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专题读书笔记

2018-05-21 08:41张馨月
读天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笔记思考

摘 要:近代中国在遭遇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西潮冲击的背景下,政治上的危机逐渐波及到文化上的危机,导致传统的基本政治社会结构的解体,越来越多的中国读书人在无意之中被西方人改变了思想方式,从自认居于世界文化的中心,视洋人为野而不文的“夷狄”的思维方式,逐渐演变到主动承认西方为文明而自认野蛮,实际退居世界的边缘,甚至以为中国尚未进入世界的近代思想。受当时的客观事实(当时的文化、世界体系、世界文化都由西方欧美国家所构建,东方文化还不是一种世界文化)以及实现独立、改变落后现状的愿望(中国要实现愿望,就必须加入世界,新知识是进入世界的一个必要条件,从思想上进入世界)这二者因素的影响,致使“要跳进世界潮流之中”的想法在中国产生。

关键词:专题读书;笔记;思考

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是对传统思想的一种解构,这种转型伴随着“文化取向的危机”以及新的“思想论域”的出现,其转型的主要表现不仅有报刊、杂志、新式学校及学会等制度性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还有新的社群媒体——知识阶层的出现等现象,带来了政治参与的渠道的拓宽,新思想传播的促进,新知识的散布普及以及文化的变迁。为什么这是中国思想史中最重要的转型时代?通过我的阅读,我觉得其重要就在于体现了国家目标外倾的根本性转变。从前的中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处于优势地位,拥有雄厚的国力及先进的文化,在这种环境下的中国很难有主动融入世界的意识。而后来,随着世界渐渐为他人建构并控制,欧美国家的文明左右世界,中国沦为被列强肆意侵略,退居世界边缘,居于从属地位,为了改变这落后现状的窘境,不得不被迫融入世界,并以此作為国家民族追求的方向,这种思想的转型,既标志着中国国家目标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由古代国家向现代国家的变迁过程。

通过对以“中国近代思想转型”为主题的相关论文的阅读,我梳理了三条了解中国近代思想转型过程的主线索: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随着列强的侵略次数的日益频繁,从而催生了一系列旨在爱国救亡,改变落后挨打局面的政治运动,而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又必不可免地伴随着西方思想的传播,这就催生了新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当新思想的传播积累到一定程度,在由狭小的精英阶层向大众普及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促进着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②民族文化心理经历了由内超越到外超越的转变。从前的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强调是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通过自我修养达到超越,而转型之后的中国人追求自己的反思和反省,通过在学习外来文明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这是一种自我和他人二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文化心理;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争”的转变,经历了由保守到知性的转变。“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保守的思维方式,百姓对待生活秉承着逆来顺受的态度,例如当在遭遇了困难后,通常会选择默默接受现实,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而随着思维方式向“天人合一”的对立面的转化,大众在接受了西方思想后,他们不再一味地隐忍退缩,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现状,改变或打破传统。

作者罗志文在《理想与现实——清季民初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联互动》一文中,以梁启超对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态度,即由最先支持“世界主义”到后来逐渐转向“民族主义”的反复波动过程,展现了当时中国文人们对于思想转型的思考发展历程,映射了当时转型时代的思想。

作者罗志文在文章中提及的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这一关系,引起了我对民族主义的关注,通过对“民族主义”的相关论文的阅读,我获得了以下的认识:

第一,在世界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关系上。二者虽然在概念上截然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就是相互对立的,不能把二者分开看待。可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主义必然的终点,而民族主义则是通向这个终点的必不可少的阶梯。民族主义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减弱的,呈现螺旋式下降的趋势。因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经济力量把世界各民族或国家越来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全球化席卷了世界各个角度,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民族或国家的局限性逐渐被世界统一性所取代,形成了一个国际社会和地球村。民族或国家之间彼此依赖,互通有无,共同发展成为可能。两次世界大战和地区性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更是教育了世界人民,人民渴望和平与发展,追求物质生活改善和精神生活升华。多元文化共存已成为共识,宗教、语言、地域、意识形态等差异性的限制日趋缩小,这一切因素必然使民族主义日趋减弱,所以民族主义是呈现下降的趋势的。但是在强权政治还盛行的世界,在国际社会中还没有实现公平、公正、正义、平等,所以民族主义还仍将持续存在和活动着,所以其下降的过程又是螺旋式波动的。

