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香港与粤西的商贸
——以阳江县铁业为例

2018-05-23 07:50张晓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阳江农具发给

张晓辉

香港是抗战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枢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它仍保持着重要的战略及贸易地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及香港沦陷,其对粤西的商贸辐射发生转折。

在粤西诸县中,阳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的大县。抗战前,广东全省共计94个县,根据省政府核定各县等级,划分为三等,一等县12个,阳江县位列其中,经济实力、财政和赋税收入在全省处于上游。清代阳江手工业即有漆器、豆豉、小刀(称为“阳江三宝”)等行业,民国出现发电、碾米、机械、机织等现代工业,但仍以传统的手工业为主体,造船、制盐、食品、竹器、木器、漆器、小五金等是较大的行业。阳江的进出口贸易始于清代,民国时期有所发展,通过漠阳江,输出农副产品、土特产品、矿石、陶瓷器、竹木藤制品、蔗糖、木炭、石灰等,输入生产工具、五金制品、鱼盐、布匹衣服、药材凉果、副食品等。

战时,阳江县属广东省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署治设在茂名。广东沿海大部被日本侵略军占领,而阳江系为数不多的未沦陷县域,作为“后方”,承担着向国民政府送兵、缴粮的任务。

铁业贸易在战时阳江社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命运尤与香港密切关联,迄今学界对此未予关注。

一、战时粤西外贸运输线的变迁

(一)粤西南路的外贸及商运

抗战爆发之初,由于中国对外贸易重心南移,香港贸易“颇呈蓬勃之象”,但自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后,运输大动脉广九铁路中断,货物极难运入内地,故香港西商会报告本埠商业的过去与未来时,一度感到“前途难抱乐观”。然而,中国对外贸易转移阵地,西翼聚集于以澳门、广州湾为主的两大吐纳港,特别是香港通过这两地对内地的贸易大见增进。1939年,由广西梧州经粤西高要、新兴、开平、公益埠至澳门再到香港的路线虽水陆兼用,但无甚阻碍,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梧州站遂派员前往调查布置。

当时四邑三埠(即开平之长沙,台山之荻海、新昌,潭江穿镇而过,三埠鼎立,素有“小武汉”之称。以三埠镇为中心,水、陆交通向四面延伸,故又有“四邑咽喉”“四邑锁钥”之誉)与中山、澳门有水道相通,开行小轮船。尽管日军进犯中山及阳江等地,但这种交通未断,赴澳门和香港办货者络绎不绝,故三埠货运旺盛。

自1939年末第一次粤北会战后,广东战局趋于稳定,以惠州、淡水和西江南路为主的东西两翼与香港的贸易十分活跃。在东南方面,中国政府开放惠州、淡水至大亚湾畔沙鱼涌的门户与香港通商,大量物资运入内地,粤战时省会曲江一跃而成为物资集散中心。

1940年初,新会、中山沿海发生战事,三埠至澳门轮船运输时断时续,但各航商为维持交通,不畏艰难,仍冒险航行,于3月下旬开辟都斛新航线,各轮船均行走该线,四邑货运恢复,“来往西江搭客异常拥挤”。5月初,敌我争夺中山虽仍很激烈,然而三埠至澳门的交通却逐渐恢复。

日军于1940年5月占据拱北海关各支关,迫使该关停止征税。由于江门、中山等地均遭不同程度侵占,澳门遂变为沦陷区与后方交换物资之最大中心区。在珠江口西岸,西江南岸交通线货运蓬勃,在各运输线上行商川流不息,国民政府财政部在三埠设立广东战区进口货物检查处。该年年底,四邑新会、鹤山前线形势时紧时弛,三埠成为西江与南路交通之总枢纽,运输和贸易旺盛,可经台山广海直通香港长洲。

