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仇
摘 要: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获得英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初识英语的阶段,教师要认真贯彻交际性原则,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水平,创造性地运用交际性原则开展教学。
关键词:交际性原则;英语教学;创造性;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9-0080-01
英语课是一种“技能课”,是以发展学生的英语技能为主,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认真贯彻交际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本文就从以下三方面对交际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
在英語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坚持用英语进行教学。在一些课堂的用语上,教师也要运用英语指令,简短清晰地向学生分配各种任务,如Lets play a game、Read and choose、read and match、listen and repeat、role play等。这样的指令任务,能使学生很清楚地明确教师的任务,使他们模仿着教师的语言,尽量运用英语交流。
学生进行英语交际活动的必要因素是适宜的环境,没有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学生的交际活动就很苍白无力。要想让学生去运用英语快乐地进行交际,教师必须要为其创设一定的语境。如小学译林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这一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描述动物,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先给学生播放一个关于动物的英语动画视频。视频中,猪跳着愉快的舞蹈唱道:“I am a happy dog,I like eating,I have…”学生对这样的视频很感兴趣,随着小猪一起用英语哼唱起来,内心也随着小猪的歌唱躁动起来。视频放完后,教师根据小猪的歌唱提了三个问题:What does the pig eat?What does the pig have?What can the pig do?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参与了小猪的哼唱,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就能够快速地做出正确回答。随着这三个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继续说:“The pig is my friend.I have other four animals,Lets look at it.”因为有教师给予的问题情境,在转入课本的时候,学生能够很容易地根据课文中的图片,对于文中出现的一些动物尝试着自己用英语去表达,这就达到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因此,一节好课,既要有教师的讲授,也要有学生的回答及操练活动。为了加强英语的交际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提问,让学生多交流,做课堂的主人。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新颖的形式进行问答。如在教学译林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4“I can play basketball”这一课时,教师让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做出run的动作,并问学生:“Can you run?”其他学生会做出这样的回答:“Yes,I can.”教师接着让学生做出swim的动作。在教师的指挥下,学生提问:“Can you swim?”而站在黑板前边的学生给出答案:“No,I cant.”用动作进行演示的方式进行提问,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乐于回答教师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问答。教师在教完一课的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的时候,通常会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表演。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新颖,下面的学生能够做到非常认真地观看同学表演。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对此失去了兴趣。一些学生会在底下做做小动作,或看书,或趁机和同学说话。这个时候,表演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为了提高表演的效率,提倡学生用英语交际,教师对学生的表演活动进行了优化,即要求学生在观看演出之后,可以就表演的内容向参与表演的学生提问,或者接受来自表演同学的提问。这样设计的提问,不仅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表演和观看表演,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提问与被提问中增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处理好练习活动与运用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听、说、唱、画、演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时时刻刻对英语感兴趣,轻松愉快地学习和运用英语。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运用,是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一些舞台,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坚持用英语交际,在交际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
[1]徐笛佳.谈交际性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2).
[2]李霞.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英语交际中的语用能力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
[3]刘丽军,王国平.大学生英语交际中的语用失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4]冯少芬.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