第二,民族主义并不等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这两者虽然存在着相似之处,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的重要表现,但并不是历史上所有的爱国主义都等同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是历史进程中一以贯之的现象,城邦、帝国都能塑造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对一个人所属国家与民众的爱,但既不宣扬个人与国家的政治联系,也不宣扬共同体内的平等意识,而民族主义却同时具备了上述三种要素,所以不能将这二者相同看待。

第三,民族主义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是中国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期间的产物。首先,关于民族主义的起源上,学界对民族主义在中国的起源问题上莫衷一是。我倒更认同“民族主义和民族理论的正式形成却是近代的新事物”这一观点。古代中国始终是持有的以华夏群体为贵、为中心,以华夏之外的其他夷狄群体为贱、为边缘的华夷观。在传统华夷观的影响下,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们将世界视为一个“朝贡”或“封贡”体系,将当时的世界称为“天下”。“天下”的“朝贡”体系是一个有着明显等级制的体系。就国际层面而言,这样的等级制就是居于世界“中央”的中国为“上朝”,也就是“朝贡”体系中的最高层;居于四方的“蛮夷”最多只能是受“上朝”册封的低等藩国,甚至是“乌合之众”;就国内层面而言,则有着君臣、贵庶、高低、上下乃至男女的严格等级制度,而这种将居住于中国的同为华夏的人群分为不同等级的做法,儒家称之为“礼”。“礼”就是开化、文明的表现,也是区分华、夷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从华、夷之辨发展而来的古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华夷观、天下观、朝贡观、君臣观等,与民族主义所强调的对内的自由、平等以及对外的主权、独立等观念完全背道而驰。所以在近代中国之前是不存在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的;其次,我们现今所了解的民族主义与中国20世纪的民族主义在内容上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在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表现为:对外是以反帝为取向的,对内则是以汉人族群中心意识为实质的。而现今中国的民族主义则已不再具有以反帝为取向的内容了,并且也在淡化以汉人族群为中心的意识。在看待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的时候,我们应注意到当时该民族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应该以现代的眼光去评价或者批评当时人的思想。当时的中国面临外来帝国主义的日益密集并且形式日益多样的侵略剥削的刺激,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在1895年产生的巨大变化(传统政治秩序崩溃,传统文化思想核心价值解纽)还有现代传播媒体网络在1895年后大规模出现(新型报刊,大型公司,新型学校,自由结社的社团),这些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与种族竞争的世界观的传播,进而与中国传统族群意识回合,并加以催化,形成中国当时的国族观念。所以对当时的这种思想,我们不能过于苛责,而应更多将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时代,去思考这种观念形成的动态过程及分析原因,做学术上的一个思考,而不是停在表面进行肤浅的评价。

在这学期所阅读的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我发现部分学者都是从西方中心论的视角出发,来进行自己著作的论述,比如亨廷顿的《我们是谁》。西方中心论之所以这样频繁地出现在著作中,我想是在于西方是现代性文化的原生地,而现代性原理(如个人主义、世俗化、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等)作为一种普遍主义原则的世界扩散,更强化了西方的现代知识霸权。以这样视角出发的书籍有的时候会对我们已有的正确价值及观念进行解构,对意识形态造成消极影响。那么每本书都必不可少地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那么这是否与在学术中保持客观,价值中立的要求相违背呢?从单纯的知识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严肃反思“西方中心论”及其批判的真正含义,是否一切向西方学习的取向都在民族主义意义上是一种“道德过错”呢?历史不是一种线性的、单向度的发展过程,而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各种主体之间交互发生关系的过程,这是否需要我们秉持超越民族主义的价值关怀,将自己置于民族主义之外,承认并接受历史主体的多元性,才能更好地与当下的社会语境配合起来,并服务于创造一种更美好的社会生活呢?我觉得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应该值得我不断思考的。

作者简介:

张馨月,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笔记思考
学霸笔记
小新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我的自然笔记(一)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