日本自战争之初即宣告封锁中国全部海岸,所有中国领海一律严禁中方船舶之航行。但经过几年的“切断作战”证明,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仍有许多空档可向内地输送物资,经济封锁并未奏效。特别是以香港为基地输入的物资数量较大,而由香港经水路在沙鱼涌卸货,再由陆路通向广东战时省会曲江的运输尤为活跃。因此,日本于1941年初对华南沿海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封锁战”。

日本进攻的首要目标是香港东面的淡水一带。2月4日,日本华南方面军登陆澳头,攻占沙鱼涌,截获了大量准备运入内地的物资。此次军事行动,完全封锁了大鹏湾和大亚湾,并切断了香港至曲江的运输线。日军还增兵沙头角,严密封锁中英边界,禁止通行。接着,日军又在粤省东、西两翼发动了一系列进攻。3月下旬,三埠至澳门的交通断续无常。自香港与广东交通要点沙鱼涌梗塞后,许多运输商便转移到澳门,开办澳门与四邑三埠各地运输,故这一带的商贸兴盛起来。4月下旬,广东省驿运管理处着手开辟曲江至三埠等路线,作为沟通与香港联系的新交通运输线。

日军自5月12日起封锁港澳沿海,使粤西与香港间的商运日趋不便。尽管如此,西江下游各县货运仍通,商人设法偷渡日军的封锁线。

不久,由粤北通往粤西沿海的对外贸易运输线即发展起来,主要有:(1)曲江至广海或都斛线,长609公里,可行电船、民船或以人力挑运。(2)曲江至阳江线,长634公里,使用民船和挑运。(3)曲江至黄坡线(通往广州湾),长944公里,其中曲江至高要439公里,可行民船和使用人力挑运,其余基本上为牛马车、人力车,间有民船和挑运。

同年8月,国民政府为打破日军封锁,将沿海原非通商口岸的35个港口开放,其中广东有12个(包括阳江),都有汽船直接与港澳通航。在广东由此而形成的若干新贸易路线中,曲江至阳江线途经清远、四会、高要、阳春等县。

日本发动“封锁战”,付出了重大代价,虽不断迫使粤港外贸运输线收缩或改道,但仍未能达到彻底割断交通之目的。香港至曲江的重要通道受阻后,货物仍能设法偷渡日军封锁线,大批转道由四邑三埠及广州湾经遂溪而流入内地。

(二)阳江县的外贸及商运

阳江和香港的贸易及海运由来已久。民国初年,往返于两地之间载重200多吨的风帆船计有6艘,来往香港的行商(俗称“水客”)有数十人。

未筑公路之前,阳江县的交通运输主要靠内河与海运。海运方面,近程有帆船、轮船行走东平、闸坡、沙扒、电白及台山的斗山,远程有拖渡航行江门,还有不定期的专船行走广州和港澳。

20世纪30年代初,阳江海道交通由县属七区沙扒,经闸坡、东平、大澳,直达江门者,有轮渡2艘。由县城经北津、东平、大澳,直达江门者,亦有轮渡2艘。由县城经北津、东平、大澳,直达台山属之斗山者,有轮渡1艘。但以上各轮开行,每因潮水涨落关系,故无一定时刻。

日本入侵华南后,广东航政机构仅存东江、西江、北江、中山及阳江等5个管理所,其余均落入敌手。

由于海运和珠江航运线中断,漠阳江(贯通阳江和阳春两县)运输成为战时后方的一条重要运输线。据广东省建设厅1940年10月调查省内主要河道航运情况,南路5道共有船只1668艘,其中两阳间里程66公里,有船只1 100艘,平均每艘可装载1.5万海关斤。

1940年中,国民政府贸易委员会驻香港外汇管理专员孟昭璋奉命视察南路,途经阳江等地。在其报告中提到南路交通情况,谓内地运输路线,由广西及粤南内地运往广州湾有3条,其中一条系由西江、新兴、罗定、阳春经阳江,再由海道运达广州湾。阳春以上用挑夫,以下则利用大帆船。但因阳江口外南鹏岛为敌占,时常在海面骚扰,故经此者并不多。

