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页纸张在慢慢地复原,“病书”焕然一新……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特藏研究部,“90后”姑娘夏天妮,有一份看似枯燥却又不平凡的职业——古籍修复。让古籍复活,让文化延续,从来不是说一说那样简单。以一本破损图书为例,若想重归完整,至少要经过“揭、拆、压、包、订”等过程,才有可能让磨损的书页补齐、让老化的页面牢固、让虫蛀的漏洞复原。这是技术活,没有耐心、热情,没有定力、敬畏,是无法完成的。修书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十分考验人的定力和耐心,就像做外科手术,无论是工具、手法、责任心,还是认真、细心的程度,都极为相似。從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毕业后,夏天妮选择了这份工作,因为“静下心来干活是一种享受,修书时每一步下去都很是期待,能从中看到历史印记,前人的手法和技艺”。
1 人生态度
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折射出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小生命。”以双手修复古籍,在翻动纸张、触摸文字中感受文化的生命力量,这位“90后”女孩令人心生敬意。
2 与时俱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需要有站稳脚跟的定力,从每一本书开始、从每一个人开始、从每一天开始,才能构筑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3 定力
化有温度,但修复之术要“坐冷板凳”,只有具备强大的定力才能让文化持续保温、保鲜。对文化生命而言,定力就是用精湛的技法和无比的耐力,化腐朽为神奇;对个人生命而言,定力就是一场人生路上的考试,坐得住便赢,坐不住会输。修书,与其说是面对无声的铅与纸,不如说是对话有情的人与事。保持这样一份人生定力,就是寻找意义的一次修炼。
4 传承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如果从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中,我们读懂了何为工匠精神、何为格物致知;那么从“90后”夏天妮身上,我们还能读懂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潜心研究与接续。相较于很多人的“头脑发热”,对比不少人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份苦乐自知却愿“长相厮守”的选择,尤为可贵。这样的文化传承如同黏合剂,粘住的是层层纸张,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