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伦理教育课程的认识及态度

2018-05-23 02:07赵家义韩一平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士官医德伦理学

徐 帅,赵家义,韩一平*

(1.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 200433;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全科医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

随着单纯医学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人员的责任重大,社会对其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医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精湛的医疗技术,更需要崇高的医德[1]。医学伦理教育既是医疗卫生单位基本业务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务人员的必经教育之路,而崇高医德的形成离不开医学院校对于医学生的伦理教育。我国实行高等医学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培育医疗技术上的顶尖人才,更是崇高医德的医学专业人员,其需要懂得医学伦理体系相关的知识,为自己成长为一名具有精湛医疗技术和高尚医德情操的医学专业人才打下坚定的基础[2-3]。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改革教学方案,目的是提升教学成果。本研究针对军医大学预选士官班学员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认知和态度情况的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调查对象为某军医大学预选士官班学员924人。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资料收集,共回收调查问卷924份,其中有效问卷达876份,男性457例,女性419例;预选士官班陆军学员503例,海军学员373例;独生子女324例,非独生子女552例。

1.2研究方案采取普查方法针对预选士官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对预选士官班陆军学员和预选士官班海军学员分别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结果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

1.3研究数据质量控制调查研究前对学员进行讲解,阐述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帮助学员理解,获得他们的支持,并踊跃参加,取得最佳合作效果。此外,调查组成员需要经过专业的指导老师统一培训,系统讲解具体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4-5]。研究组成员利用各学员队点名时间,以学员队为集体进行问卷发放,介绍问卷的具体填写方式、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再组织学员进行填写,填写完毕立刻收回问卷。回收的问卷资料由研究组人员进行资料录入,对无答案的问卷进行舍弃,最后分层抽取获得资料数据300份,正确率达100%。

2 结 果

2.1预选士官班学员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方面的评价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两项因素在该军医大学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方面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军种、学龄的学员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方面的评价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预选士官班学员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方面评价

2.2预选士官班学员对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必要性方面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军种、独生子女与否两项因素在学员对于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必要性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学龄的学员对于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必要性方面的认识和态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预选士官班学员对强化医学伦理学教育必要性方面认识

2.3学员对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支持情况及理由851名学员表示支持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达97.1%,其余25名学员表示没有必要开设此课程,具体原因及相关比例见表3。

表3 学员是否支持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及理由

2.4学员对医学伦理学中医德教育的教学环节效果的态度和评价学员对各类医德教育相关的传统课堂教学效果的态度和评价为显效和良好比例分别为51.8%和24.0%,专题讲座的效果评价为显效和良好比例分别为46.6%和27.4%,言传身教的效果评价为显效和良好比例分别为38.5%和43.4%,思想动员的效果评价为显效和良好比例分别为41.6%和32.0%,而社会实践的效果评价为显效和良好比例分别为48.7%和36.3%。学员对于医学伦理学医德教育相关的教学环节效果的态度和评价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学员对医德教育相关教学环节效果的评价

3 讨 论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培育医药卫生人才的主要地方,而医德又是卫生领域的重要环节,更是医院教育医学生,培育良好服务态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最根本的一个环节[6]。医学生的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出院校后的工作岗位道德品质,这也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医疗行业的道德品质。医学伦理学是医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手段,并且逐渐被社会关注。只是由于我国的医学生伦理教育起步很晚,实施教育阶段大多采取的是国外教育经验,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课程导师也多未经过临床实践,教学内容难免与临床有部分差距,缺乏连续性,更难以说服学生,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7-9]。

表1可见,不同专业的学员在学校对于伦理学重视程度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原因在于,一是不同专业学员的授课导师不尽相同,导致学员在学校对于课程重视程度上产生差异,此外由于预选士官班学员来自不同的基层部队考学士兵,学员的层次有差异,生活经历不尽相同,思想观念有部分差异,导致评价不相同[10-12]。同时,不同学龄的学员在学校对于伦理学重视程度方面同样有差异,不同年级的学员,课程安排有差异,接受的教育程度也不相同,致使评价发生差异,这也提醒学校要在教育方面做到统筹兼顾,站在全局角度考虑,做到统一规划[13-14]。

医学伦理学教育可以帮助学员对医学领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评价和判断,同时做出真假、善恶的区分,并产生一定的情感,对善恶有着更加明确的分辨力[15]。表2可见,不同学龄的学员对于医学生是否应该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有着明显的差异,本课程的开展以及教育形式都需要一步一步地探索和综合研究,不同年级的学员对于课程有不同程度的见解,低年级学员接受的医疗知识较少,服务热情高涨,对此类教育较为迎合,高年级学员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对毕业发展有了一定的构想并想逐步实现,多数并不愿意花时间在所谓的“道德教育”上,思想重点不一致,导致不同的偏见[16-17]。

