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娟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同时,要让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步跟上,协调发展。文章从引导学生规范表达数学语言、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表达要点、鼓励学生探究数学表达方式几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化和载体,是数学思维的表达方式之一,它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类。当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文字、符号、图形这三大数学语言条理清楚地表述出正在学习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法则、相关性质、数学模型,以及自己对所探究的数学问题的观点、理由、结论,其数学素养一定相当了得。因此,教師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在重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同时,让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步跟上,协调发展。
课堂上,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新的数学知识,他们对于相关的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往往还处于“意会”阶段,因此在表达时常会用日常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习得的内容。如在教学“奇偶数”时,当教师出示“1、3、5、7、9、11……”和“2、4、6、8、10、12……”两组数列后,学生会脱口而出“一组单数,一组双数”这样的口语化说法。教师在肯定其说法正确的同时,要郑重告诉他们:在数学表达上,我们给了它们专门的名字:刚才大家所说的单数,它在数学上的学名是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双数,在我们数学里的学名是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
不可否认,在数学教学中有很多人为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为什么这么称呼而不那样称呼,如“小数”为什么叫“小数”,有没有与之对应的“大数”,正方形和长方形可以统称为“矩形”,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为什么不能……这些,在好奇的学生心里都会产生疑惑。而有时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并不去关注这些细微的东西,觉得这些稀松平常的术语不需要花多少气力去阐释,在与学生交流往往以“对”和“不对”、“是”和“不是”这些简单的判断性话语来完成,缺少具体的语言表达练习;或者以少数优等生的表达、甚至是完全背概念等,完成语言表达的练习过程。因此,对于规范语言的教学,就需要教师俯下身子,聆听学生心声,关注最近发展区,让他们既明白名称的意义,又熟练运用规范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由于所在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在表述相关数学观点、理解时,往往会满足于为数不多的一点或几点,不能完整、全面地科学表达。因此,教师要弯下身子,耐住性子,慢慢引导学生逐步发现,逐渐完善。比如,对于三角形的概念,学生往往凭着自己的感性认知只提及“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而必须是“封闭”且“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两点往往被忽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自我发现,逐步完善,在走向完整的表达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名师、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张齐华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时,就针对学生的“轴对称图形左右两边都相同”这一感官直觉进行了巧妙的指导。张老师把手里的纸一次又一次重新对折,让学生深入观察,在他们发现形状、面积都一样,叠在一起能完全重合后,及时引导他们进行归纳,并让他们自己动手画一画对称轴。这样,张老师就在语言表达和动手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之相辅相成,互为阐释。
很多时候,教师虽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一些专业术语,一些既成的认知、原理,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得快、忘得快,各知识点之间缺少联系,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相干的知识碎片。因此,教师适当让学生在陌生的领域里走一走,再体验前人探究的历程,很有意义。如学习“约数和倍数”这两个概念时,学生或许能在教师的“告诉”、教材的定义之下迅速理解并依葫芦画瓢地完成各类练习,但是这样的学习是孤立的,在脑海中并不能形成前后联系,甚至以为认识约数和倍数就是为了解决书后的习题而已。而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各种关系,明白数与数之间有着众多的相互依存关系,他们的学习就不会断片了。开课伊始,教师可给学生一组算式,让学生探究被除数、除数以及商之间关系,发现整除和不能整除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归纳,得出能称之为整除的前提是被除数、除数、商都必须是整数,且没有余数,再用a和b分别代替被除数和除数,说说a和b的关系,并发现b≠0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a和b之间存在倍数和约数的关系后,再反例促进反思: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可以说a是倍数,b是约数吗?这样,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类的能力就能在不断探究中得到很好的练习和提高。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既要提高学生的严谨意识,又要善于引导,锤炼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让他们思有所得、学能倾吐,进而在数学学习之路上越走越宽广。
[1]吉茹.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几点认识[J].宁夏教育科研,2015(02).
[2]陈红娟.用生活支持数学 让数学走进生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