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秋
摘 要:生态园林的建设过程,需要引入大量植物,在此过程中,为提高园林建设效率,需要利用植物的配置,提高生态园林的整体质量,以此,积极改善环境,为人们提供有效的空间,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作为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实际分析,从生态园林内涵以及植物配置作用入手,积极阐述如何进行科学配置,通过策略提出,旨在提高认识,以此进一步实现有效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分析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何实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的重要课题。生态园林建设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代表现代园林设计的新观念,充分发挥出生态园林的生态功能,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生态园林的定义和内涵
生态园林是基于传统的园林设计而产生的,目的是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健康。生态园林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对粉尘的吸收作用来达到净化小区空气,避免环境污染的效果,合理的搭配植物,美化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生活场所。
生态园林有三个重要的内涵:一是具有园林的观赏性,能创造景观为人们提供休憩、游览和文体生活的环境;二是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性,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吸收固定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衰减噪音、防风降尘,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三是具有生态结构的合理性,他应具有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与周围环境一起组成和谐的统一体。
二、植物配置在生态园林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第一,在植物配置方法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规划沼生植物,对生态园林水资源环境进行净化处理,为鱼群等生物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相关实验研究表明,水流过40m林带后,其细菌数量会减少49%,此外,基于芦苇植物生态环境下,水资源中悬浮物也会有所下降,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园林环境,必须强调对植物配置的规范化处理。第二,降低噪音强度亦是植物配置优势的体现,即在嘈杂的城市环境下,若合理配置浓密的树冠植物,可基于反射条件的影响下降低噪音强度,继而由此满足人类生活需求。第三,由于植物在生产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量,因而基于合理化植物配置的条件下,生态园林环境温度将由此下降3℃左右,同时湿度也会随之提升15%。为此,为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应以植物配置的形式对环境问题进行改善。
三、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管理工作的措施
1.增强养护人员的认知
针对植物养护工作而言,由于每一类植物的习性、生长要求都有一定的区分,因此各养护工作人员必须对其有非常明确了解。各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植物园中所有的植物品种,并深入了解其习性与生长条件,同时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天气因素,确定其养护生长的方法,才能确保其健康无碍的生长。就植物而言,最适宜开展养护的季节即为春夏两季,原因是植物在该季度本身就属于植物生长最快的季节。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杂草杂叶的摘除,可以促进植物营养的集中,帮助其快速成长且利于景观的生成。故而,增加养护工作人员对植物了解与认知,不仅是保障植物顺利成长的关键,更是确保植物园景观的形成的基础。
2.利用植物形态差异性特点
在生态植物园的植物选择和配备上,为改观过往生态园呈现的刻板、传统的现象,需要各设计人员与工作人员切实利用好各植物存在的差异性特点与各地理客观因素的影响,即在不同地形种植不同的植物,同时根据植物的性状如叶形、大小等多环节因素分配植物的种植。以此能够更好帮助植物的分配,提升整个生态园的美观程度。在植物分配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美学理论中的多布局原理,即针对植物的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分配,从而延长其整体的观赏周期。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的分配上,尤其是颜色的分配上,要做到将色系出挑的植物置于前方,以此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满足各社会生态园的植物观景要求。
3.配置植物需要讲究季节,讲究阳光的强度和气候条件
植物的分配工作不可过于死板,同时其植物分配应当做到符合季节的规律,使得游客能够更好感受生态园的景观。下文将具体举例各季节应季的植物种类。春季,依据时间为线索可种植迎春花、桃花、丁香花、玫瑰花、蔷薇花等。而在夏季则可多种植荷花、各类草花等。秋季是许多花朵争相开放的季节,可种植银杏、海棠、山里红等植物。最后,冬季可种植的植物类型有限,大多以梅花、松柏等。生态园的配置应当遵循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原则。为更方便植物的调配与比较,可适度种植一定数量的常青植物,但其数量不可超过所有植物数量的三分之一。总体上而言,应选择枝叶更繁茂的植物取代枝叶不繁茂的植物,以阔叶林性状的植物替代针叶林植物,乔灌木的有机使用比单纯使用一类植物更有效,有一定的草坪支持相对比无草坪结构更好。此外,可适度增设一定经济性果物植物加以种植,可使得游客的体验更好。
4.遵从“互惠共生”原理
不仅是人类生活中需要互相帮助、彼此获利,在植物中“互惠共生”的原理也是其生存法则之一。举例而言,黑接骨木能够对云杉根的生长分布起到积极有效的正面作用。而并非所有植物都对其他植物的生存有利,部分植物对其他植物仍然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举例而言,胡桃与苹果不宜同时种植。因此,各生态园的工作人员必须对其有较好的掌握,从而更好分配植物的种植。
5.病虫害的防治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也具有很严重的危害,如果这些病虫害得不到合理治理,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严重影响。要想防治病虫害,首先需要确定植物产生病虫害的根源,结合具体情况,对治理方法和步骤进行确定及安排:
人工防治。对于一些依附在植物或建筑物体上的病虫害,可通过摘、刷以及挖除的形式进行防治;对于一些个体较大并且危害症状较为严重的可直接进行捕杀。
农业防治。在园林的养护管理过程中应该及时的减除挡风枝、病虫枝以及枯死枝等,同时对于有土传病源的土壤及时的进行消毒。夏季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的控制氮肥的实施量,适当增加磷肥以及钾肥,杜绝使用一些未成熟的有机肥及植物残体。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利用食物链天敌防治、利用耕作方法以及作为对病虫害的防抗性。生物防治的方法具有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此种防治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中建设园林工程,依据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完善养护工作的整体性,还可以幫助解决园林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升园林整体的效果和质量,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参考文献:
[1]王佳丹.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7(24):85.
[2]赖石凤.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福建农业,2015(03):149.
[3]初莹.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4,5(05):232.
[4]吴国良.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