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心
(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从偏重语言内部结构描写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到不满足于仅仅描写语言行为而对人的语言能力进行解释的转换生成语法,20世纪以来的主流语言学理论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在语法规则的研究和语句内容的阐释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新媒体信息时代网络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的语言文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人们的语言表达需求日趋强烈,逐渐产生了新兴的、突破常规的、不符合传统语言规则的边缘现象。这些新颖的语言现象适应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表达需求,同时也为语言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这种不规则的语言现象,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以C J Fillmore、Goldberg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发展出构式语法。从此,构式语法成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Goldberg对构式作了定义:“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
本文沿用Goldberg的构式语法观,介绍了构式语法理论,并以半凝固型构式为对象,尝试分析其构造形态、形式特点和意义特点,最后分析了多重条件对构式形成产生的影响以及归纳构式的形成动因。
目前,构式语法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代表人物有C J Fillmore、Adele Goldberg、Paul Kay等人。构式语法发端于C J Fillmore对习语的探索,他认为构式具有习用性的特点。而后,Adele Goldberg成为构式语法研究的中坚力量。Adele Goldberg出版的《Construction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2007)主要阐述了构式语法的基本理论:第一,构式的意义和形式无法从组成构式的各成分中推断出来,构式具有“不可预测性”;第二,形式是语言的外壳,意义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一方要素的变化必然也会引起另一方要素的变化;第三,学术界要关注语言的边缘现象,对无法用一般的语法规则和意义生成规则来解释的新兴构式要予以关注;第四,构式具有习用性,俚语俗语往往不符合常规的语法规范,但被广泛使用后就逐渐规约、固定下来,形成构式;第五,在进行构式语法研究的过程中要以语言事实为基础,提高构式语法理论的准确性。[1]
国内语言学界对构式语法理论的探讨主要有沈家煊、陆俭明、詹卫东、王华等人。沈家煊引进、介绍了国外的构式语法理论,指出“句式的整体意义不等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2]。陆俭明在译介构式语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式语法应用的现实性问题,主张增加构式语法理论的方法论价值。詹卫东把构式语法和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结合起来,致力于建立现代汉语构式语法语料库,增强构式语法理论的现实意义。王华对构式语法研究的前景进行了探讨,提出构式语法的理论研究不能局限于现代汉语语言学领域,要加强跨语言、跨学科等方面的研究,为构式语法注入新的活力。
詹卫东把构式分为四类,分别是凝固型构式、半凝固型构式、短语型构式、复句型构式。我们参照詹卫东的分类,重点阐释半凝固型构式。本文认为构式是规约后的语法形式,并着眼于半凝固型构式的构造形态、结构特点和意义特点,试图寻求其内在规律。
半凝固型构式是构式中较为稳定又较为灵活的一种,处于凝固型构式和短语式构式之间,其内部往往有联合、偏正、述宾、主谓等结构关系。半凝固型构式由常项和变项两部分组成,常项是凝固的部分,变项是不凝固的部分。我们主要把半凝固型构式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并列结构,如:
“V来V去”:跑来跑去、吃来吃去、商量来商量去、飞来飞去
“X并Y着”:痛并快乐着、思考并感悟着、艺术并商业着
“很X很Y”:很黄很暴力、很纯很暧昧、很贵很愤怒
“且X且Y”:且行且珍惜、且战且退
其二,主谓结构,如:
“N百出”:花样百出、错误百出、丑态百出
其三,述宾结构,如:
“求X”:求安慰、求同类、求经验
“负责X”: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荷尔蒙负责一见钟情,柏拉图负责白头偕老
“V心了”:扎心了、戳心了
“尬X”:尬舞、尬唱
“打X”:打call、打电话
“有X”:有温度、有情怀
“怼X”:怼人、怼朋友、怼妹子
其四,述补结构,如:
“A V了”:萌翻了、美哭了、丑爆了
其五:介宾结构,如:
“被X”:被结婚、被怀孕、被娱乐、被消遣
其六,定中结构,如:
“舌尖上的X”: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新年、舌尖上的心跳
“中国好X”:中国好声音、中国好司机、中国好老师、中国好医生