该报告谓:“阳江为粤省最大繁荣城市之一,往日有汽轮直达港澳或广州,故内地土产由此出口者甚多,惟自敌人占据南鹏岛后,汽轮完全停止,货物均赖大木船托运。该地海关分卡原属江门,惟江(门、新)会陷落后,情势转移,乃归雷州关管辖。据该关主任林君称,经阳江一带运出之货物甚多,但多系走私。推其原因,一方固由海关兵力薄弱,而县政府对于大部出口货物均加禁止,乃其主因。”

由于澳门特殊的环境和战时商务的骤兴,吸引了各地的私枭,他们从澳门偷运私货至中山海岸,再转运入内地,为数甚巨,据称每月货值高达上百万元。

自国民政府实施贸易统制政策后,走私甚为猖獗。据1940年调查,广东各地走私商以港澳、广州湾为主要根据地,阳江一带私货进口多来自澳门。阳江县属走私路线主要有:(1)六区之织篢、塘口一带,有儒洞、溪头、上洋等处;(2)四区之平冈一带;(3)二区之大沟、新洲、东平等地,该线最为猖獗,往来南鹏岛为最多。而雅韶、津浦附近亦有走私往广州湾与香港者,其他如闸坡、北津等处,私枭也异常活跃。

1941年时,广东南路缉私兵力共有575人,其中阳江县26人(海关10人,广东省财政厅缉私处16人),阳春县16人(均属省财政厅缉私处)。

由于沿海重要城市被日军占领,阳江县成为西南地区进出口物资的重要通道之一,通往省内外的运输路线有5条:东线经那龙至三埠,北线经春湾再分别至肇庆、都城,西北线经八甲至信宜,西线经电白至粤西,南线为海上运输。通过前四条路线连接粤中、粤北、粤西,并延伸至湘、桂、黔等省,通过南线主要输出鱼、盐,输入走私物品。当时,阳江县城出现商贾辐辏、货如轮转的畸形繁荣景象。

二、港澳与粤西铁业的关系极为紧密

(一)澳门历来是粤西与香港铁业贸易的中转枢纽

由于澳门本身出产物品不多,据拱北海关的贸易报告记载,自清季起,“大批中国土货从香港以轮船和木船运入”。这种情况直至民国时期仍未改变。

据19世纪80年代的拱北海关报告,香港与澳门间的船货运输种类中已列有“五金类”(包括铸铜、旧铜、洋铁钉、洋铁条、废铁、钢、马口铁)。此后,“各种金属制品贸易则连续增加”,包括铁钉、铁条、铁丝、旧铁,各色铁器、钢等。

清末民国初年,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各镇建筑畅旺,对铁器等建筑材料的进口显著增加,大宗货物经拱北海关输入中山、四邑及阳江。

1920年,拱北海关的大宗进口货物有铁条、剪口铁、废旧铜铁等,“多数由香港运来,以备装造民船及熔化别用。”由于粤西腹地经济发展较快,对“五金”及矿产品类的需求旺盛,拱北海关历年贸易报告均有较详细的记载。

抗战初期,特别是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香港与西江各埠的交通遇阻,故大批货物由港运澳,“然后假手民船、舢板及汽车转运内地”。至1940年江门沦陷后,“内地进出货物咸以本埠(按,即澳门)为最捷途径,假而为珠江口商业中心”。

(二)香港是粤西铁业贸易的主要货源地

抗战初期,中国内地每年从香港输入大量金属、矿砂、机器及工具等货物,其中粤海关和九龙关占有很大比重(见下表)。由于1938年日本进犯广东沿海,次年,这两处的贸易值骤减。1939—1941年,已沦陷的粤海关的输入值趋于上升。1940年九龙关的输出值较上年大幅上涨,但1941年因广东沿海局势持续动荡又骤跌。至同年底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香港沦陷,九龙关的输出断绝,这种态势与阳江经营金属类行业的原料供应及经营状况密切关联。

