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批评”:一种构型中的批评范式

2018-05-22 13:27彭涛
创作与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构型范式

彭涛

摘  要:网络电影批评的崛起,对中国电影批评影响深远,而且极具有文化意义。它本质上是电影批评的“媒介化”转向,是批评的意识形态、方法论和手段的整体转向,体现出了一种范式转型特点,亦即库恩所言的“范式”再造。虽然这种范式还在形塑之中,但它的社会影响日益重要。

关键词:网络电影批评;范式;构型

作为电影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电影批评发生的诸多变化引发了学者和业界的众多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变化展开了研究。然而,我认为,当前在讨论电影批评的时候尤其要关注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电影产业评论的崛起。二是作为一种正在形塑中的批评范式的代表——网络影评,它的社会影响日益重要,它本质上是电影批评的“媒介化”转向,是批评的意识形态、方法论和手段的整体转向,亦即库恩所言的“范式”再造。

先谈电影产业批评。在我国,因电影的产业功能曾被计划体制阉割,导致产业评论长期阙如。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酝酿,新世纪电影产业评论终于崛起,成为电影批评中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体现在:一、出现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如沈芸的《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借助丰富的史料,梳理了自中国电影草创时期到新世纪初百余年的电影产业史。再如,饶曙光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于丽编著的《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都选取一个或几个维度,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产业问题。另有一些产业研究的视角,切入点细小,但很深入,且能说明一些重要问题,比如《雷玛斯与上海电影产业之创立》一文,就研究了雷马斯放映院与上海电影产业之间的关系。二、一批一线的学者专家都非常关注产业发展,像周星、饶曙光、尹鸿、贾磊磊、陈旭光等,都有关于电影产业的研究成果问世。三、电影产业研究成为近些年来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资助的倾斜对象。据相关人士统计,自2009年年至今,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资助的电影产业类研究达20多项,研究涉及当前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

不过,本文认为,对中国电影批评影响更深远、更具有文化意义的,则是网络影评的崛起及其体现出的一种范式转型特点。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网络社会{1}的崛起,一种新的批评范式产生了,当前它正处于构型之中,我称其为“网络批评”范式。网络批评范式,并不仅仅局限于“影评”的范畴,在当前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它更多表现为一种“泛批评”,以戏谑、颠覆、解构为主要特征,广泛存在于一切网络文本的创造与再造中。它是传播技术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转向的结果。因而,离开“网络批评”讨论网络影评,是人为阻隔网络影评与其赖以发生的机制间的关系。

网络批评范式,本质上是一种“媒介化转向”,它包括两个方面:从发生机制来看,网络批评以“网络”(技术和工具层面)为载体,借助多种新型传播工具和渠道,如手机、微博、APP等,有别于以出版物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传统批评,它表现出便捷性、匿名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从文化机制来看,网络批评以“网络”(文化和社会层面)为场域,在“网络”的语境中,无中心、无结构不仅是一种“关系”的勾连状态,更是一种文化生态,它决定了网络批评天然的另类气质,如网状传播、把关的弱化、意义的解构。许多学者认为网络影评消解了传统影评的精英“气质”,表现为群氓式的非理性狂欢,本质上是一种话语的对抗,缺乏理性的判断。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对部分网络影评低俗化、庸俗化倾向的准确概括,但是,匆忙将网络影评归纳至“话语对抗”的视域中,或者只片面研究网络影评在传播机制上的特异性,则是忽视了它赖以发生的文化、社会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忽视了它代表的是批评本身的范式转型。

“新理论意味着支配常规科学原来实践的许多规则要发生改变。因此新理论必不可免地要对他们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的许多科学工作加以重新审视。”{2}按照知识社会学的观点,一个学科总是处于范式创立——危机——革命——新范式建构的辩证运动之中,当旧有的范式不再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时候,它会和新的环境产生激烈的冲突。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影评出现,主要以小众影片为评论对象,以BBS等网络论坛、社区为“载体”,以高学历人群为评论主体,由于传播技术的限制,它尚不足以对传统影评造成影响;2002年前后,网络影评横空出世,其时,《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戈评《无极》)成为引人关注的“恶搞”文化现象的代表,学界对网友自发的文本再创造给予了关注,但评价不高,“网络影评的暴力话语制造了二元对立的结构,其立足于草根与民间,自称老百姓,那结构的对面就是官方与精英,参与者获得一种反权威、反资本的想象的姿态,因此,对网络影评的评价,必须看到网络大众的这种对抗姿态……持基本肯定的历史态度,对此种正义性有同情理解。”{3}此后,网络传播技术的飞跃,推动了建基于微博、微信、手机等新媒体的影评的进一步发展。学界对网络影评的态度也呈现出暧昧,一方面,许多学者依然将其归纳为“观后感”式的大众影评,认为其缺乏学术价值,学术期刊上也几乎难觅网络影评的踪影;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学者依托“虹膜”“影视独舌”“大旗虎皮”等微信公众号,面向大众发表“普及式”的类学院派影评,注重趣味性和学术性的结合。另外,不容忽视的是,网络影评对电影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猫眼电影、豆瓣电影的评分机制,是不少观众观影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引起了国家级传统媒体的关切,引发了业界、学界的讨论。当前公众对“影评”的热情以及“影评”的社会影响,超越了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然而,这种“影响力”却并非因传统批评范式而起,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它所表现出的与传统范式的“格格不入”,才是它最值得关注的地方。