“最美X”: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证件照、最美应用
“非常X”:非常关系、非常完美、非常帮助、非常了得
“X之力”:洪荒之力、吹灰之力、绵薄之力
“流量X”:流量明星、流量小生
“绿色X”:绿色消费、绿色能源、绿色发展、绿色食品
其七,状中结构,如:
“很X”:很中国、很上海
“真心A/V(非心理)”:真心好吃、真心漂亮、真心是本好书、真心是个好老师、真心麻烦
“各种X”:各种闹心、各种不淡定、各种悲剧、各种喜欢、各种好看
“隔空X”:隔空卖萌、隔空喊话、隔空互动、隔空争论、隔空示爱
“是时候X”: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是时候重现江湖了、是时候说再见了
我们通过一下的表格分析半凝固型构式的机制特点,把凝固部分称为X,不凝固部分称为Y。
表1 半凝固型构式的机制特点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从组成成分看,半凝固型构式由两个组成成分构成;第二,从结构关系看,半凝固型构式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基本可归并入主谓、偏正、述宾、述补等语法结构;第三,从形式特征看,半凝固型构式的变项比较少,长度比较短,递归性强;第四,从结构核心看,我们很难从半凝固型结构中找到焦点成分,这是因为构式具有的非组合性的特点;第五,从表义方式看,半凝固型构式结构整体多表示陈述,并且语言新颖,有口语化的特点;第六,从创新手段看,半凝固型构式有多种类型的创新手段,比较重要的有句法错配、转喻等。比如,“很中国”运用语法错配的创新手段,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使构式无法用原有的语义生成规则分析。“中国”是专有名词,相比于一般名词,专有名词带有典型的属性特征。专有名词用于构式中,其概念意义被削弱,属性意义被加强。“中国”在构式中不再只表示一个国家名称,代表的是中国的典型属性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
首先,半凝固型构式在结构上具有稳定性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半凝固型构式整体的长度短,多数是由四、五、六个音节组成,比较精炼短小,没有很长、很复杂的结构,比如“跑来跑去、中国好声音、舌尖上的中国”等;第二,半凝固型构式变项少,变项数多数为1~2个,基本没有两个以上的变项,因此半凝固型构式很大程度上能保留词组的原始面貌,有很强的稳定性;第三,半凝固型构式内部结构比较稳定,大多数可根据传统的语法规则归入述宾结构、定中结构、状中结构、并列结构和主谓结构等。
其次,半凝固型构式具有能产性强的特点。在构式形成的过程中,类推是主要手段。半凝固型构式是在某种语用需求的驱动下,激活其特定的隐含语义,而后这些构式被类推扩散开来,受到人们的广泛使用,最后固定成型,形成半凝固型构式。半凝固型构式具有较强的类推性和能产性,在结构进行类推的过程中,甚至可以有不符合传统语法规则的搭配方式,比如“很中国、很德国”等,用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半凝固型构式变项部分的可替换性强,比如并列结构的构式“V来V去”,变项V可以由很多动词代替,如及物动词“走来走去”、不及物动词“生气来生气去”、体宾动词“买来买去”、谓宾动词“赞成来赞成去”等等。而且,半凝固型构式的变项部分是可以跨词类扩展的。比如在传统的语法规则中的“各种X”,“各种”大部分只能与名词搭配,如“各种青菜、各种水果”。现在,“各种”也可以和动词、形容词等词类搭配,比如“各种漂亮、各种喜欢”。
再次,半凝固型构式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整体性”是指构式往往表达整体的形式意义和内容含义,构式内部结合紧密,大体上不可拆分,无法从其组合成分推出整个构式的含义。C J Fillmore和Adele Goldberg对构式的研究源于他们对熟语的探索,熟语与构式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我国,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等。这些固定语的特征之一就是整体性。我们认为,构式是熟语雏形,它的功能和意义都无法简单地由其组成成分简单加合得知。有的构式因一些创新手段,甚至产生了原词项没有的意义。比如半凝固型构式“绿色消费”,“绿色”运用转喻的手法关联生态、环保、健康、舒适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原词项没有的意思,体现了半凝固型构式的整体性特征。
最后,半凝固型构式具有节奏紧凑的特点,半凝固型构式结构比较短小,节奏紧凑,适合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渲染欢乐的氛围。比如“隔空卖萌”,表达了可爱、喜欢这样强烈的主观情感,音节整齐,节奏感强,自然和谐。“跑来跑去”音节有规律地交替出现,节奏紧凑,韵律感强,给表达增添了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
首先,半凝固型构式体现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构式的生成动因之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语用需求。人们在认知活动中,对客观对象产生了更深入、更多元化的认识。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这些认知会支配语言,传达言者的主观色彩。比如半凝固型构式中的状中结构“真心A/V(非心理)”,“真心”所表达的意思和“很、非常、特别”差不多,但是“真心”这个名词被引入构式,作后面形容词和动词的状语,以表达言者更加强烈、更加发自内心的主观情感。“真、很、非常”这样的程度副词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变得稀松平常,其表达的程度意义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言者需要程度更深的词来表达自己的真切之感。所以,名词“真心”突破了原有的句法限制,功能逐步拓展,能够与形容词和非心理的动词搭配,出现了“真心好吃、真心漂亮、真心是个好老师”等半凝固型构式。这样的半凝固型构式准确、简洁地表达了人们的认识和情感,而且促进了汉语语法的动态发展。