战时内地从香港输入金属类货物表(1936—1942) 货值:海关金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编:《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第125、133、140、143册),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102、133、232—234、422—424、350—352页;

注:在当时中国海关的进口货物分类统计里,第十组为“金属及矿砂”,第十一组为“机器及工具”,这里面包含了铁及铁制品,但具体难以剥离,故一并列表以供参考。

三、战时阳江县铁业原料的购运

由于铁料的需求,阳江铁业的发展素与香港关系密切。民国初期,阳江县工业有所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开业的利江民号,是使用织机织袜的作坊。1924年,该号添置机床等设备,扩展机械修理业务,开该县机械工业的先河。20世纪30年代,阳江县城昌记是生产和销售小刀的专业店,平冈墟梁季芙号创制独具一格的“季芙小刀”,锋利、耐用、美观。抗战以前,造船是阳江规模最大的行业,20世纪30年代全县有船厂43家,其中县城37家,有6家能造200吨位的船只,共有造船工人逾千名。

抗战爆发,日军入侵广东沿海后,商贸环境变得十分险恶,但阳江商家前往香港的物资购运仍很重要且频繁。笔者对阳江市档案馆所藏抗战时期商家与县政府、县商会间来往的文件进行了初步整理,在所统计的57户商家中,以铁业最多,达21间。

1942年1月13日,阳江县商会主席致函县政府,谓全利号司理谭昌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呈请转报县政府给发证明书,请察核并发给证明书,以凭购运。同月23日,阳江县长回复称该店请领钢铁运照事,已向国民政府经济部钢铁运输委员呈请发给。

1月14日,珍利号店东李权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致函县商会,请转呈县政府转省建设厅发给执照,以凭往三埠购办旧铁20吨。翌日,县商会致函县政府,请察核并转省建设厅发给运照,俾利运输。之后,该店司理赖耀权拟往三埠等处购办杂铁20吨回店改铸农具,于3月12日呈函县商会核发证明书,以凭请领执照。翌日,县商会即发给证明书。

1月14日,蔡鉴记铁店店东蔡应鉴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致函县商会,请核发证明书,转呈阳江县政府和广东省建设厅发给运照,以凭往三埠购办旧铁40吨。翌日,县商会复函,发给证明书。2月5日,县商会据该店呈请,准予发给证明以凭请领执照。据呈函称,该店兼营铁料生意,所需铁料均由香港购返。近因香港失陷,铁料无法采购,拟往开平三埠购办30吨回店改铸船料及渔农用具。请县商会发给证明书,以便呈请县政府转报省建设厅核发运输执照。

悦利号店东胡华甫于年初呈函县商会,谓其向在县城经营农具、船料、铁器生意,所需材料由香港采办,嗣因日军封锁海道,载运困难,拟往三埠购办旧铁20吨,用3个月时间运回本店,改铸农具销售。呈请核发证明书,以凭呈报领取运输执照。1月17日,县商会发给证明书。之后,胡氏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再呈请县商会发给证明书,俾得请领运输执照。据报该店向在县城专营铁器农具,近因香港沦陷,海道梗塞,无铁采办,拟往台山、三埠等地购办旧铁50吨,回店改铸农具各料应销。9月11日,县商会签批“照转”。

1月26日,华盛栈司理郑运芬致函县商会,恳请核发证明书,以凭呈领执照,俾便输运。次月4日,县商会回复照准,并发给证明书。该栈向在阳江县城经营船料、农具、铁器生意,所需材料向由香港采购,嗣因日军封锁海道,交通梗塞,商人多不敢前往购办。拟往三埠等处购买旧铁20吨回店,改铸农具。按领取运输执照办法之规定,应具当地县商会证明书,以凭请领执照。