网络影评的特征,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深入研究,{4}在这里我想从两个方面着重展开研究:一是网络影评的评价标准;二是网络影评的类型划分。

有学者对网络影评的“打分机制”进行了研究,{5}认为打分机制的存在,消解了传统影评的权威性和学术性,更加凸显观众个人的“情感宣泄”。贾磊磊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认为网络影评总体上呈现为一种道德失序的状态,许多影评以“喜欢”“讨厌”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唯一标准,但同时他也看到只有将这种现象还原到网络中才能理解,“在互联网上对一部电影的表述有时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感慨,或是一种感性的宣泄,这些本身无关宏旨。但是一旦这种表述脱离了他原生的语境,它的意义也就必然随之改变。”{6}网络影评是否只以观众的“个人喜好”为标准,或者说,这种“喜好”真的只是个体的情感表达?我认为不是,舍勒在考察“怨恨”的心理机制时,认为怨恨源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异造就的失序,也就是说任何一种心理都有其社会根源,那么在网络中,“个人喜好”缘何会成为一种“普遍标准”?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网络影评都呈现出强烈的爱憎、鲜明的态度,并且越来越有发展为“标题党”的趋势,这与传统影评强调的价值中立是相对的。以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为例,2017年5月5日至5月11日,其推送頭条为“请别用三观绑架五月首部9分片”、“这种‘靠脸吃饭我们不能再上当”“我讨厌出轨,所以更要安利这部‘第三者电影”“超感猎杀!能不能不要这样带劲啊”“端午节就要到了,就拿这种脑残剧祭奠屈原?”“播了27年的脑洞剧,新一季还是那么变态”“国人必看!这部新剧绝对配得上”,分别针对《摔跤吧!爸爸》《梦想帝国》《独自在海边的夜晚》《超感猎杀》《思美人》《世界奇妙物语》《白鹿原》等七部电影、电视剧展开了评论。这种评价方式丝毫不掩饰“个人”(实际为团队)的喜好,并且竭力营造出一种“对话”的语境,它改变了传统影评居高临下的学院派话语方式(它是网络文化拒斥的权威的象征),用“情感”作为核心,以 “虚拟”的面对面关系为着力点,创造了影评作者和读者的“唠嗑式”互动,它契合了网络文化的核心精神“平等”“自由”“个人”。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这种以“情感”作为评价标准的趋势还蕴含着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维度,如果说传统影评的“价值中立”使其具有了“时间偏向”,{7}那么网络影评的“情感指向”则表现出强烈的“空间偏向”。它以实现最大范围的传播为目的,这种“情感”呈现出碎片化、不稳定的特点。例如,前段时间《人民的名义》火爆荧屏,针对剧中人物“祁同伟”的网络影评,便不断地在“同情”“警惕”“惋惜”等对立的“情绪”中位移。网络影评的“情感”化特征,指向的是最大范围的受众,是受众日益向用户过渡、日益拥有巨大的话语权、消费权的网络生态的写照。

