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 尹健龙 包福兵 陈飞
【摘要】硕士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较高层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1]。在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和质量强国、协同创新的大背景下,工科研究生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本领,同时还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科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之余如何更好的历练提升自身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29-02
一、背景及意义
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新时期研究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和复杂,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二级学院管理中,除了注重加強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外,综合素质的锻炼提升对于工科研究生走入社增强竞争力有很大益处。
二、研究内容
“第二课堂”建设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培养“情商高”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本文探索以建立和完善研究生组织为载体,培养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1. 研究生组织的定位和设置
项目组通过调研兄弟学校相近学科的学院研究生管理模式,了解到一般学院研究生规模在150人以下主要实行学院/学科统一管理,学生组织初步建立,但功能和作用还有待发挥,规模在150人到400人之间主要实行学院-(研究所)-班级二级或者三级管理模式,学生组织比较完善,例如,院研究生会、班级、支部等学生组织设置较完善,并制定了组织内部的管理章程,规模在400人以上的学院研究生组织相对比较完善,特别是组织内部章程和管理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从人为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2,3]。作者所在单位研究生目前是380余人,根据调研结果和所在学院实际情况,建立院研究生会、班委、支部、社团四级(个)研究生组织,其定位如表1所示。
2. 研究生组织架构的完善和考核机制的探索
(1)研究生会组织架构的完善
学院研究生会自从2011年成立以来,服务于全院广大师生,其架构和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根据学院发展以及研究生特点,现阶段其架构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的丰富学院研究生文体活动,将原有的文体部拆分成文艺部和体育部;研究生主要以科研为主,原有的科技部更多的承担了学科专家讲座、科研平台的搭建、优秀毕业生和优秀在校生的交流等,从内容上更加符合学科的内在要求,因此更名为学科部;目前学院毕业研究生已有六百人左右,跨度在十年以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院的发展,校友工作显得比较紧迫,因此成立校友联络部专门负责学院研究生校友工作,目前已经建立“计测学院校友之家”微信公共账号,正在进行技术研发。
(2)班级、支部组织的完善
研究生的党支部建设、团支部建设和班级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学院历来都是将支部建在班级上,但班级原先是按照年级内平均分配人数组成班级,属于“硬搭配”,不符合研究生特点;学院研究生大部分以团队招生、管理和培养,一个团队同学研究方向具有相似性和传承性,为了更好的加强研究生管理和培养,学院对研究生班级按照团队和研究方向进行了纵向分班,共11个班,每班约35人。班级是研究生管理结构中的基层组织,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党(团)支部、班委,配备相应的班主任,其组织形式如图2所示。
(3)学生组织章程的制定
研究生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其各级也不断的成长成熟,因此,不断完善其章程,明确了组织的性质、定位、内部架构、组织工作和各职能部门职责等,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迈进。
(4)研究生组织考核评价机制的探索
学院在考核中分为四档,等级A、B、C、D的标准如表2所示。
为了更好的完善组织,学院主要对执委层面进行考核,考核各执委或部门执行本部门工作内容的情况,周期为一学期,其考核结果纳入学期综合测评中。考核组织形式如表3所示。
班级组织考核主要对班委、党支委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各委员工作执行情况,考核周期为一学期,其考核结果纳入学期综合测评中。具体组织形式如表4所示。
三、效果评价
1. 学生角度评价
建立综合测评办法,满分为100份,其中班主任测评、同学互测占各占10分,导师测评占20分,学习科研占50分,公益活动占10分。以研会成员、班委、支部委员作为骨干,分别考察在上述量化分时骨干成员占比。以2014级100名研究生为例,跟踪三学期,取各部分前10名中骨干占比。具体数量如表5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生骨干在学术科研上略微优秀,在其他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研究生参加“三自”组织不仅没有影响学习科研,还对整体素质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
2. 用人单位评价
本项目选取2014级毕业研究生去向较多的10家单位,通过对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具体技术问题能力、沟通能力、活跃度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最终结果如表6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历过研究生组织锻炼后进入到工作岗位的这部分研究生整体评价较高。
四、总结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不仅仅立足于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其科研之外的综合素质也显得尤其重要,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不断总结优化培养方式,不断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将“实践育人”的理念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 张晓报. 对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2012(6):71-74.
[2] 吴丹. 浅谈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与实践[J]. 教育观察,2013(7):10-12.
[3] 王霏皓. 高校研究生社团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 科技文汇,2011(11):28.
基金项目:中国计量大学2015年教改课题“二级学院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HEX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