1月28日,万记店东蔡泉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呈请核发证明书,以凭呈报一事,致函阳江县商会。函中称该商向在县城设店,经营农具、船料、铁器生意,所需材料皆由香港采运,嗣因日寇封锁海道,运铁困难。拟往三埠、肇庆购办旧铁100吨,以6个月方可运完,回店改铸农具销售。按政府领取运输执照办法规定,应具当地商会证明书,以凭请领。故请商会核发证明书,以凭呈报,而利运输。

信昌号素营铁料、农具生意,所需材料向由香港采购,嗣因日军封锁海道,交通梗塞,拟往三埠等处购买旧铁40吨回店,改铸农具,以供农民耕种。该店经理许琦华致函县商会,请察核并转由县政府呈省建设厅发给钢铁材料运输执照,以凭护运。3月13日,县商会致函县政府,谓该号所报属实,呈请县政府查核办理。

3月初,华昌号司理冯厚芸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呈请县商会核发证明书,以便转请广东省建设厅发给运输执照。县商会核查属实,于当月13日发给证明书。7月27日,冯氏呈函县商会,谓其经营铁料、农具、船料生意,近因香港沦陷,海盗梗塞,无铁采办,拟改往台山、三埠等处购办旧铁4吨,回店改铸农具船料,以应农民、船户需用。请查核证明,以备请领执照。30日,商会回复予以证明,并附证明书。10月21日,冯再呈县商会,谓该店经营农具、船料、铁器生意,现因铁料告罄,香港沦陷,海道梗塞,拟改往台山、三埠等处购办30吨,改铸农具、船料,以应农民、船户需用。请县商会出具证明,凭以呈请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发给钢铁材料运输执照。

富隆栈向营铜铁生意,因原料阻滞,拟派人往三埠等处购运旧铁50吨,回店改铸农具、屋料及船料等器材。该店司理梁添于3月13日呈函县商会,为遵章请领运铁执照,恳予发给证明书,俾凭呈请省建设厅核发执照,以利购运。当日,县商会发给证明书。

3月15日,宝昌号店东冯贞吉呈函县商会,称拟向三埠采买杂铁80吨回店,以供铸制农工渔船及居常日用等铁器发卖。请核发购铁证明书,以备呈请核发运照。县商会即日发具证明书。

朱永利店司理朱江龙于3月17日呈函县商会,谓本店向营铁业,专雇铁工改铸农具,迩因本市铁料短少,且价值又昂,成本太高。据闻台山县屋宇前被敌机炸毁,拆下废铁甚多,现拟往该处购办旧铁30吨,分期运回,以应改铸农具。请发给证明书,以凭申领运照。20日,县商会发给证明书。

3月21日,阳江县商会应大亨公司司理人冯达呈请,发给证明书。该函称因香港沦陷后,本县各铁业求过于供,为接济农具、船料、屋料起见,拟往三埠购办旧铁120吨。

同月23日,福利行司理李展雄为往三埠购运旧铁70吨回店,改铸农具,呈请县商会核发证明书,以凭领运照。越2日,县商会发给证明书。

4月,大来公司和益来号向县商会报称,其素营铁业,铸造农具以应农耕。惟本邑铁料极为缺乏,现拟在三埠一带购运废铁150吨,以改铸农具,并无取巧转运企图出口情弊。呈请察核并发给证明书,俾便请领转运证,以利购运。县商会核查认为该商所称系属实情,于当月25日发给证明书。

年中,华新店司理谭志函称,经营铁器农具生意,所需材料向由香港采办,嗣因香港沦陷,来源断绝,以致本县各铁业求过于供。为接济农具、船料、物料起见,遵章拟向三埠等处购办旧铁2吨,以应需求。照章应由当地商会证明,以凭领取采运执照。7月17日,谭志向县商会请领证明书。翌日,县商会即批复照发。

