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秋野
摘 要:体能训练是飞碟射击运动员必须接受的一项素质能力训练,而且要想在训练以及比赛当中获得良好的成绩,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强大的体能。为了有效提高飞碟射击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要将侧重点放在体能训练方面,优化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课程设计,在预防伤病的同时,为运动员体育竞技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飞碟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G8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9-0052-01
在飞碟射击运动员的实际训练中,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往往把侧重点放在技术以及心理两个方面。运动员要想在飞碟射击中有出色的发挥,必须要有着高超的技术和稳定的心理,但如果没有强大体能的支撑,技术能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教练员要切实提高对体能训练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体能训练课程进行科学设计,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特点与要求提出科学恰当的课程设计方法。
准备活动是体能训练课的开始阶段,这一环节的训练课程主要是为了起到良好的热身作用,奠定主课教学的基础。在准备活动环节的课程设计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慢跑、梳理软组织以及按压扳机点。在正式对飞碟射击运动员开始体能训练前,运动员要采用慢跑的方式完成热身,慢跑时间应控制在几分钟内。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体温,强化心血管以及呼吸系统的整体机能,确保肌肉得到更多氧的供应,为快速进入到工作状态奠定坚实的基础。梳理软组织等方式,可以有效帮助运动员恢复神经肌肉疲劳,为进一步的动作训练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利用泡沫轴滚压按摩腰、背、臀等重要部位的方式进行。按压扳机点实际上是避免肌肉疲劳受损问题发生的重要方法,往往可以采用泡沫球等小器械完成训练。第二,拉伸肌肉。拉伸肌肉是正式体能训练之前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是指导运动员主动开展动态拉伸,保证韧带以及肌肉维持在良好活动状态,避免出现伤病问题。第三,激活神经肌肉。飞碟射击运动员要想出色地完成各个技术动作,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稳定性和支撑能力。所以,飞碟射击运动员需要激活身体支撑点的神经肌肉,确保可以协调准确地完成动作,并有效地从准备活动过渡到体能训练。
在飞碟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课的主课设计当中,要保证内容丰富、难易适中、训练均衡、针对性强,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徒手核心训练。这一训练内容主要是为了强化运动员的腰腹力量,而且在徒手核心训练中可以不借用器械,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动作难度相对较低,所以成为体能训练课程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训练内容。在飞碟射击运动员进行徒手核心训练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让他们进行平板支撑、仰卧背肌练习、距式俯卧撑等。第二,瑞士球训练。瑞士球训练和徒手核心训练有一定的差异,瑞士球训练除了可以增强运动员腰腹力量之外,还可以增强运动员的本体感觉,提高身体稳定性。例如,可以采用瑞士球的W、T、L、Y练习方法来帮助运动员预防肩部伤病。第三,抗阻训练。在抗阻训练的课程设计上,必须要综合分析这一训练内容对于专项训练的有效性,同时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情况选用恰当的练习方法、间歇时间、把控好动作的速度等。第四,悬吊带训练。在这一训练环节,运动员需要借助悬吊带将身体的一部分悬吊起来,在身体不稳定的情况下展开力量训练。因此,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并控制好训练强度。第五,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为满足运动员长时间比赛和训练需求所设计的,通过增长运动员耐力水平,能增强其射击表现。
在体能训练课程的主课结束后,需要通过整理活动课程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放松,促进身体有效恢复。第一,梳理软组织以及按压扳机点。这样的训练内容在准备活动阶段同样有所涉及,但在整理活动当中仍然强调这两种训练也是为运动员之后的身体恢复服务的,使他们各项身体机能能够尽快恢复到良好状态。第二,拉伸训练。飞碟射击运动员在体能训练课程之后进行有效拉伸能够优化各个关节肌肉的灵活性以及延展性,逐步消除肌肉的紧张感,加快血液循环。在梳理完软组织后进行拉伸,能够帮助运动员消除代谢产物,缓解肌肉酸痛感,輔助身体的快速恢复。在一般情况下,拉伸训练主要采用PNF等方式,而拉伸部位的确定必须要根据体能训练所导致的肌肉紧张位置来确定。第三,放松训练。在体能主课训练课程完成后,运动员的交感神经仍然处在十分兴奋的状态,需要通过放松训练的方式来稳定神经系统。一般情况下主要用调整呼吸的方式进行放松,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度,减少有关物质能量的消耗量,从而帮助运动员恢复由于体能训练造成的中枢神经消耗。
飞碟射击运动员的体育生涯较长,而且这一运动项目对体能有着一定的需求,通过合理恰当的体能训练,能够消除运动员在技术训练当中存在的肌肉紧张等问题,预防肌肉损伤,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以及技术稳定性,满足日常训练以及体育竞赛的需要,保障机体快速恢复到良好状态。
[1]周嘉华,刘莹,高志青,等.浅谈飞碟射击运动员体能训练课的设计[J].体育科技,2016(04).
[2]美国体能协会.体能训练设计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