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后喻文化”,{8}许多学者认为网络影评最令人诟病的是它的分类标准。它常以“史上”“最”“虐心”“烧脑”“治愈”“禁欲”等词汇为标准,对电影进行划分。以“史上”为例,按照传统划分,一部电影必须在“电影史”的体系中才能予以评论,然而,该名词指向的“历史”并不以“电影史”为坐标。首先,“史上”并非网络电影批评的专有名词,它广泛存在于新闻、文学、音乐等网络文本的划分中;其次,“史上”蕴含的比较维度,混杂了一切电影类型,也就是说,任何一部电影都可以被冠以“史上”的名义;第三,它同样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导向”,“史上”暗含着“最”的意味,暗自应对了观众对“与众不同”的追求。“禁欲”一词,本意是对性欲望的克制,在某些宗教中,禁欲被认为是接近神明的手段,然而,在网络中“禁欲”一词成为对男性的审美标准。“禁欲系”主要指外貌俊美、品味高、着装优雅、个性深沉、冷漠的男性,以“白子画”(《花千骨》男主角)、“夜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男主角)、“都敏俊”(《来自星星的你》男主角)等人物形象为代表。这种“禁欲”并非完全無涉于性意味,实际上,它契合了近年来兴起的“男色消费”,本质上与传统言情片无异。同样地,如果将“治愈系”作为豆瓣电影的检索标准,《入殓师》《普罗旺斯的夏天》《美丽人生》《等一个人咖啡》《音乐之声》等按照传统类型划分,分别归属为文艺片、爱情片、歌舞片等类型的电影,都被归纳进“治愈系”的范畴。这种分类方式缺乏类型片的基本特征:人物形象、主题、叙事等都无法归纳进入某一个特定的类别,更无法从中总结出“母题”,因而备受学者诟病。但是,我们要在“网络批评”的范式下来理解这个现象。它不是仅仅针对电影的划分标准,更多将电影归纳进“功能主义”的范畴——亦即一部电影“好看”“感人”,或者在某个情感维度能激发共鸣,那么它就具备了引发“批评”的特质。因而在这个意义层面,网络影评实际是一种新的逻辑体系、新的美学正在构型的表现。

“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9}如果将网络影评的兴起置于“范式”转型的视域之下,那么它所表现出来的许多特点也就不难理解了。过去,电影评论主体以影视工作者、学者为主,(间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吸引大众参与影评活动)评论对象多集中于电影文本,评论方式多为理论的应用(也有“观后感式”的影评发表在报纸等媒体上,但不是主流)。然而,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电影评论的产业化、多元化使得影评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表现出“人人皆可写影评”的趋势。影评的生产周期大为缩短、传播频率日益增大、接受对象日益细化。网络影评的言说方式的变化,是一种新的影评体系、影评逻辑乃至影评理论“正在构型”的表现。网络是以无中心、无结构为其特征的,按照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任何一种媒介都不可避免地改变人类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诞生于网络中的互联网影评正好就是这种生态的表现。因而,对网络批评范式下的电影批评,不能只是当做一个现象去描述,甚至先入为主地将其归纳至“低俗”“无聊”的范畴,而是应该将其置于宏观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去考量。当前,它是新的,但它必然是今后影评的主流。

今后,影评该往何处去?我认为,将来的电影批评会表现出“知识化生存”。一是电影批评范式转型中的“知识化生存”。以学院派为代表的传统影评,在当下电影评论(尤其是批评)中,评论者的知识结构将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既要依赖电影本体范式,如光影运动、画面构图、镜头、机位、故事技法、人物塑造以及编、导、摄、演等知识;又要继续吸取电影文化批评范式精华,借鉴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传统,展开电影评论。

二是学术范式转型中的“知识化生存”。正如上文谈到的,以互联网影评和自媒体影评为代表的新型影评,不仅是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更是一种新的逻辑体系、理论体系。中国的学术范式是在西方的学术范式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囿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人文学科都经历了学习、借鉴、批判西方理论,以及不断探索“本土化”的历程,我国的人文学科缺乏真正的、独立的、自主的学术范式,这就对当前学术范式的现代化、本土化转型提出了要求。电影批评的转型也可以视作是学术范式转型的一个体现。例如,在网络影评中出现的“治愈系”“禁欲系”等类型,在传统影评的类型标准中,是找不到对应的词汇和话语体系去描述的,它完全是一种独立自主的创造,因此,可以认为,网络影评的这种转向,是一种根植于我国媒介环境、社会环境乃至文化环境的独特的“知识化生存”。

注释:

{1}曼纽尔·卡斯特在《信息社会三部曲》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网络社会是一种“围绕数字传播网络(但并非由其决定)建构的社会结构”。

{2}{9}[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等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3}{5}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当代电影》2011年第2期。

{4}相关研究见李建强:《网络影评的兴起与发展——一个值得关注和期待的电影批评现象》,《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杨晨:《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网络影评:感性消费与话语暴力》,《电影艺术》2013年第1期;柴玥:《网络影评新形态——微博影评的特性》,《当代电影》2011年第10期。

{6}贾磊磊:《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艺术百家》2006年第2期。

{7}加拿大传播学者英尼斯将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媒介划分为“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前者利于保存,却不便于传输,例如石头、甲骨等;后者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利于传播,例如纸、电报、电话等,但不易保存。

{8}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提出的观点,即长辈必须要通过向后辈学习才能掌握的文化,网络文化就是典型代表。

猜你喜欢
构型范式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范式守信不负约
不等式的证明与函数构型
民用飞机构型更改控制的技术探讨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民用飞机单机设计资料管理方案探索
史上最感人的约饭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基于时间和频率制约的信息系统柔性构型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