8月上旬,成益店司理梁在峰为购运旧铁改铸农具呈请县商会核发证明书,以凭呈报。梁氏在县城开设铁店,专营农具、船料为业,所需铁料向由香港购运,嗣因日军南侵,香港沦陷,由是裹足不敢再往,于是转向内地采办。呈请广东省政府建设厅发给钢铁执照,持往台山、三埠等处购运旧铁50吨,回店改铸农具销售。据建设厅颁布领取钢铁运输执照办法,须领具当地机关证明书,方可办理。由是,梁呈请县商会核发证明书。13日,县商会以其所称尚属实情,开具证明书。11月下旬,阳江县商会为成益店投得海关充公铁料,请发给证明书等事,转呈县政府核办。12月4日,县政府令县商会饬该商取县海关证明书,再行核办。7日,县商会通告铁业同业公会,令该商取县海关证明书,呈送商会,以凭转缴县政府核办。

吉成店司理郭才通呈函县商会,谓因海道梗塞,无铁料采办,拟往三埠等处购办20吨回店,改铸农具、船料,请发给证明书。10月29日,县商会据查属实,发给证明书。

12月中旬,顺利号司理杨植富致函县商会,为采办旧铁材料,请核发证明书。该店向营铁业,专雇铁匠工人改铸农村用具。因铁料用罄,拟往台山属内采办旧铁回店,以资改铸。请商会发给证明,俾得申请经济部工矿调整处给照,以凭购运。县商会于12日签批:“查本市所领铁照,上级似有限额,若经一、二间认领太多,于各店大有妨碍。可先准十吨至十五吨,俟后逐渐领取可也。”翌日,县商会回复杨植富,并发给证明书。

华兴店、灿记栈呈报县商会,称其向在本县经营铁器生意,近因铁料来源困难,于12月16日在雷州关阳江分卡,灿记栈投得拍卖充公旧铁5 840公斤,华兴店投得旧铁1 050公斤,已交定发回收据。该两批铁料系由县政府执获,解送阳江分卡,请准雷州关税务司就地拍卖充公,故应请县政府发给证明,方合手续。呈请县商会转请县政府发给证明书,俾得将铁料运回商店,改铸农具等。县商会于17日批准转请领证。

12月16日,新义利店东曾文秀为购运铁料改铸农具,呈请县商会核发证明书。理由为该店专营农具、船料生意,因铁料告罄,拟往台山、三埠等地购办旧铁15吨回店,改铸农具。翌日,县商会发给证明书。

以上各店的情况大致相同,从中可见:(1)阳江铁业购进废旧铁料,最主要用途是改铸农具,其次是用于日常铁器、船料及屋料等。(2)阳江铁业对香港有高度依赖性,废旧铁料仰给于香港,三埠乃最重要的中转地。(3)太平洋战争爆发,形势骤变,阳江铁业顿陷危机。(3)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及阳江县政府照章行事,支持铁料购运,尤其是县商会从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战时阳江县铁料购运的纠葛

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后,广东沿海运输愈加困难,国统区物资更为匮乏。国民政府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于1942年1月7日电令:“查恩平、阳江等处接近海滨,为杜绝流弊起见,凡内运各种工业材料,统由本处中南区办事处核发运照,以资划一。其有不及请领运照,应予运经第一道关卡后,补请运照。”广东省政府转令各市县遵照执行,阳江县政府于4月7日颁发训令,令县商会等知照。

国民党军事当局也加强了对沿海沿江地区的封锁。2月9日,阳江县政府分电商会及各区区长,谓奉第七战区挺进第二纵队司令部令,沿海沿江布雷封锁关系国防甚巨,“近查一般地方政府及军事机关不明此旨,借词方便渔盐及粮食运输,请求开放布雷区航路,殊属玩忽功令,轻视国防,无异开门揖盗,危险莫此为甚。绝不容再存忽视或借端要求开放,如仍有违令情事,一经查悉,定予从严惩处。现令知照,自应遵办。”

