活“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改善贫困群众健康环境。以卫生乡镇、村创建为抓手,坚持特色集镇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和“四好村”建设与城乡综合治理相结合。2017年,广安区明确创建6个国、省级卫生乡镇(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60个省级卫生村。目前,5个省级卫生乡镇和60个省级卫生村的创建工作已经区爱卫办现场验收达标并上报;国家级卫生乡镇的创建已自查达标。
在广安区花桥镇石鼓村9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刘承金家中,记者看到墙上挂着的精准扶贫家庭健康包上印着健康服务热线号码,打开健康包,里面装有医疗单位与贫困户签订的健康双签约服务协议、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册等资料。翻开保障册,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十免四补助”政策、“两保、三救助、三金”医保扶持政策及住院费用补偿情况等一目了然。
“有了家庭健康包,我们一家人的健康问题就不用担心了,医务人员对我们的健康状况很熟悉,每一次的体检结果、治疗措施和住院费用报销情况都清清楚楚地登记在上面。”刘承金说。
而对需要住院治疗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民,相对应的帮扶救助医院都建立了“精准扶贫绿色通道”,为贫困村民实行“一站式服务”。病人只需提供身份证、合作医疗证及贫困手册等,医院经精准识别后,按“先诊疗后结算”的规定安排住院,并由专职工作人员帮助贫困群众取药和报账。
“报账资料由医院工作人员到病床前收取,贫困患者都不用操心,出院后,只需等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领取报账资料就可以了。”广安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贫困户住院产生的所有费用,经新农合、精准补偿、二次兜底补偿等途径解决后,自付费用为‘零,不用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