表3可见,97%的学员赞同开设伦理学课程,该校预选士官班学员的医德认知是良好的,也说明绝大多数的学员已经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学习兴趣却并不高,解决这一矛盾,提升伦理学教育的质量迫在眉睫[18]。学校需要足够重视这门课程,并设置好相关的举措促使课程顺利开展,提前安排好课程进度。

医德教育中的课程环节成效评价,学员对于不同方式的教学成果持有不同的见解。分析数据可见,首先,医学伦理学的课程教育没有层次性,教学人员层次性不强,结构不同,自身所具备的伦理学知识也各有差异,年老教师的师德教风严肃,认真,但年轻教师的基础还是偏薄弱[19]。此外,以“一刀切”、“上大课”的形式教学,导致部分学员缺乏兴趣,甚至听不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现在医学分科越来越明细,但也趋向于综合,多个学科之间其实是相互渗透的,伦理学教育需要达到教育分离、教学分化,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单纯的理论教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更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伦理学教育工作不仅仅需要讲师课堂授课,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掘他们对于课程的认识观念,使得他们自觉获取学习机会,做到学思结合,知行合一[20-21]。医学伦理教育必须因事而化,因势而新,顺应时代发展,大胆创新改革。医学伦理课程是医学伦理教育的主渠道,要通过构建合理的医学伦理教育课程体系,以理论的学习强化价值引导,澄清思想迷雾,摒弃错误思潮。要丰富课程内涵,就要将伦理教育元素融入到医学伦理课程体系中。我国医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改变传统的单纯性笔试模式,也需要改变教学团队的片面教学,既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革教育模式,又要学生创新思维,对医学伦理学有着新颖又深刻的见解,突出导师的引导作用,发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类改革的目的在于促使医学生运用医学伦理方法思考和探索医学伦理的前沿问题,其侧重点在于结合临床案例,借助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赵菁,刘章锁,杨鹏跃,等.新医学模式下医学伦理教育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0(4):5-6.

[2] Manuel Magalhães-Sant’Ana.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human and veterinary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J].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2016,21(5):3221-3228.

[3] 何影,林锦秀,林楠.教育叙事在医学伦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9(2):187-190.

[4] 王雪文,殷从全.从医务人员医学伦理学认知现状谈医学伦理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7,12(3):23-25.

[5] 陈菲,王亮,李梅君.用正反医学案例分析法整合医学专业实践教育和医学伦理实践教育的探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4):17-19.

[6] 张文会.医学伦理视角下的医患关系与医学教育的理性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1(29):5911.

[7] Beigy Maani,Pishgahi Ghasem,Moghaddas Fateme,et al.Students’ medical ethics rounds: a combinatorial program for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and history of medicine,2016,9(12):120-124.

[8] 刘学文,刘馨,康丽勇.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A),2016,37(6):72-74.

[9] 陈祥鹏,谢正德.大数据时代下生命医学伦理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6,12(4):94-95.

[10] Michael L.Gross,Don Carrick.Military Medical Ethics for the 21st Century[J].Taylor and Francis,2016,21(12):1032-1035.

[11] 张锦玉,李致宇,朴圣君,等.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认知和教学评价[J].医学与哲学(A),2016,37(5):79-80.

[12] 夏祥慧,韩丹凤,李艳萍.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育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5,4(28):14-15.

[13] 王经纬,陈攀宇,孙丽红.对医学伦理学实践教学方式的初探[J].才智,2015,3(18):255.

[14] 闫斌.关于医学生医学伦理学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市场,2015,12(23):253-254.

[15] 季春元,杜威,彭慧丹.中外医学伦理教育之比较[J].高教学刊,2015,11(4):1-2.

[16] Katherine Wasson,Mark Kuczewski,Michael P.McCarthy,Kayhan Parsi,Emily E. Anderson,Paul Hutchison. Navigating Clinical Ethics: Using Real Case Constellations to Guide Learners and Teachers in Medicine[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2017,110(3):121-126.

[17] 刘星,王晓敏.传统医德文化与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11(2):184-186.

[18] Giubilini Alberto,Milnes Sharyn,Savulescu Julian. The Medical Ethics Curriculum in Medical Schools: Present and Future[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thics,2016,27(2):12-15.

[19] 鲁春丽,赵丽.从动物实验看医学院校生命伦理教育:基于北京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的问卷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3):525-528.

[20] Claudia W. Ruitenberg. The overlapping spheres of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and medical ethics: a conceptual inquiry[J]. Ethics and Education,2016,11(1):88-91.

[21] 胡冰.论医学伦理学在临床实践教育中的难题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A),2016,11(3):76-78.

猜你喜欢
士官医德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论马克思伦理学革命的三重意蕴
定向培养女兵士官教育管理要突出“四心”
健康中国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目标优化研究*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士官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论新时期士官院校教学改革
咱是士官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