其次,半凝固型构式具有概括性强的特点,体现了“省力原则”。半凝固型构式长度比较短,但其表达的内容是丰富、多层次的,这体现了概括性强的特点。比如“绿色消费、绿色食品”里的“绿色”运用了隐喻的手法,用“绿色”去关联健康、低碳、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依靠这两种不同事物在想象上引起的相关性,以较短的音节去代替较长的音节,使语言表达更简约经济,体现了较强的概括性。“舌尖上的中国”里的“舌尖上”运用了转喻的手法,用“舌尖上”去关联与饮食文化、品味美食有关的种种事物,用简洁生动的相关事物引发人们对美食这一本体的联想,具有概括性强的特点。“各种闹心”里的“各种”表达了言者闹心的程度深,体现了半凝固型构式的概括性。
再次,半凝固型构式具有抽象性强的特点。半凝固型构式有的是突破常规的语法结构,有的是对原结构式在新的语法环境下进行重新分析,有的是用传统的语法结构构建出新的语法关系,构式的复杂性导致构式具有抽象性的特点。人们在第一次接触构式时,不是立刻就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思考。比如半凝固型构式的定中结构“流量X”,“流量”作定语,修饰后面的词,组成“流量小生、流量明星”这样的新兴构式。人们没有接触过这类词时,会觉得困惑、不理解,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思考。“流量明星”是指经常被人们上网查阅、耗费了大量手机流量的明星,体现了这个明星的当红、有人气。
最后,半凝固型构式具有口语化特点。许多半凝固型构式是在人们的口语交际中产生并通过网络传媒等方式扩散开来的,在语言上具有简洁、风趣、精辟、通俗的特点。构式的产生缘由和语言特点使其带有了口语化的特征,所以构式很少进入严肃正式的书面材料,多被用于日常交流和网络互动。比如,“扎心了”是指用一种调侃的方式来戳中言者的痛处,带有幽默诙谐的色彩。“尬聊”是指不会聊天的人尴尬地聊天,使气氛陷入冰点,多用于口语和网络聊天。除此之外还有“真心好吃”“各种喜欢”“很黄很暴力”等等。
外在的客观事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语言也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这种新陈代谢表现为新的语言结构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结构要素的消亡。半凝固型构式是一种新兴的语言结构,为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而产生,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内部自我调整更新和语言外部客观世界的双重影响。
影响构式形成的内部动因是语言的自我调整和动态发展。语法的动态性是指某类词已经被人们总结出了它的固定用法,但人们在实际的语言应用中发现它的语法和语义功能可以变化,产生更多、更丰富的语言样式。在动态发展中有的词的语法功能发生了变化,如“很中国”中“很”是程度副词,主要修饰形容词,但这里用来修饰名词,语法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在常规语法规则中“被”后面只能加及物动词,而“结婚”是不及物动词。“被结婚”的产生使某些不及物动词有了被动语态,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表示特殊的意义。“被结婚”是指人们口中的结婚对象的婚姻事实并不属实,甚至他们都对这种婚姻事实不知情,从而表达一种无奈、气愤的心理。
影响构式形成的外部动因很多,主要有五点:
第一,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对语言表达产生的影响。隐喻和转喻是人类认知思维的重要方式。人们借助隐喻、转喻等手段,通过联想和推理,对陌生的事物加以理解,形成人类完整的概念系统。我们主要探讨隐喻、转喻、矛盾等这样的认知机制对半凝固型构式的影响。最初将隐喻和认知联系起来的是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指出“隐喻的本质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3]他们认为隐喻属于人类的认知领域,是通过一个熟悉的事物对一个陌生的事物加以理解。半凝固型构式中有很多结构受到隐喻思维的影响,比如并列结构“X妈X爸”,在传统语法结构中常常用形容词填充“X”的位置,如“俏妈酷爸、美妈帅爸等”,但在构式中“X”可以用名词来填充,如“虎妈猫爸”。在这里,名词的“虎、猫”运用了隐喻的手法,用虎的凶悍隐喻妈妈的严厉,用猫的温顺隐喻爸爸的和蔼。再比如定中结构“绿色X”,“绿色”原指大自然中植物的颜色,在这里做定语修饰,形成半凝固型构式“绿色能源、绿色发展、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等,用绿色关联健康、环保、高效、舒适的生产生活方式。类似的半凝固型构式还有“山寨手机、高薪跳蚤、公司蛀虫等”。转喻也是人类认知思维中的一个重要方式,转喻本体与其相关事物在概念上具有相关性,这种相关性能够引发人们的联想,使人们通过相关事物对转喻本体进行理解,达到新颖、贴切的表达效果。比如半凝固型构式的定中结构“舌尖上的X”,组成构式“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新年等”。