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良,谭 燕,陈佳佳
(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或肩关节周围组织炎[1]。X线对于肩周损伤程度、范围、具体部位无明显诊断价值。近年来,骨肌超声的出现使超声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笔者通过回顾分析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5月间临床诊断肩周炎患者61例,以探索超声在肩周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确诊的61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患者中男/女=26:55。平均年龄(55.6±12.5)岁(31-76岁)。双肩病变2例,单肩59例(左26例,右33例)。合并疾病包括:高血压(21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1例),心律失常(1例)。排除标准:既往有头颈部外伤史;疼痛相邻部位有骨折和脱位等骨关节疾病;由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肩部疼痛。
2.方法。采用PHILI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频率7.5-13.0MHz,采用骨骼肌肉低速血流条件,彩色增益调至最大灵敏度而不产生噪声信号。患者面向检查者,坐在检查椅上,肩关节内旋、外展,肘关节屈曲,手掌置于腰部,按照解剖检查下列各区:二头肌腱区、肩胛下肌区、冈上肌区、冈下肌和小圆肌区。检查过程中至少进行两个切面扫描,并调整盂肱关节运动位置作动态学评估。
1.超声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的比较。61例确诊为肩周炎患者中超声检查图像异常者为43例,检出肩周炎图像异常的比率为70%。超声检查异常的主要疾病损伤类型:冈上肌腱与二头肌长腱同时损伤有13例,两肌腱中某单一肌腱损伤伴其肌腱(肌肉)损伤有23例,滑囊积液1例(见附表)。
附表 超声诊断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的比较(n)
2.超声检查诊断肩周炎的主要图像特点。肩周炎图像的特点具体分为以下几型:(1)肌腱(肌肉)炎症型:腱体肿胀,回声杂乱,内见局限性低、无回声区或稍强光点;(2)肌腱钙化型:肩关节腱体内见类圆形的强回声团,后方可伴声影;(3)肌腱破裂型:肌腱的厚度变薄,或见边缘强回声线局部中断或回声较暗;(4)腱鞘炎型:在肌腱区横切可见该肌腱呈类圆形的强回声。探头旋转90°在该肌腱的腹侧或背侧可见无回声区,假如此无回声区较大且随探头向肩关节腔移动进入关节腔,则可提示关节腔存在积液;(5)肌腱移位型:在肌腱区横切扫描见该腱呈圆形或类圆形强回声移至肱骨头小结节上。(6)退行性改变型:大部分患者可见肩关节诸骨可见骨质增生,“V”字形沟变浅。(7)肩峰下滑囊炎型:见三角肌健和冈上肌腱之间厚度大于1mm的无回声区(滑囊积液)。
3.超声诊断肩周炎图像的鉴别要点。正常者超声图像的肩部组织结构清晰,筋膜菲薄。正常的皮肤呈连续致密的高回声线,皮下脂肪组织呈低回声。肩袖区肌肉纵向扫描时呈“羽毛”状,横扫时为点状。肌腱呈中等回声多见,边缘较强,内部回声均匀;滑膜呈带状较强回声。肌筋膜呈较强回声,可显现出肌肉轮廓。关节囊呈骨质强回声线前方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及外侧细带状高回声,结构清晰,连续性好。异常图像肩部组织结构毛糙,筋膜不规则增厚;皮肤一般不受累,如皮下脂肪组织受累呈不均匀回声。受累肌肉特征性回声消失。受累肌腱增厚,内部回声减低,呈杂乱分布,有时可见斑状高回声,可有位置改变,如有肌腱破裂肌腱厚度变薄,回声局部中断。受累肩关节囊壁表现为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及外侧细带状高回声消失(低回声消失提示囊壁发生粘连)。受累腱鞘呈不规则局限性增厚、水肿,回声增强,可有强回声团。受累肌筋膜增厚、毛糙,粘连明显。受累滑囊炎壁回声增高,液性区透声欠佳。
超声检查诊断肩周炎的优势体现在能清晰显示组成肩关节的细微组织结构,可精确的了解病变组织的病理情况。附表中可见以炎症为主的患者所占比例了最多,回顾临床方面对肩周炎的诊断和治疗,笔者认为各种类型所占比值与临床基本上还是相符的。肩周炎病因有多种而其临床表现极其相似[2]。为了进一步帮助临床诊断,笔者将肩周炎的超声图像在结果中分成了几类展示,确定了解剖定位诊断,临床给予针对有效的治疗,才能充分发挥超声学的作用。
本组肩周炎患者破裂为12例,其中3例被临床手术证实,“局封”“理疗”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与其相关。本组另有18例超声检查为阴性,笔者猜想是肌腱之间粘连,其形态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另外,在超声检查图像异常者43例中,笔者总结发现肩周炎主要累及冈上肌腱和二头肌长腱,并且肌腱损伤的比例明显多于肌肉损伤。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发现肩周炎患者中70%有显著的异常影像学表现,其异常超声图像改变可作为临床诊断肩周炎的可参照的辅助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梁兴森,温优良,林 吕,等.针灸治疗肩周炎选穴的现状[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73-75.
[2]廖威明,盛璞义,万 勇.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