如前所述,香港的沦陷使阳江铁业遭到沉重打击,而在此后铁料的实际购运过程中,阻遏亦不小。首先是邻县政府的留难。1942年1月,广东省第一次商民代表大会召开,共有72个市县及镇商会参加,各地商会纷纷提出讨论提案共142项,阳江县商会及同业公会的代表积极参与其中。

阳江县铁业同业公会常委提出《为铜铁材料缺乏,转运困难,请援助救济案》。理由是本会各商店会员向营钢铁兼改铸农具、船料及铁钉、木油生意,自抗战军兴,本县铁料顿形缺乏,只能仰给台属三埠及四邑各县。惟购运该项铁料须领具经济部钢铁管理委员会运输执照,才准购运。沿途除清纳国税及省税外,并不准苛征任何税捐。讵各商由三埠运载铁料返阳江,路经恩平县城,必被该县政府诸多留难,每百斤铁料勒收过境税国币3元,如有不缴纳者,随时扣留充公。各商实力微薄,在该县政府百般恐吓之下,只有忍痛缴纳。现民怨沸腾,无从申诉。该案提出解决办法:本会各商凡经领有经济部钢铁委员会铜铁材料运照,赴各县购运铁料,除清纳国税及省税外,各地县政府及收税机关自不应再抽收各种税捐。请省政府通令恩平县政府以后不准巧立过境税之名,再予抽收。至于未领运照者,应予扣留没收,不得抽捐放行。会议审查,照案通过,解决办法增加送省商会联合会呈请省政府暨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广东办事处核办。

其次是地方税卡及军警的苛扰。1942年4月,阳江县商会曾就广阳缉钨区部队对商民所办运铁料多有留难一事,致电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请予查办。同月10日,该司令长官余汉谋复电,称业经令饬广阳缉钨区督导员“约束所部,遵照法令办理,毋得越权滋扰”。

4月下旬,阳江华兴店司理史秀衡向县商会呈称:本店在县城开设多年,经营船料、农具生意。本月在国外购办圆铁铁板5 300公斤,由台山单水口进口,报请海关三埠分卡准予签证进口,照章纳关税、按款并领收据。又经海关开平分局驻恩平税务局办公处完纳进口税,查验放行,给回税证。道经三埠、阳江那龙至第二区合山时,该区长以奉阳江县政府转奉上级钢铁内地转运限制办法,将货扣留,随派警员协同将货解回县政府。阳江海关分卡令华兴店商人持单到该分卡销号,史秀衡将情况呈报县商会,查询雷州关阳江分卡,该货究竟应如何办理。据回复该货进口不受限制,请予发还。惟县政府为慎重起见,饬由县商会具领保管,等候请示办理。本店购办之铁料确系由国外进口,并非转运,请商会察核证明,并转呈第七区行政专员公署、雷州关税务司,依法令县政府将扣留之货发还。4月30日,县商会呈函第七区行政专员公署和雷州关税务司,谓华兴店购办该铁料确由国外购办进口,依照钢铁运输章程,似应发还,请察核办理。

此案的处理拖了很长时间,阳江县政府以缉获华兴店无照进口旧铁,一再呈请广东省建设厅核示处理。建设厅经经济部工矿调整处中南区办事处直至1943年初核复,谓阳江商人运铁至可能出口资敌地点,其处置办法拟请由广东省建设厅转饬该县勒令原商人将此项铁料运至桂林,由本处作价交由需用工厂收购,并将购铁原价及运输费,并酌给利润照付。俾此案既免资敌,原运购商号亦不致亏损。4月7日,阳江县长奉省建设厅令,致函县商会令遵照办理。县商会签批,交铁业同业公会办理。6月1日,史秀衡呈函阳江县商会,称本年2月19日县政府忽发紧急布告,奉省政府电饬限令本市商民克日疏散物资于海岸线70华里以外,并派警按户检查督促。本店即遵命于日机连续4天大轰炸当中,将该铁雇民船疏散至阳春县八甲圩,以免资敌。此时全城商民咸恐敌寇再行登陆,迁避一空。县政府暨附城各机关亦迁往大八山地。本店以小本营业,受时局影响,自疏散于阳春后,即感费用无着,乃将该铁就地零售,制造农具后陆续沽卖。请转呈县政府转报省建设厅收回成命,以恤商艰。6月3日,县商会呈函县长彭展义,详报实情,谓该铁于物资疏散时,已在阳春内地发卖,实无再运出口之可能,请仍照省建设厅上年前电补发运照,以清手续。

