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不少孩子写作文已模式化、套路化,纯粹是“要我写”,而不是“我要写”,这种无趣的教学模式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然而,随着这种不良现象的加深,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慢慢地消磨殆尽,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大阻碍,但新派作文就有效地缓解了这个问题,成为教师欢迎的写作方式之一。所以,我通过对新派写作的研究,简单谈谈教师该如何运用“新模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派作文;初中语文;教学方式
新派作文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方式,与传统的写作模式相比,具有新颖、活跃、质量高等特点,这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适用的写作模式,而且它不仅符合这时期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也对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所以,训练学生掌握新派的写作方法,对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善于发现,注重积累
不管何时,写作的基础都是素材的运用,新派作文也不例外。由此可见,素材的积累是极其的重要。鉴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并未仔细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我引导学生走出教室,用心感受大自然、社会的特点与奥妙,引领学生将身心融入到情境之中,深刻体会多方面多角度的事物呈现形态,来充实事物形象,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宝藏。
例如:在教学作文写作“记叙中的描写和抒情”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描写能力,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观察。为增强学生的观察与表达能力,我带领学生走到校园中观察植物、动物、风、云等事物,引导学生用美好的词语去表达自己所看到的,所感悟到的,并将所观察到的“美好”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素材。接着组织学生进行“描写大比拼”,即: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细节描绘出来,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与完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写作兴趣,积累了多种多样的素材,也对描写与感情融合的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生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也能使得学生创造出的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二、 加强训练,掌握技巧
经过素材的积累,学生在创作方面已经是“有话可说”,但素材的堆积并不是好的文章,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创作文章的技巧,掌握文章的结构规律,做到“我笔写我心”。因为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有明确的思路,但学生要想写得快、写得好,那么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求教师有科学性、针对性地进行新派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加深难度,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提高中写作,从而掌握写作技巧,增强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的过程中,其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这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段落中运用了修辞手法,并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做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不仅丰富了情节,也深化了主题。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在学生作文的创作训练,锻炼学生根据文体、内容和需要来综合运用修辞手法,在结构上采用多种表现方法,同时,注重文章的结构与逻辑,从而创作出一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明确的优秀文章。
三、 发散思维,创新内容
为了进一步推进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切实提高教师作文教学能力与学生的写作能力,新派作文被广泛应用到作文教学中,并成为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因为在作文的创作中,思维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可想而知,思维的创新更是新派作文创作的亮点。
所以,我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开展了一个课堂活动,即:通过课文《云南的歌会》中的“歌会”,让学生画出发散思维图,从歌会分出四个支点,并对每个支点进行延伸與发散。在活动中,学生从歌会——舞蹈——音乐——歌手——节奏等联想到多种多样的事物,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灵活运用素材。而且,这种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具有放射状,图文并茂,重点突出,有清晰的层次,使得学生能直观地找到自己所要创新的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教师的写作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铺垫作用。
综上所述,积累是新派作文的基础,训练是作文新派的保证,创新是新派作文的生命,所以,新派作文的应用离不开现代要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并要求教师积极融入到教学中来。经过锻炼,学生从原来的“不愿写”“没话写”等,变成“乐于写”“善于写”,并对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兴趣,能将自己的真情融入文章,充分表达新思想新感受。可见,新派作文对教学的意义深远。同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教学,使得想象力更加丰富,产生独特性的求异思维,也更加主动追寻文章的精妙与美好,这对构建作文教学课堂也起着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健燕.新派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教育观察,2017,6(24).
[2]莫晓雪.用“新派作文”激发学生的兴趣[J].广西教育,2016(33).
作者简介:
林小燕,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广西岑溪市糯垌中学。