在这里,“舌尖上”是指饮食文化、品味美食。除了隐喻和转喻之外,矛盾也是人们认知范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常通过矛盾的句子来表达人们内心复杂的情感和事物之间复杂的联系。矛盾的双方表面上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将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更能表达人们认知的深度和多样性。比如构式语法中的半凝固型构式的并列结构“X并Y着”,在传统的语法规则中这个结构大多数表达一致的情感,而在构式中却不尽然,“痛并快乐着”中“痛”和“快乐”在表面上是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却更加贴切地表达了人物内心复杂又矛盾的情感。
第二,人们认知的深入和多样化导致新的表达需求的产生。外部的客观世界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人们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对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产物、电子科技等产生了多元的认识和看法,他们或喜悦或焦虑或失望的心情需要得到贴切、细腻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要符合社会大部分人求新求异的心理,由此产生了新兴的、不符合常规的构式语法。
第三,新媒体信息时代网络的发展对语言产生的影响。新媒体提供给人们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网民具有语言创新和语言传播的自觉,依靠实时在线互动,用生动活泼的口语创造新颖的语言用法,并且借助网络文字把这些语言记录下来。在这些新的语言形式出现后,社会上具有语言敏感性的人积极使用并且传播这些语言形式,逐渐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第四,汉语语言形式较为自由方便构式的形成。汉语具有形式自由的特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时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需要而创造出非常规的表达形式。汉语语言形式灵活、自由的特点为非常规的构式表达提供了便捷。比如,“很中国”,用副词修饰名词。
第五,人们表达语言时自觉遵循的“省力原则”使构式体现出简约经济的特征。人们在语言表达时追求“省力原则”,力图用短小的语言表达形式来传递丰富的语言信息。如半凝固型构式“各种闹心”中,“各种”既指导致闹心事情的种类多,又指闹心的程度深,用“各种闹心”就把这复杂的语言信息表达了出来,体现了人们语言运用中的“省力原则”。
随着客观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媒体的发展,构式的进步也十分迅速,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构式语言现象,它们或带着“个性”的标签,或顶着“潮流”的光环,或被认为是不合规则的体现,但确确实实地反映了我国语法系统的动态发展,不断补充、丰富汉语的语法系统。从理论价值上来讲,进行构式语法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构式语法与现代汉语的结合,弥补汉语构式语法研究的薄弱环节,使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现代化,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建设的要求。从理论层面看,进行构式语法的研究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丰富的语言理论和更生动的语言事实,引导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此外,构式语法对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语法信息库的建设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构式语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还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比如构式语法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语法体系,构式语法过于强调语法和语义而忽视了语音等其他语言要素的研究,构式语法还没有找到它所依赖的哲学基础,构式语法中的各种类型没有明确系统的研究理论,等等。当前,中国的构式语法还有很广阔的开拓空间。我们要立足于实践,尊重语言事实,不断补充理论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兼收并蓄,借鉴其他语法理论,采用多种语言学视角对构式语法进行研究;学习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从认知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方面入手,完善对构式语法理论的探索。
[参考文献]
[1]Adele E 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沈家煊.“在”字句和“给”字句[J].中国语文,1999(2).
[3]Lakoff, 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