1942年5月11日,阳江县铁业同业公会呈函县商会,称据所属行商纷纷投诉关于钢铁转运情事,现奉海关分卡谕饬必须领有经济部工矿调整处运照,方能在内地转运。但各商在本城设店经营,及常售出运往县属各区乡之钢铁,岂能随时领得运照,对于行商之营业殊为妨碍。恳请商会函转阳江海关分卡设法予以救济。翌日,阳江县商会致函雷州关阳江段总办事处,谓该行商对于批发县属各区乡购买钢铁,系属转运内地,而须领有经济部工矿调整处运照,方可转运,则该行商店殊觉困难。故转请查照,请准予救济。

同年11月初,阳江县商会致电财政部广东省税务局,称“本城铁业商店由三埠起运经完进口稅料回城,被恩平税务员勒纳战时消费税,又无印发收据,乞迅电饬制止”。省税务局令所属高要查验所台山查验站,彻查恩平税务员勒收战时消费税案。当月25日,台山查验站主任冯光武致函阳江县商会,谓奉令查案,请转饬各该事主,将该案发生时日、办公详细地址、是否在办公处内勒收、经手收款人姓名等情况,逐一指正明白,使其无可狡卸,才能裁决本案责任。阳江县商会无奈,于12月1日通告铁业同业公会,请转饬各该事主将此案经过情形,据实呈复核转。

阳江县商人吴富记经营铁业农具,于1943年3月16日在三埠购办旧铁600斤,在当地完税后,拟运回县城改铸农具。不料在水口地方被警察所疑为运输出洋,扣留候查。吴于24日呈函县商会,恳请转函水口警察所迅予查明放行。越2日,县商会致函水口警察所所长,请查照办理。

在纷繁复杂的战乱特殊时期,以上诸案的是非曲直及其最终结果如何,因资料所限,实难查晓。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商人时遇不测,对此他们虽可申述,但毕竟居于弱势地位,唯有倚赖商会。然而阳江县商会并无实权,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商人谋取利益。

余 论

日本入侵华南沿海,对粤西及阳江县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以怡泰荣商号为例,据1942年店员张波“为迭遭变故,停业日久,恳迅予转请阳江税务局准将税款核免事由”所呈报,该号店东吴荣康经营铜铁及杂货十多年,颇获盈利,然以日机滥炸被毁,损失不赀。后迁址缩小营业范围,因资本不足,营业锐减而估征税额反重,不得已忍痛照缴。店东吴氏因忧患余生,一病不起。上年3月初,日军进占阳江县城,该店横遭抢劫,财物荡然无存。太平洋战争期间,香港沦陷,与内地的贸易中断,阳江县的铁业更遭灭顶之灾。直至日本战败投降,香港与粤西腹地的商贸才恢复正常。1946年,拱北海关从香港直接进口的货物大部分都运往三埠,其余转运广州、江门、雷州及珠江三角洲内地各处。

猜你喜欢
阳江农具发给
中共中央文委发给郭沫器的特殊信件
劳动者的法宝
走进阳江漆艺院 探索身边的历史
巧手还原《天工开物》中的农具
健康的生活方式
当不被人理解的时候……
阳江海事:圆满举行“认识海洋随船巡航体验活动”
原则
笑看有趣的发明
农具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